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秀娟
曾看到過這樣一段論述:當面對陽光下盛開的花朵,多愁善感的詞人會把“我”投射到花朵中創造一種文學意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理智好奇的科學家會把花朵當作反思和研究的對象:鮮花在陽光下盛開的內在機制是什么?通過借助實驗室分析和數學計算,得出了“光合作用”的假設……
“合理存款”是小學六年級第六單元的一節數學綜合實踐課,旨在讓學生鞏固對儲蓄存款的認識,了解教育儲蓄以及國債利率的有關知識,并綜合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投資意識. 為了讓學生能夠了解有關存款的信息,并在實踐中主動感悟知識,我在課前有意識的讓學生先上網查詢理財的方式、近期的銀行存款利率,并讓學生以組為單位、以5萬元為本金到銀行進行查詢核實. 除此之外,小組設計調查表詢問周圍成人的理財方式及理由. 在課堂中通過 “爭做小小理財師” 活動,讓學生充分運用課前獲得的知識,匯報交流個人的理財方式及理由. 整個過程讓學生經歷了自我了解,探討交流,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提高了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豐富了學生的生活經驗,發展了學生的生活技能. 下面就課堂的幾個精彩片段來談談.
【片段一】
師:“說一說,你通過上網、到銀行以及詢問家人,知道了哪些儲蓄的知識?”
生1:我媽媽有的錢就在工資卡上,說是便于在商場買東西,積分.
生2:我家里大部分存整存整取一年期,說這樣錢比較多,穩定.
生3:我媽媽也存了定期,用的零存整取.
生4:我爸爸還買了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