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斌國
高效,對這一問題的論述非常之多,但有一個基本的描述,即: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 高效課堂是以最小的教學和學習投入獲得最大學習效益的課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構,互動激發,高效生成,愉悅共享”. 有些課堂效率相對比較高,可學生和老師都不輕松;有些課堂相對比較輕松,可課堂效率卻不高. 輕松的課堂教學環境,不僅能使學生熱愛知識,樂于接受知識,而且能使學生主動地追求知識,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喚起學生的創造熱情和欲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因此創設一個輕松高效的課堂非常重要,下面就談談我在這方面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給足活動空間使課堂輕松高效
數學活動是豐富多彩的,學生學習的過程應與學生活動緊緊結合在一起. 在教學的過程中給學生足夠的活動空間,能使學生的學習過程變得輕松,精心組織活動過程,能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提高. 片段一:在學習蘇教版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第二章《長方體的認識》時,我先要求學生將課前準備好的長方體拿出來,自己觀察,發現什么就記錄下來. 一段時間學生把自己的發現在小組里交流. 全班反饋時,學生幾乎能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說出來,老師只要引導學生進行整理就可以了,這樣學生通過活動輕松地掌握了知識,提高了課堂效率. 片段二:一位教師在教學蘇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時,先讓學生在課前準備好的各種硬紙片中找一找有沒有長方形和正方形,學生很快找了出來. 老師要求學生用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方法開展小組活動,在學生充分活動后,老師引導學生進行歸納,學生很快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這樣的學習過程,學生一定會感到輕松,老師也一定會很輕松,學生的學習效率會有很大的提高.
二、適度開發教材使課堂輕松高效
教材在內容編排上有它的科學性、系統性、嚴密性,具有普遍的適用性,然而教材中呈現的知識結構或安排順序有可能不適應具體學校或具體班級的教學實際,這就需要教者對教材的內容進行適當的變化,使之更鮮活適用.
片段一:在學習蘇教版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第一章“方程”時,我將教材中安排的例題“西安大雁塔高64米,比小雁塔高度的2倍少22米,小雁塔高多少米?”放到一邊,先和學生進行談話:同學們,我們是六年級的學生差不多都是12歲,可是體重相差卻比較大,現在分別請一個體重較大的和一個體重較小的同學配合一下老師,誰愿意?一會兒兩個男孩到了講臺前. 師:這兩個孩子誰重?生:左邊的重. 師:你有多重?(問左邊的學生)生:50千克. 師:重的體重有輕的體重的2倍嗎?生:有;沒有. 師:如果老師告訴你“重的體重比輕的體重的2倍少10千克”這個條件,你能求出較輕孩子的體重嗎?請在小組里說說自己的想法. 學生討論后很快得出了計算的方法:(50 + 10) ÷ 2 = 30(千克). 我接著再提出問題:你會用方程解嗎?先獨立完成再在小組中交流. 學生很快列出了方程,求出了正確的結果. 這時我讓學生認真自學例1,學生很快理解了例題. 這樣的學習過程,學生一定會感到輕松,老師也一定會很輕松,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很高.
片段二:在學習蘇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一章“除法的驗算”時,教材中安排了36元和65元分別買食品的問題. 拿這么多的錢去買食品對于一個剛從二年級升入三年級的小孩經歷并不多,我在教學時做了這樣的變動:“媽媽買回了9個蘋果平均分給爸爸、媽媽和你每人分得幾個?” 學生很快自己列出了算式9 ÷ 3 = 3(個)?師:算得對嗎?生:對. 師:你是怎么知道算得對的?生:驗算. 接著再問:如果媽媽買回了10個蘋果,該怎么分呢?請你列式計算. 學生很快列出算式:10 ÷ 3 = 3(個) …… 1(個). 接著讓學生在小組中驗算交流. 這樣的學習過程,學生一定會感到輕松,老師也一定會很輕松,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很高.
三、優化評價機制使課堂輕松高效
課堂評價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手段,因此優化評價機制非常重要. 科學、合理、公正的評價能使學生產生極強的學習動力,反之將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 老師評價學生必須堅持分層評價:(1)問題分層評價: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些問題的思考性強一些,難度大一些;有些問題的思考性弱一些,難度小一些,老師要有針對性,這里應包括題目設計的針對性和回答對象的針對性. 不同層次的學生回答不同的問題,這樣更多的學生有了自己展示的空間. 同一個問題不同的學生會給出不同的答案,老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分層給出合理的評價. 這樣更多的學生在問題討論的過程中得到了肯定. (2)練習分層評價:老師設計的練習有一定的層次性,在練習的過程中老師可以提出分層練習,在練習后必須分層評價,有些學生全部完成老師的作業為滿分,而有些學生只要完成80%就為滿分,而有些學生只要完成60%就為滿分,甚至更少. 這樣更多的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得到了肯定. (3)探究分層評價:合作探究是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探究的過程中,由于學生能力之間存在的差異,每名學生承擔的任務不同,發揮的作用不同,各自的收獲也不同. 在探究環節反饋時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分層評價,在對能力較強的學生肯定的同時,對于能力一般的或較差的學生要予以更多的關注,要特別注意這些學生在探究學習活動中的情況,并給予肯定,不能把探究活動變成優秀學生的樂園. 分層評價能給予更多學生關愛,全體同學能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學生一定會感到輕松,老師也一定會很輕松,學生的學習效率會有很大的提高.
課堂是一個舞臺,而輕松高效的課堂就會是一個精彩的舞臺.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體會到,營造輕松高效的課堂氛圍,不僅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能輕松自如地展現自我的舞臺,而且也讓教師的教學變得輕松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