周薇
【摘要】本文介紹如何利用課堂教學讓學生掌握計算機的基本知識,熟練地使用計算機進行Word中表格的制作。讓學生通過這一基本技能學習和訓練達到了word中表格制作的基本方法。
【關鍵詞】計算機;Word表格教學
![]()
計算機的應用已經延伸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學習計算機知識、掌握計算機辦公應用操作技能目前是高職院校學生的必需掌握的技能。Word表格在日常的生活當中已經是相當的普遍,是日常辦公文檔經常使用的形式,從現實生活中的表格入手,可以通過比較簡單的一些實例來幫助學生掌握表格的基本創建的正確方法,由易而難,循序漸進的熟悉表格的制作。
一、教材分析與處理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表格的制作與處理”是《計算機應用基礎》課中的一節重要內容,著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技能操作中占有重要地位。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要使學生對表格制作的各種方法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為以后的學習做好鋪墊。
2.教學目標及確立依據
依據對教學的分析及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現狀和接受能力,為達到傳授知識、陶冶情操、發展智力和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目的,確立本節課的三大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表格制作的幾種方法及如何對表格進行修飾。
能力目標: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實踐,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勇于探索、積極創新的能力。
思想目標:培養學生在學習中樹立自信心,遇到困難不低頭,銳意進取的精神。
3.重點難點及確立依據
根據已確立的教學目標,遵循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原則及教學大綱的要求確立本節課的重點:表格制作。一般表格制作學生很容易掌握,但包含在一般表格中的一些復雜格式,學生接受起來則有些難度,這就需要針對形式多種多樣的表格一一突破。
二、課程創意設計
1、從日常表格引入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們經常會見到各種各樣的表格,比如成績表,課程表,財務報表,崗位申請表等等。通過這些表格我們非常清晰、條理化地看到各數據及相關內容間的關系。通過幾種日常表格的觀察歸納總結出表格的共同屬性,“行”和“列”以及“表頭屬性”。
2、引入Word中表格的慨念
Word中表格功能提供了強大的表格制作和處理功能。簡單介紹Word中表格功能,特別突出用Word中表格功能制表的“行”和“列”以及“表頭的慨念”。
以制作學生成績表為例,引導學生創作設計一張學生成績表,讓學生利用剛才介紹的行和列的慨念及表頭的慨念建立自己制作表格的基本屬性。
3、教與學
當創建空表格后,看到表格是由若干的行和列構成的,行與列的交叉點形成單元格,在配上表頭一個基本的表格就顯示出來了。在知道表格的基本結構以及創建方法后,再拓寬知識面引導學生逐步掌握表格的幾種創建方法。如利用菜單命令,利用工具按鈕,繪制表格工具欄以及制表符來進行創建表格。通過這樣幾個回合的基本訓練使學生基本上愉快的掌握了繪制表格的基本方法。為了讓表格看起來更加的生動美觀,我們可以把表格調整一下,可以將鼠標指針移動到標尺上要調整的表格線分隔標志上,按下鼠標左鍵就可以調整表格的列寬和行高。如果想要精確的調整行高和列寬呢?可以使用菜單命令或者標尺,但是要注意,使用標尺的時候要配合Alt鍵。對于一些不規則的表格,我們還需要添加或刪除一些線條,如單元格中畫條斜線等等。除了按下表格和邊框工具欄上的“繪制表格”按鈕,也可按下表格和邊框工具欄上的“擦除”按鈕。
表格制作完畢以后,可以在單元格中填入文本,數字,插入圖片,聲音等等。對表格文本格式化,也可以給表格添加各種邊框和底紋,以便突出重要內容。
此時可對學生提出問題,可以對表格當中的內容進行排序和統計運算嗎?答案當然是可以的。可對學生指出并演示,在表格中排序和計算都是以單元格為單位進行的;與Excel電子表格處理軟件一樣,Word中可以對表格中的數據進行一些簡單的處理,如求和、求平均值等函數的計算。然后通過課堂多媒體的演示,讓學生對所學內容進一步的掌握,當然要留下足夠的時間讓學生應用實踐操作。
教師本著傳授知識讓學生學以致用的原則,突出實用性、操作性、加強理論聯系實際,讓學生自己完成任務,自己去體驗完成制作表格的方法及樂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在學習的過程中自己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拓展知識
表格制作完畢后要想通過打印機打印出來,可以思考一下怎樣才能打印出來呢?通過打印預覽來打印表格這樣比較簡單;但如果遇到一些比較長的表格呢?比如一個需要分5頁才能打印完的學生成績表,在每一頁開始都需要打印表頭。這時使用“表格/標題行重復”命令可自動在各分頁上加上表頭,可以不必人工計算后分頁。還有其他辦法能夠打印嗎?讓學生自己去摸索、思考得出自己的答案。就在這一問一答、邊問邊答邊演示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知識面得到拓展,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學生學習積極性空前高漲。一堂看似枯燥乏味的word表格制作教學課不知不覺中變成了一堂生動的效果較佳的教學互動實訓課。
要達到這樣的教學效果可是得下一番功夫,首先教師就要不斷的去吸取新的知識,補充新的營養;其次課堂教學內容,不能限制于教材,應圍繞課本知識做一些延伸,多引發調動學生的求知欲與學習積極性,與社會聯系起來豐富知識;在其次教師必須進行充分的課前準備,精心構思課堂知識的引入點,分析教學重點、難點,有針對性的進行仔細準備。
四、總結歸納
學生每一次課后上機練習后,教師要引導學生自己總結歸納本節課的內容。教師應作一個精辟簡短的課堂總結。選擇學生的幾個作品進行評比,讓學生自己去鑒賞、自己去相互交流、自己去完善修改,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當然也要對學生總結不足之處,提出改進方法和努力方向以利這些學生立足實際,開拓進取,不斷提高。用這樣一種師生互動的方式,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和全面發展,切實體現教學方法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