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瑛
【摘要】繪本是圖畫書的一種,作者通過圖與文來描述一個個生動、有趣、富于意義的故事,進而實現(xiàn)它的價值。本文結合幼兒特點,分析了在繪本閱讀中家長的積極介入的方法。
【關鍵詞】繪本閱讀 家長 介入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2-0082-01
繪本,英文稱Picture Book,顧名思義就是“畫出來的書”,它是圖畫書的一種,作者通過圖與文來描述一個個生動、有趣、富于意義的故事,進而實現(xiàn)它的價值。更有甚者,全書沒有一個字——“無字書”,作者通過巧妙的內容設計,利用各種不同風格的插畫,表達自己的想法,讓每一個讀者(多數(shù)是學齡前兒童),從中得到樂趣。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何積極有效地介入到孩子的繪本閱讀中呢?
一、家長要認識到早期閱讀的重要性。
閱讀,是一個人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也是現(xiàn)代社會生活中一個人獲得成功的基礎。研究發(fā)現(xiàn),3~8歲是人的閱讀能力發(fā)展的關鍵期。在這個時期,兒童需要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形成自主閱讀的能力,在閱讀學習過程中逐漸能夠獨立思考。因此,早期閱讀被稱為是“終身學習的基礎、基礎教育的靈魂”,而兒童文學繪本特點是與幼兒的年齡特征相對應相合拍的,它適合幼兒的接受心理、接受能力、接受方式,為孩子看世界打開了一扇明亮的窗戶,對孩子的一生有益。但兒童自主閱讀能力的發(fā)展,有其形成的過程與規(guī)律,在他們的自主閱讀能力成長的歷程中,需要父母的正確引導與溫暖陪伴。作為家長,一定要樹立正確科學的早期閱讀觀念以及終身教育的觀念:培養(yǎng)孩子的早期閱讀能力,是我們可以給孩子最好的人生發(fā)展的精神食糧。
二、家長要學會選擇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閱讀繪本。
首先要注意繪本的多樣性和多元化,了解每部繪本各自的特色,因為為孩子寫的書,主題是豐富多彩的,涵蓋了孩子成長的方方面面,不同的畫家和作家也有不同的藝術風格,不同的國家和民族也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繪本的價值之一就是讓孩子從閱讀中發(fā)現(xiàn)世界,好的繪本作者,不會只是將作品內容美好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而是通過多樣的材質、有趣的紋理,獨特的視角給予孩子新鮮的刺激。比如《小木匠學手藝》讓孩子懂得學任何本領都應踏踏實實的同時,也感受到了中國民間繪畫的特點和色彩美。《多多什么都愛吃》用正面的說法引導孩子不偏食,同時以輕松的色彩和自由奔放的蠟筆線條,加上類似漫畫的造型,給孩子提供了寬松自然的故事情境……家長重視給孩子選擇不同主題、不同藝術風格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品,這有助于豐富孩子人生的體驗,有助于讓孩子成為一個豐富的人、感受力強的人。
其次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繪本的選擇只有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孩子才易理解,喜歡看。隨著孩子在年齡、心智、視覺、認知上不同的發(fā)展階段,家長在選擇繪本時也要有階段性。1~3歲的寶寶,在視覺捕捉上已經相當敏銳,他們喜歡明亮的色彩,不過圖畫最好簡單清晰,不要過于抽象,在比例上也該與實物符合,以免孩子在理解上發(fā)生困難。在這個期間可以經常選擇一些無字類的或配有簡單文字類的書。如:《小熊寶寶》系列中的繪本《你好》,用可愛的形象,描述了小熊分別和小動物打招呼的情景,畫面清晰、形象,文字也簡單淺顯(“你好”或“你們好”),讓小寶寶們自然而然學會了有禮貌地和別人打招呼……4~6歲左右的孩子,隨著生活經驗的擴大,想象力的豐富,可以給孩子多層面的選擇,篇幅適當加長,可選擇故事類的繪本和說明類的繪本,還可以根據孩子的閱讀能力選擇一些歷史、自然科學等方面的知識性的繪本。如:《忙忙碌碌鎮(zhèn)》通過一個充滿童話色彩的小鎮(zhèn),介紹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農場的工作、消防員救火、坐火車旅行、樹木的利用等。書中還涉及到了各種職業(yè),涵蓋的信息非常豐富,對孩子了解社會生活有著良好的引導作用?!独ハx躲貓貓》是一本科普類的繪本,介紹了昆蟲遇到天敵時如何偽裝自己,從而達到自我保護的目的。全書采用照片的形式把昆蟲的保護色和擬態(tài)做了精采的詮釋,繪制成了一本獨特、有趣,又不乏知識性的繪本,十分吸引孩子。
第三要注意繪本的故事取材要貼近孩子生活,最好是孩子熟悉的事情,情節(jié)要符合孩子年齡特點的獨特心理狀況、思維方法和語言特色,但要有一些異于常態(tài)、常理、常情的變化,使兒童感覺到熟悉而奇特,新穎而有趣,并富有想象力。故事的主題須合乎孩子的概念水平和生活經驗,例如:友誼、家庭生活、孩子間的游戲等?!缎⌒軐殞殹废盗欣L本就是專為培養(yǎng)幼兒良好生活習慣、促進心智健康成長而量身定做的。它內容豐富,涵蓋了幼兒生活的各個方面:吃飯、刷牙、睡覺、交友等。能有效地促進寶寶社會性和語言的發(fā)展,同時開發(fā)了寶寶的智力潛能。
三、家長要為孩子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讓孩子愛上閱讀。
想要孩子愛讀書,就要讓他在讀書之前先愛上讀書的氛圍。圖書應該放在孩子伸手可及的地方,讓圖書成為家中的一部分,營造一個自在、有趣、而且豐富的閱讀環(huán)境。家里的書房、客廳、臥室等,都可以是孩子閱讀的場所,讓孩子多一些機會拿起書,多一些機會和書建立感情。家長還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己的藏書架,讓孩子擁有自己的閱讀空間,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精神上的富有,培養(yǎng)與書的親近關系。同時使孩子知道積累和珍藏圖書、了解圖書管理、分類的基本常識。當然,家長也需要多帶孩子去圖書館、書店閱讀和購買圖書,讓孩子真正與書交上朋友。
家長記得要堅持每天引導孩子閱讀,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是孩子的終生大事。親子閱讀時還要注意保持放松的心情、采用親密的姿態(tài),讓孩子在閱讀過程中感到愉悅和享受。同時,家長與孩子一起閱讀,無形中增加了親子交流的時間和機會,增進了親子感情
四、家長要多學習一些親子閱讀的方法。
所謂親子閱讀,就是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包括家長指導孩子閱讀。親子共讀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方式,是在閱讀的過程中,播撒下種子埋在孩子的心靈深處,不知不覺地萌芽、成長,在其人生的不同的時期開花、結果!
首先,在進行親子閱讀時一定要注意激發(fā)孩子觀察圖畫的興趣及提高觀察畫面的能力,家長要記住:繪本里的畫不單是用來欣賞的,還是另外一種語言和表達方式,讓孩子從小掌握繪畫語言,就要從繪本中養(yǎng)成閱讀圖畫、通過畫面來協(xié)助理解故事、表述故事的習慣。家長同時要教會孩子觀察圖畫的方法,要具體指導孩子一頁一頁、從左到右有順序地觀察。閱讀時家長不僅要啟發(fā)孩子講出畫面上能直接看到的內容,還要引導孩子講出畫面所隱藏的內容。對于一些文字較多的繪本,家長可以富有感情地把文學作品朗讀給孩子聽,使孩子在父母反復朗讀的過程中記住故事,同時也學到了優(yōu)美的文學藝術語言。
其次,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時可以根據繪本的特點采用游戲法、表演法、角色扮演法、談話法、移情法等多種不同的方法。比如閱讀《昆蟲躲貓貓》時,家長可以和孩子玩玩捉迷藏的游戲,也可以帶孩子走出戶外,在大自然里追蹤這些身懷絕技的小昆蟲。閱讀《小紅帽》時,可以讓孩子站在小紅帽的立場來思考問題,提出見解、表達愿望:“如果你是小紅帽,碰到大灰狼你會怎么辦?”幫助孩子加深對小紅帽的處境、心情等的感知和理解,培養(yǎng)孩子的移情、思維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大手拉著小手,看一看、說一說,讓每個孩子都成為會閱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