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后房地產黃金時代,如何理財成為大眾必須面對的考題。房地產業的日益泡沫化,倒逼大眾將理財思維從只要拿錢買房就穩賺不賠,向通過專業合理的金融理財轉變,這是社會的一大進步。隨著去年余額寶的橫空出世,將互聯網與金融相結合的大眾理財方式迅速走紅,日益成為百姓的重要理財方式。
【關鍵詞】余額寶 銀行 收益率
余額寶是由另一個支付平臺支付寶為廣大用戶定制的一項余額服務。推出此項業務的天弘基金也依靠余額寶一舉成為國內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用戶依靠余額寶不僅能夠得到可觀的收益,還可以隨時用于消費支出,這使得余額寶像支付寶一樣方便。
一、余額寶的產品優點
(一)具有高收益率
在與傳統的理財產品相比之下,余額寶這種產品要比銀行存款的利息高,又比基金更加的安全,這為用戶提供了一個在收益率與安全性都比較高的理財工具。一般來講,銀行的活期利率為0.35%,而余額寶這種產品的收益率竟高達5%,這甚至比定期存款的收益率都高,顯然具有了極強的吸引力。
(二)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對于一般的基金來說,贖回大體需要2個交易日可以到賬,但是余額寶卻可以實現實時到賬,并且沒有任何手續費,即可以使資金隨時進行消費。隨著流動性的提高,安全性也隨之提高了。
(三)投資門檻低
工商銀行曾推出一款理財產品,此產品的收益率為4.6%,而起存金額卻高達50萬。余額寶這類產品并不規定用戶的最低起存金額。這樣來講,一方面有利于聚集社會上的閑散資金,另一方面也使得沒有理財意向的客戶開始考慮到了投資理財,這無異于吸引了全民參與。
二、余額寶的產品缺點
首先,信息不對稱問題。由于余額寶沒有起存限制,導致大多數的用戶對市場的知識并不是十分了解,對于將資金的運作也無從得知。基金機構可以自主決定基金去向,他可以從用戶的收益中分出利益,又可以將風險轉嫁給用戶。同時高收益率提高了融資成本,這不免又會使資金投向風險較大的領域。
其次,風險提示不夠明顯。在余額寶的提示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到醒目位置標識著余額寶具有高收益,安全性高,風險小等字樣。但卻用小字體標出此產品作為基金產品的一種,存在虧損的可能性。
三、余額寶的發展前景
就在今年,余額寶的規模已經突破4000億,照目前的速度來看,它要突破更大的規模也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但是,在互聯網金融經歷了2013的迅猛成長后,余額寶將整體出現合并態勢,此時余額寶將被其他類產品瓜分。余額寶推出到至今,又相繼推出耕地寶。其他基金公司也不甘示弱,例如數米基金就推出了數米現金寶。
針對余額寶如何能在傳統的金融業的高墻中突破出來,以及在未來的金融格局中取得領先地位,不輕易被其他基金公司所瓜分,這是馬云以及高級管理層們應該探討的問題。
(一)健全金融業的法律法規
應該加強金融監管機構對基金公司以及網絡公司的管理和監督,在給予網絡公司推出創新型產品的資格的同時,也應進一步規范余額寶等產品的辦理資格以及辦理范圍。不僅如此,還需對客戶與網絡公司支付機構之間的權利、義務等進行劃分和明確,同時要求網絡公司要定期公布收益情況和資金走向,讓資金透明化。
(二)提醒客戶理智投資
網絡公司在宣傳時,不應該用模糊的概念來迷惑購買者,應該讓客戶充分的理解余額寶類似產品的投資原理,認識到余額寶就如其他基金項目一樣會存在著同樣的風險,不能僅因為利率比同期銀行利率高就盲目將資金投入到余額寶中,這樣一旦余額寶有所虧損,客戶會受到投資信心的打擊。
(三)保證技術安全
在余額寶可以實時轉出支付,以及余額寶與支付寶的相互轉換使得客戶感受到了方便的同時,其風險也是不可小覷的。首先是應該策劃出應對突發事件以及不可測風險的機制。其次,如果出現余額寶被盜的現象,應當盡一切可能將用戶的損失減到最小,并及時快速的想出應對方案。最后,應該加大后臺管理、系統處理,風險管理等方面的監督和精力,使得余額寶更加安全,也使更多的用戶愿意將資金投入到余額寶當中。
四、余額寶對銀行業的沖擊
這里引入馬云的一句話:“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改變銀行。”
2013年,余額寶這一理財產品使得各大銀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這也讓民眾感嘆銀行賺取暴利的日子要過去了。隨著余額寶的規模迅速擴大,以及余額寶的類似產品不斷推出,銀行面臨著來自各個方面的風險。
(一)銀行存款被分割
余額寶這一天弘基金推出的理財產品,其實是一款投資于短期債券的貨幣基金。隨著余額寶規模每年迅速增長,銀行每年也相對的要將其存款分割給余額寶。天弘貨幣基金第四季度財報顯示,基金的92.21%被投向“銀行存款和結算備付金”,按照5.5%的利息計算,銀行須向余額寶支付106.25億元。也就說,銀行因余額寶少賺了98.81億元。可以見得,這無疑是一筆巨大的資金。
有數據表示,居民的投資投向余額寶等理財產品的速度加快。今年1月份,工農中建四大行存款流失7000億。2013年,我國住戶存款增加5.49萬億元,較2012年少增2200億元。這幾年,由于銀行同業之間的競爭加劇,再加上互聯網金融產品對銀行造成的壓力,讓銀行存款面臨十分嚴峻的形勢。
(二)銀行被迫提高利率
余額寶的成功無疑帶動了一大批互聯網金融產品的推出,各種類似余額寶的產品層出不窮。隨著余額寶帶來的壓力,銀行業也被迫做出對策。首先,一些股份制銀行率先上浮利率來吸引儲戶的存款。隨后,四大國有銀行部分支行也對VIP客戶實行存款利率上浮。但即使這樣,其收益率依舊遠低于余額寶等產品的收益率。一位資深評論家就說:“余額寶就像是金融市場的擾亂者,它對銀行的利率起到強迫作用,銀行若想保住存款量,留住客戶,就需要要使得利率更加的有吸引力。”
(三)銀行更具吸引力的相似業務
在多重的壓力下,銀行也針對互聯網金融做出了相應的反擊。一些銀行直接推出本銀行的基金產品。例如招商銀行深圳分行也積極與企事業單位討論代發工資的業務,這些資金也有購買基金,實時到賬一些功能。此外,一些銀行也聯合基金公司推出類似余額寶的理財產品。同時,例如招商銀行就在試著尋求創新,比如它推出了一個業務類似p2p平臺的小企業e家。總之,銀行正在根據市場的變化來改變自己,尋求突破。
總體來說,余額寶的出現,使得廣大群眾開始了解理財的知識。在此之前,大部分人還只把存款以活期或定期的形式存入銀行,收取利息。但如今,很多人通過余額寶初步進行了理財。余額寶的出現以及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人們使得手中的資金得到正道途徑的升值。不過,雖然余額寶讓我們開始著手于理財,不過不能盲目相信它,他也是與基金相關聯的理財產品,也是有風險性的。如果是長期投資,人們還應該把大量的資金存入銀行比較穩定。畢竟余額寶只是短期收益的比較有利的理財產品。
參考文獻
[1]孫龍建.銀行業市場約束機制的框架闡釋[J].金融論壇,2009年版.
[2]吳思強.《中國金融》.2008年版.
[3]周立.《金融衍生工具發展與監管》.中國出版社,2007年版.
作者簡介:任晗(1990-),女,吉林長春人,東北財經大學學生,研究生,專業金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