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英華
【摘要】 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把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真正主人. 一切教學活動的選擇和設計必須為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充分發展服務. 在導入階段可以通過巧妙設疑、創設情境和矛盾,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認知過程中,讓學生在操作中、在觀察中、在討論中主動學到知識.
【關鍵詞】 導入階段;巧妙激趣;認知過程;主動探究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就是要使全體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得到發展. 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把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真正主人. 一切教學活動的選擇和設計必須為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充分發展服務. 下面就怎樣在數學教學實踐中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談一些簡單實用的做法.
一、在導入階段,激發興趣,使學生做學習的主人
根據小學生年齡的特點,他們作為學習主體的積極性,主要靠興趣激發,要讓學生樂于學習數學,必須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學生只有對所學知識產生深厚的興趣,才能把學習當成一種愉快的事,才能有效促使其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
1. 巧妙設疑,激發興趣
“問題”是數學的載體,而設計一個好問題則更是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催化劑. 教師要善于把需要解決的問題有意識地巧妙地寓于各種各樣符合學生實際的問題之中,在他們的心理上造成一種懸念,激發他們的認知興趣和求知欲望. 例如,教學“年、月、日”時出示:小剛今年12歲了,他一共過3個生日,你知道是為什么?學生沉默不語. 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就知道為什么了,從而使學生對本節課所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
2.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小孩的工作就是游戲. 創設游戲情境,能使學生主動發展. 在導入新課時創設游戲情境更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如在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點”時,新課伊始,教師對學生說:“今天你們來考考教師,任意說一個數,老師馬上能說出它能否被3整除. ”學生出于好奇,積極性一下被調動起來,紛紛說出不少的數,老師都回答對了,學生驗算后表示驚嘆,一種強烈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由此導入新課,學生能以極高的興趣進行學習.
3. 創設矛盾,激發興趣
數學知識有很強的系統性,新知識往往是舊知識的發展和加深,新知識的連貫點,即是矛盾的情境,探索問題答案的途中若遇到了挫折問題也就產生了教師應著意去創設并利用這樣的矛盾情境. 例如“長方形面積的計算”的教學,如教師出示一個長方形,你們會求出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嗎?學生說會,并說出可以數方格或單位面積去測量等方法. 師指黑板、教室的地面,請你們用上面的方法求它們的面積?學生面面相覷,學生在矛盾的情境中產生了“我要學”的念頭.
二、在認知過程中,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發揮主體性
對于學生來說,他們參與認知過程,必須從始至終保持積極主動的精神狀態,才能為其主動學習與發展提供可能性. 1. 讓學生在操作中獲取知識
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主體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能做到的我們就盡量地放手讓學生自己努力去做,能讓學生動手的地方,讓學生動手去做. 例如教學 “角的初步認識”時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做活動的角,在做的過程中學生初步感知角是由頂點和直直的兩條線組成的. 學生也因為是自己做的角,在比較角的大小時非常感興趣,在動手操作比較角的過程中學生體會到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 通過動手操作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教學“圓錐的體積”一課,教師可先讓學生進行裝沙實驗,觀察等底等高圓柱與圓錐間的體積關系,通過操作學生就會產生圓柱與圓錐之間存在著什么樣的關系的疑問,從而探究出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
2. 讓學生在觀察中學到知識
學生的觀察力是極強的,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去觀察,去發現規律,學生自己總結規律,學生自己發現的規律會在記憶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教學“商不變的性質”時出示例題的表格,引導學生觀察被除數和除數各有什么變化,商有什么變化,學生通過觀察總結出“商不變的性質”,從而也加深了對“商不變的性質”的理解.
3. 讓學生在討論中學到知識
數學課堂教學中討論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學生通過討論各抒己見,互相交流,取長補短,既有利于學生參與,真正使課堂活起來,學生動起來;又為學生創設了和諧的教學氛圍,有利于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讓學生在討論中學到知識,是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有效策略.
教師要圍繞教材的重難點,創設引起學生認識上產生矛盾沖突的問題情境,引發學生討論,啟迪思維,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
例如: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讓學生計算下列算式哪些能被3整除:
39 ÷ 3 = 28 ÷ 3 = 43 ÷ 3 = 51 ÷ 3 =
81 ÷ 3 = 213 ÷ 3 = 147 ÷ 3 = 316 ÷ 3 =
待學生計算完,并對算式進行分組,再組織討論:這些能被3整除的數有什么特點?你又有什么發現?這樣圍繞著教材的重難點,不斷討論,既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千方百計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使學生主動地學習,積極地學習. 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一定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