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華
教學方法改革中的一個新的發展趨向,就是教法改革與學法改革相結合. 因此寓學法于教法之中. 從這個意義上講,學法指導應該是教學方法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 而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對于學生來說,數學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物理、化學等學科的學習成績,可見數學在理科中的重要地位. 本文就初中數學學習方法對學生的指導作一探討.
一、指導學生預習方法
教師要教給學生閱讀數學課本的方法. 課本從預習到復習至少要仔仔細細地看3~4遍,基礎差的更要多看. 預習中發現的難點,就是他本人聽課的重點;對預習中遇到的沒有掌握好的有關的舊知識,可進行補缺,以減少聽課過程中的困難,有助于提高思維能力,預習后把自己理解了的東西與老師的講解進行比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的思維水平;預習還可以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
在預習中要強調以下幾點:① 例題要重讀:教材中的例題,是學習如何運用概念定理公式最一般的示范,閱讀時要作為重點. 讀時要邊看邊想邊算,可先試著算,算不出來,再看解答. 這對提高解題能力大有益處. ② 概念要精讀:正確理解和使用概念,是學好數學的前提. 閱讀概念時一定要一字一句地仔細閱讀,把每一個字、每一個詞都要弄明白. ③ 要點應巧讀:所謂巧讀,就是學會點、畫、批、問. 把關鍵的地方都“點”出來,把重點、公式和結論都“畫”出來,把自己的理解、質疑和心得等用三言兩語“批”出來,把沒弄懂的地方都用問號“問”出來.
二、指導學生聽課方法
初中生尤其是初中新生往往對課程增多、課堂學習容量加大不適應,顧此失彼、精力分散,使聽課效率下降,因此,重視聽法指導,使他們學會聽,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 課上應集中注意力,全神貫注地聽老師講解,眼睛要盯著老師的嘴,看老師表情,耳朵聽老師講課的聲音,頭腦思考老師所講的內容,思路應與老師保持一致. 有的同學努力這樣去做了,但是,有時聽著聽著,自己的思路離開了老師講解的思路,獨自思考起來. 我們說,上課向老師學習是有時間性的,千萬不要丟掉這個寶貴的機會. 要盡量強制自己,使自己的思路與老師的思路保持一致,同步前進. 如果自己在老師啟發下有了比較好的想法,可以在筆記本上記下幾筆,等下課后再去深入思考. 在課堂上思路不可離開“向導”,單獨行動,更不能亂發奇想,思想上“開小差”. 課堂上“分心”、思想上“跑馬”是學習的大敵.
三、指導學生復習方法
在進行單元復習或學期復習時,學生容易依賴老師,習慣教師帶著復習總結. 我認為從一開始就應培養學生學會自己總結的方法,在具體指導時可給出復習總結的途徑. 要做到:一看,看書、看筆記、看習題,通過看,回憶、熟悉所學內容;二列,列出相關的知識點,標出重點、難點,列出各知識點之間的關系,這相當于寫出總結要點;三做,在此基礎上有目的、有重點、有選擇地解一些各種檔次、類型的習題,通過解題再反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后歸納出體現所學知識的各種題型及解題方法,從而提高學生對知識遷移的能力.
四、指導學生考試方法
首先,工夫用在平時. 考前不搞突擊,考試中需要掌握的內容應該在平時就掌握好,考試前一天晚上不搞疲勞戰,一定要休息好,這樣,在考場上才能有充沛的精力,考試時還要放下包袱,驅除壓力,把注意力集中在試卷上,認真分析,嚴密推理.
其次,應試需要技巧.試卷發下來后,應先大致看一下題量,大概分配一下時間、做題時若一道題用時太多還未找到思路,可暫時放過去,將會做的做完,回頭再仔細考慮. 一道題目做完之后不要急于做下一道,要再看一遍,因為這時腦中思路還比較清晰,檢查起來比較容易. 對于有若干問的解答題,在解答后面的問題時可以利用前面問題的結論,即使前面的問題沒有解答出來,只要說清這個條件的出處,也是可以運用的. 另外,對于試題必須考慮周全,特別是填空題,有的要注明取值范圍,有的答案不止一個,一定要細心,不要漏掉.
最后,考試時要冷靜. 有的同學一遇到不會的題目,腦袋立刻熱了起來,結果,心里一著急,自己本來會的也做不出來了,這種心理狀態是考不出好成績的,對于那些一下子做不出的題目,還是要努力思考,盡量能做出多少就做多少,一定的步驟也是有分的.
五、指導學生記憶方法
教學生如何克服遺忘,以科學的方法記憶數學知識,對學生來說是很有益處的. 因此,重視對學生進行記憶方法指導,這是初中數學教學的必然要求.
教學中,要善于結合數學實際,教給學生相應的記憶方法. ① 理解記憶法,因為理解的東西才能記得準,記得牢,所以必須“先懂后記”. 如“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的理解,指導學生理解“元”是指未知數,“次”是指未知數的次數. ② 簡化記憶法,簡化記憶方法分兩類,一類是把文字“濃縮”之后記憶,另一類是用字母符號表達抽象記憶. 如平行線的性質和判定. ③ 形象記憶法,內容形象、直觀,記憶就深刻、難忘,把知識形象化能幫助記憶. ④ 對比記憶法,“有對比才有鑒別”,把相類似的問題放在一起找出區別與聯系,分清異同,增強記憶效果. 如相似三角形的判別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別. ⑤ 口訣記憶法,將數學知識編成“順口溜”,生動有趣,印象深刻,不易遺忘.
六、指導學生思考方法
數學學習是學習者在原有數學認知結構基礎上,通過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形成新的數學認知結構的過程. 由于這種工作最終必須由每個學習者相對獨立地完成,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對學生要進行思考方法指導,教師應著力于以下幾點:① 從學生思維的“最近發展區”入手來開展啟發式教學,培養學生積極主動思考,使學生會思考;② 從創設問題情境來開展探索式教學,培養學生追根究底的思考習慣,使學生學會深思;③ 從挖掘“問題鏈”來開展變式訓練,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歸納、推理、概括的能力,使學生學會善思;④ 從回顧解題策略、方法的優劣來開展評價,培養學生去分析,使學生學會反思. 還有就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還應善于暴露思維過程,留下一定的思維時間與空間,使學生“思在知識的轉折點,思在問題的疑難處,思在矛盾的解決上,思在真理的探索中”,使學生達到融會貫通的境界.
總之,數學學習方法的指導是長期艱巨的任務,抓好學法指導對今后的學習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同時要理論聯系實際,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