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慧城市的建設將吸引信息領域大規模投資。但政府債務風險和土地財政的不可持續性,因此社會資本才是寧波智慧城市建設中的不可或缺力量。論文在借鑒了其他城市相關經驗后,提出了社會資本參與智慧城市建設的思路和具體對策。
【關鍵詞】社會資本 智慧城市 金融創新 金融要素包 風險分擔
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預計,“十二五”期間智慧城市試點投資總規模將達到5000億元。根據《寧波市加快創建智慧城市行動綱要(2011~2015)》,寧波創建智慧城市5年要投407億元,其中每年確保不少于10億元,市政府每年安排扶持資金不少于5億元。但2013年寧波地方財政收入實現792億元。龐大的資金投入將投向哪里?建設資金從何而來?
一、社會資本是寧波智慧城市建設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目前,寧波智慧城市的很多項目都是由政府主導。雖然市政府出于戰略需求和頂層設計的需求,對一些行業定向扶持和投資,但政府債務風險已經很大,再加上隨著土地調控政策越來越緊,新增建設用地指標越來越少,土地財政已不具備可持續性。因此,歸根結底,真正承擔起寧波智慧產業發展的重任是社會資本。民間資本、外商資本等社會資金的融入才是是智慧城市建設的最大資本。
二、國內其他智慧城市吸引社會資本的經驗借鑒
國內許多先進城市都已先行在智慧城市相關的重點領域著力探索推進,這些城市紛紛依托自己的優勢,搶占智慧城市建設先機。寧波市在同級別城市中面臨著多重競爭的發展格局,特別是長三角地區城市群之間的同構性所造成的競爭形勢十分嚴峻。因此其他城市在吸引社會資本中的經驗值得寧波市借鑒。
北京引導多方參與“智慧北京”建設,采用建設—轉移(BT)、建設—運營—轉移(BOT)等模式加快信息化發展;上海創新政府扶持資金支持方式,通過資本金注入、貸款貼息、服務外包補貼、融資擔保等形式,吸引集聚民資、外資等社會資本參與智慧城市建設。積極吸引風險投資、私募基金;鼓勵金融機構加強金融產品和業務創新,加大對企業參與重大信息基礎設施和重點項目建設的信貸支持;廣州鼓勵民間資本通過直接投資、與政府合作投資、政府購買服務,以及購買地方政府債券、投資基金、股票等形式,參與智慧城市公共服務、市政公用事業等領域的建設和運營。南京通過市信息化投資有限公司的平臺,增資擴股引進合作企業,引導社會資金參與“智慧南京”建設。另外,在稅收、土地等政策方面對智慧城市重點項目建設予以扶持;蘇州除了組織企業爭取國家和省資金支持外,還建立多方參與的投資融資機制,組建“智慧蘇州”建設專業投資運營公司,引導更多的社會資金投向“智慧蘇州”建設。
三、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寧波智慧城市建設的思路
要實現智慧城市的視頻預知網、GPS定位、“市民卡”等在技術研發層面問題不大,最大的障礙在于巨大的資金投入和融資需求。因此,鼓勵與引導社會資金融入、投入智慧產業,除了有賴于市政府的頂層設計外,還需要把各建設項目分解成公益性項目和經營性項目,像涉及醫療、教育等公益性項目,政府必須要投入,而競爭性領域和可以自我造血的項目應該以社會資金投入為主。
(一)社會資本投資主體的多元化
廣泛吸收民間資本、金融資本、國際資本對智慧城市建設的投入發展多元投資主體,鼓勵國內外風險資本進入智慧城市建設市場,鼓勵企業和社會機構參與智慧城市建設,促進智慧寧波建設快速發展。
(二)社會資本投資領域的開放化
鼓勵民間資本、社會法人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禁止的信息市場,鼓勵外國資本在國家政策允許的范圍內進入信息應用和服務市場。
(三)社會資本參與模式的混合化
鼓勵社會資本以多種投融資模式,如融資租賃模式、投資與貸款合作模式、橋隧模式、路衢模式、項目投融資等模式參與基礎設施建設。
(四)社會資本引導的體系化
構建從創業融資、銀行信貸、股權投資到資本市場退出的較為完整的社會資本引導體系,進一步減低民間投資和小微企業的成本,激發民間資本投資智慧寧波建設的熱情。
四、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寧波智慧城市建設的對策
(一)構建社會資本服務體系和對接平臺
編制智慧產業、智慧化項目等投資指南,形成“項目包”,利用服務外包模式,引導社會資金投入基礎設施建設及改造、平臺搭建及應用系統開發、相關技術研發及產業化等方面的重點領域和區域。加強銀行與企業和項目的信息共享,組建投融資服務平臺,引入多元化中介機構,為企業和資本架起溝通橋梁。
(二)組成“金融要素包”,建立聯合投融資機制
聯合社會各類金融機構組成“金融要素包”,建立聯合投融資機制。通過組建智慧產業投資基金,以基金為依托,通過“項目包”開展“金融招商”。
(三)政策資源的金融創新
加強政策對民營企業的支持,激勵民間資本進入智慧領域。財稅政策可直接針對民間資本,也可針對智慧項目企業,使民間資本間接受益,具體可通過轉移支付、補助、減免稅、貼息貸款、財政貼息等優惠政策加以支持。
(四)吸引實力雄厚的企業來寧波投資智慧產業
吸引和鼓勵具備雄厚資金、技術實力的國內外大型企業,尤其是三大電信運營商這樣的央企,來寧波進行投資,并參與到智慧城市的建設中來,并為其提供政策優惠和保障。
(五)鼓勵社會資本進入政府投融資平臺
鼓勵寧波市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和國內外優秀股權投資管理機構合作,引入私募股權投資、有限合伙模式,組建一系列智慧產業基金。從而把社會資本引入政府投融資平臺公司,改善融資平臺公司的股權結構;將原來政府直接舉債為主的投資方式,轉變為由投資集團向社會融資,通過市場“放大效應”,形成多元投融資格局。
(六)建立社會資本的風險分擔與風險補償制度
完善智慧產業風險投資機制,加快構建“投、保、貸”一體化的智慧產業投融資體系。創新智慧產業的金融服務,對信用擔保機構開展智慧產業的金融擔保業務進行財政補貼,推動信用擔保機構積極開展科技金融擔保業務,探索知識產權抵押貸款擔保。
五、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寧波智慧城市建設的機制保障
(一)創新投融資管理與協調機制
構建以政府為引導,企業為主體,金融機構積極支撐,民間資本廣泛參與的投融資模式和城市智慧化建設與智慧產業發展的投融資管理機制。
(二)創建社會資本退出機制
通過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創建民間資本投資的IPO、股權協議轉讓、股權回購、產權交易所與破產清算等多元化退出渠道,形成規范的民間資本退出機制。
(三)創新投融資服務機制
集成本市金融機構和金融、管理、法律、財務專家等優勢資源,組建多種形式科技金融服務中心。吸引并積聚海內外創業投資機構、金融中介組織、會計和法律等中介服務機構,使之成為連接企業與金融機構的橋梁,成為信息資源交流、咨詢輔導與人才培訓的平臺。同時,整合政府、銀行、保險等機構的資信信息,探索知識產權評估標準和管理辦法,為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奠定基礎。
作者簡介:劉平(1970-),女,漢族,四川樂至人,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研究方向:區域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