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富
水桶
木質的水桶,懸掛在我十三歲的童年,半夜里裝著兩桶月光,守候在大山的傷口。等待一點點擠出鄉村的血液,然后挑著半桶喘息,叮咚叮咚地響在山路上。
多年以后,我在記憶的枯井里撈起水桶,它早已渴死成灶膛的灰燼,我在水龍頭上擰了一下,淚水就嘩嘩地流出來。
斧頭
斧頭,這種被鄉親們稱為小刀的東西,其實并不小。
它在磨石上奔跑,聲音粗大得震耳欲聾。
斧頭高過頭頂時,一棵樹倒下,一片林死去,一座山疼痛。而鄰村的張木匠、則用它給別人做了無數口棺材。
蓑衣
瘦小的蒲草,一排一排的,被鐮刀放倒在秋后的戰場。當陽光抽出體內的血,撕掉附在表面的綠后,蒲草又站立成蓑衣。
斜風細雨,蓑衣附在汗味升騰的肌膚上,滿山的奔跑、吆喝!
累了就在一塊石頭上歇下來。聽急速的喘息,和幽幽的旱煙吐出的故事,即使被打瞌睡的煙斗燒著,也無法撿起灑落一地的灼傷。因為身體,早已被早出晚歸的風雨浸透。
鐮刀
母親用長滿老繭的食指,在鋒利的刀刃上劃過,鐮刀就開始升溫,在母親手里狂舞。
鐮刀在不停地割斷風雨后,逐漸消瘦。
當傷口流出幸福的疼痛時,衰老就成一幅生銹的畫,靜靜地躺在墻上,把腰彎成母親一生的姿勢。
鏟鋤
鏟鋤的嘴巴很大。吃完莊稼地里的所有雜草,還是越長越瘦;親吻完大地的肌膚,嘴唇依然沒有紅暈。
一生下來就注定消瘦的鏟鋤,緊握妹妹細膩的纖手,在四季的風雨里薅鋤青春。
只有在夜深人靜時,才靜靜地躺在墻角里,偷看妹妹用淚水在鞋墊上繡心事。
石磨
沉睡在泥土中的一塊石頭,被石匠的慧眼敲醒,即使一錘一錘敲打,石頭也沒有喊出疼痛。當端坐成石磨時,石頭再也不怕風吹雨打。
沿著別人設計的一個支點,轉呀轉,永遠走不出那個圈套。只得咬牙切齒,碾碎糧食的骨頭,同時也被糧食吃掉堅硬的軀體。
直到被搬出舒適的磨坊,主人用最后的一把力,才讓石磨站起身來走了很遠很遠。
斗笠
竹子死后的那個雨天,切膚的疼痛成了隔著膜的廝守,我伏在表面的淚水,無法穿透彼此的隔閡,滲透到你干枯的心。
驕陽似火,大雨傾盆,你為誰撐起了一片天?而那些被壓抑的語言和掩蓋的真實,是什么時候和你一起,風化了我丟失的歲月?
犁
犁用發亮的牙齒,緊緊咬住土地的根,無數的血管在咔嚓咔嚓地斷裂,新鮮的肌肉開始翻轉身曬著太陽。
前邊是彎腰的老牛,中間是彎曲的木材,后面是我躬身的青春。
犁劃過堅實的骨頭,老牛掙扎在我的心田,我揮動怒吼的鞭子,犁攤在大地的懷里。扁擔樹站立成綠色的生命,一頭指向天空,一頭深入大地,頭招風,腳吸水。
當成為扁擔躺在人的肩膀上時,盡管體內的血液被慢慢榨干,骨頭開始干枯易碎,卻依然在前后的累贅中舞蹈,唱著只有自己痛的歌謠,隨著舞姿尋覓的優美弧線。“砰”的一聲巨響,高喊著,折斷自己的一生!
挖鋤
即便是堅鋼硬鐵,只要跌進火爐,火紅的溫度就要鉆進心里,身體就開始疲軟,任鐵匠的錘子肆意鍛打,哪怕把眼淚拋灑成四濺的火星,也要被命運改裝得嘴尖體薄。
憑著越咬越尖的嘴巴,把大地板結的肌膚咬翻過去,又咬翻回來。直到把大山啃瘦,把父親的手掌咬出骨頭,才被回收成生銹的爛鐵巴,奔向另一個火爐。
打杵
兩根咬合在一起的木頭,彼此的愛深入對方骨髓,就像一對夫妻攜手走過風雨,用疼痛的肌膚把心連在崎嶇而平淡的日子。
當沿著山路攀爬的重擔壓扁鐵肩膀,生活的壓力停在打杵上,就讓負重的步伐在命運的縫隙里抽一袋旱煙,或者痛快地長吁一聲,但時光沒有打住,還得繼續喘息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