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黎
【摘要】本文從中等衛校學生語文學習現狀的分析入手,探尋中等衛校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存在的缺陷,并提出相應對策,希望為中等衛校語文教學改革提供一些參考,為衛生職業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打下基礎。
【關鍵詞】中等衛校 語文教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2-0038-01
中等衛校學生的文化基礎和學習興趣,相對于普高生,都普遍較差。作為中等衛校的語文教師,如何根據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如何結合語文課自身的特點,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達到既教書又育人的目的?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我,也激發我進一步去探討。本文僅從中等衛校學生語文學習的現狀分析入手,探尋中等衛校學生語文學習中存在的缺陷,并提出相應對策,希望為中等衛校語文教學改革提供一些參考。
1.中等衛校學生語文學習的現狀
中等衛校的生源以升入高中失敗者為主體。有些學生認為,上衛校全力學好醫學專業課就行,把文化課放在了從屬地位。這部分學生沒有意識到,衛生職業本領是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礎做依托的。由于認識上存在局限,導致了這些學生盲目追求“專業”,而輕視了“文化課”。這部分學生在語文課學習中常見的缺陷是:
1.1存在惰性和矛盾心理
中等衛校學生語文基礎較差,閱讀面狹窄,學習意志力薄弱,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過程中很多時候是被動接受。再加上初中學業上的失敗,使他們最終失去了學習興趣和熱情。在惡性循環的軌道上,即使他們主觀上意識到學習語文很重要,但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卻不能采取積極的行動去改變現狀。這類學生在課堂上一般不主動舉手回答問題,不主動參與口語訓練,一律冷漠對待課堂活動。長期以往,肯定會導致學習效果不佳。
1.2存在畏懼寫作課的心理
中等衛校的學生每學期的作文時數按大綱要求只有6次,而學生卻普遍存在作文畏懼心理。學生普遍反映“沒東西可寫”、“不知怎樣寫”。主要存在著這樣一些心理障礙,諸如審題、選材、立意、謀篇布局、語言表達或文章修改能力等。
1.3課外閱讀習慣未能養成且閱讀量極低
中等衛校的學生在課余時間大都沒有閱讀的習慣,學生對中外文學精品的閱讀更是少之又少。對于他們而言,能保證課堂聽講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已實屬不易,哪還有時間格外關注呢!“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沒有一定的閱讀量,沒有一定的思想積累、情感積累和語言積累,語文能力又怎能提高呢?
2.提高中等衛校語文教學效果的策略
2.1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改變學生的語文學習狀況
2.1.1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是推動個體進行學習活動的一種動因或力量。[1]而中等衛校的學生普遍存在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動力不足,特別是課程存在一定難度時,就很容易產生厭學情緒。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當一個學生對某一學科發生興趣時,他總是心情愉快地去學習,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否則,就會感到學習是種負擔。可見,激發學習動機可以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心理學標明:社會性需求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基本因素之一。根據這個心理特點,語文教學中教師若從學生將來步入社會、滿足社會需求所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的角度來傳授知識、技能,學生就會認為這些知識和技能是值得學習的,因為這是他步入社會所需要的,這就是他們學習的動機。有了這種動機,學生就會變被動為主動,產生學習興趣,成為學習的主人。
2.1.2合理安排語文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太難,學生的自信受挫,就很難產生學習興趣。反之,如果教學內容過于簡單,學生就享受不到解決問題所帶來的成就感,也會喪失學習興趣。因此針對中等衛校學生語文基礎差的特點,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手:一是語文教師應當充分了解教學大綱,明確教材的重難點,加強教學教法。對學生能看懂的內容,可以讓他們自學,課堂上少講;對有一定難度的重難點,則要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模式,靈活選用講授式、討論式、質疑式、激情式等各種科學有趣的方法講授,盡量做到深入淺出,有張有弛。二是教師要經常同學生交流溝通,了解學生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要求,從而明確學生當前的知識水平和對課程內容的接受程度,這樣才能做到合理安排語文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
2.2在語文教學與專業學習的結合中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2]
語文課程是為其他專業學科服務、奠基的基礎教育課程。但在中等衛生學校中學生則普遍認為文化課沒學好不要緊,只要專業課學好就行了。要糾正這種偏見,就應當把語文教學與專業學習結合起來,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這樣做,即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又可以讓語文教學為醫藥專業學習服務。
2.2.1閱讀教學中充分發揮文學作品的作用
閱讀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制約著學生分析、表達能力的高低,是其各種能力的基礎。課堂教學中通過學生閱讀文學作品,一方面可以汲取文學精粹,同時可以利用課文的思想內容激勵學生學好專業技術,增強職業意識。例如學習《那一年,面包飄香》這篇文章,在精讀全文的基礎上,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同學們理解其深刻思想意義,人生多坎坷,但成才的道路是寬廣的,從個人的實際情況出發,只要學得一門技術,立志創業成才,同樣能獲得社會和人們的贊譽。要教育和引導同學們抓住美好時光以認真、執著、不馬虎的精神去學習、工作、生活,立創業之志、走創業之路,從而樹立起自強自立的高尚道德情感。
2.2.2作文教學中強化學以致用
作文訓練是語文能力訓練中的重要環節,是學生知識積累的再現,思想認識的表現,知識運用能力的體現。教師可以把作文和專業結合起來教學,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使學生學以致用,發展了能力。例如在說明文單元的作文練習中,就可以以“我的專業”為題,讓學生寫一篇介紹自己所學專業的說明文。要求詳細地介紹相關專業的性質、特點、分類、應用等,既要使用必要的術語,又要通俗易懂。這種訓練,即加深了學生對專業的了解,也豐富了語文寫作內容,提高了學生寫作說明文的興趣。
2.2.3口語訓練中提高學生語言溝通表達能力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手段,但要“說”好,并非易事。很多畢業生剛走向社會時一個值得重視的現象是不會“說”。一些學生平時似乎能說會道,面試時竟語無倫次,不知所措;也有一些工作做得挺不錯,要他介紹一下,卻會顛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語。這是中等衛校語文教育長期以來偏重讀寫,輕視“說”的結果,“說”的訓練在語文教學中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有的人認為“口說無憑”,不如“寫”來得實在;有的雖有口語練習,但不能長期堅持,收效甚微。因此,中等衛校語文教學中必須重視“說”的訓練,要讓學生明白當今社會“能說”“會說”是十分重要的。
其實人教版中等職業《語文》教材中每個單元都設有口語訓練。如:調解、推銷、應聘、介紹、交談等等,我們都可以創設一定的情景讓學生進行“實地演習”。如可以讓全班同學分組進行模擬面試。選4名同學擔任考官,選擇1人模擬應試者,8人模擬旁觀者。每個人都需要模擬考官、應試者和旁觀者三種角色,并從不同角色出發,看看自己的表現如何,給出評價。2也可以讓學生現場模擬推銷藥品,教師找一些藥品交給學生,讓學生在了解產品基本情況的基礎上,自己設計一些推銷方案進行推銷。在這些活動中,學生可能會鬧出許多笑話,但卻實實在在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由不敢說到敢說,由敢說到說好,逐步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
總之,通過這樣有計劃地訓練與引導,既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寫作、語言溝通表達能力,也滲透了成才教育,激勵學生積極向上,為學生成才創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蘆王英,劉曉靜,季曉輝.醫學教育的重要原則之一: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0(1):26
[2]徐麗云.淺談衛生職業學校語文教學的專業滲透[J].衛生職業教育,2012(2):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