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同
睜一只眼睛看別人,多看別人的閃光點,多學別人的好經驗;閉一只眼睛看自己,內視自己,反思不足,不盲目奮斗,為自己尋找最好的出路. 數學是統籌之學,兩只眼睛要統籌運用,全看別人,會失卻自信或走向自負;兩只眼睛全看自己,會走向自私或自卑. 數學是思維體操,人生只是一場蘇醒,學生在冬眠,我們在蘇醒,在初中數學教育中,我們教師要學會用數學的思維之火點燃我們每個人沉睡時積聚的能量.
一、冬眠的需要春天的溫暖
冬眠的需要春天的溫暖,沒有一定的關愛,不能喚醒,沒有一定的溫度,難以積聚蘇醒的能量,熱愛學生是我們教師的天職,撒播愛的火種是師德的集中體現,深深地熱愛孩子,情之感人,理之化人. 在教學實踐中,學生知識的形成、能力的提高、人格的健全都和我們老師的關愛密不可分.
如何關愛學生是我們常談的話題,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關愛學生,要激發學生提問,讓他們多做預習,在預習中發現問題,簡單問題自己解,復雜問題大家議,重點問題全班做,個別問題個別解. 如九年級《數學》下冊“二次函數”之閱讀《把實際問題數字化》在選擇道路兩旁種植何種行道樹時,假設選擇樹種時只考慮樹冠直徑的大小和存活率的高低,以這兩個要素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最后怎么來選擇適宜的樹種?讓學生探尋問題的本質時,有的同學偏執其中一項,有的同學偏于現實所見,作為老師就要對兩方觀念加以圓融,對解的意義作出解釋,審視實際問題,重新將它數學化.
要讓學生從不同資料不同角度尋找問題,學生問題問得再簡單,我們也要耐著性子聽進去,引下去,對教師來說簡單的,對學生來說有時也就是一層窗戶紙,你只要引導他們點破,就會豁然開朗. 當學生所問的問題超出了我們所學的范圍,我們能解出來的,要盡最大努力幫助學生解出來,并盡量把復雜問題簡單化;超綱部分,也可以作為一個懸念或話題讓學生在知其所應知的基礎上,饒有興趣地進一步探究. 對于學生出現的各種失誤,不能光知道指責,要幫助學生一同分析錯誤的主、客觀原因,尋找解決的方案,可能的情況下,多提供類似的題目加以糾偏或強化練習.
二、蘇醒的需要頻道的轉換
初中《課程標準》要求要“形成應用數學的意識”,隨著學生對數學的覺醒,我們要把更多的精力從學生的學數學引到用數學上來,有意識將理論學習引到實踐操作層面,當我們把數學知識和實際結合起來的時候,他們會更易記得數學,數學學習的興趣會更大,能力會更強.
在加強數學知識引用教學中,不要為運用而運用,能三言兩語講通的,概述即可,運用之妙,是要選用一些具有思考價值、比較綜合的應用問題,讓學生在探究中破繭化蝶.
如:一等腰直角三角尺GEF的兩條直角邊與正方形ABCD的兩條邊分別重合在一起. 現正方形ABCD保持不動,將三角尺GEF繞斜邊EF的中點O(點O也是BD中點)按順時針方向旋轉. 猜想一下旋轉90度會是一個什么樣的圖形?這類題目看上去很繞,其實,做起來卻很容易,可以讓學生先畫一正方形,然后,拿個小三角尺轉一轉即知答案,但這并不是設計這題的本意,我們要進一步生發開去,如在旋轉過程中,三角形和正方形總有交點,這些交點之間有什么樣的數量關系?如果快速旋轉,你將看到一個什么樣的圖形?這種旋轉與我們平時所看到的皮影動漫類的多媒體設計有什么相同之處?學生會在這種步步前展的游戲導引中,興趣盎然地探索. 也可以以此題為例,把書中類似的幾何題材由靜止變為動態,然后,分析動態變化后的數量關系變化及其圖形的變化可能的效果圖形等.
“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是課標的要求,也是我們教學的追求. 在這個教學過程中,學生會在游戲中不知不覺地愛上數學,進入自我探究的情境,并會將這樣的探究理念,滲透到其他題目和其他學科中去. 先進的思想,會讓學生產生高效的學習,會讓學生以高漲的激情主動地學習和運用數學.
三、睜眼的需要閉眼的圓融
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干一行,要愛一行、專一行;學什么,愛什么,想什么.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浸于道中自得道. 睜眼看到的是題目,閉眼想到的是模型,誰也不要睜著兩眼盼著別人來救我們,能救我們的首先是自己,別人至多也就是給你機會而已,給你機會你還得把握機會,錯過了機會,做跟屁蟲的,跪著的靈魂,就只能給別人擦鞋了. 一個人,只有將內因和外因結合起來,才能有所成就.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我們接觸到太多的題目,我們也常以解題為樂,但很少去想著看到這一題,別人給我這一題,我能推到什么題,我能編出什么新題目,我與人家想的有什么區別,我還能有什么獨創. 當我們以這樣的主動性將外視、內視結合以后,我們會發現:原來,我也這樣的聰明啊!數學也是這樣的充滿人情味兒,這時,你會驚奇地發現,愛上數學不容易,不愛數學更不容易.
如:在在教完平面圖形面積計算公式后,我要求學生歸納出一個能概括出各個平面圖形面積計算公式,學生通過討論,歸納出面積都可以用梯形面積公式來表示:(上底 + 下底) × 高 ÷ 2,當上底等于下底時,梯形公式變成了長方形公式、平行四邊形公式、正方形公式;當上底 = 0時,又變成了三角形公式;因圓面積公式是根據長方形面積公式推導出來的,所以圓面積公式也可以用梯形公式來表示. 這樣不僅使學生熟練掌握了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同時也培養和提高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目前大多數中學生是老師布置什么就做什么,書上怎么寫就照著做,學一個知識記一個知識,不知知識之間的縱橫聯系,他們不是無能,而是被動,是缺少閉眼內視的意識,當我們接受別人,反視自己的時候,我們自會從中發現規律.
總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我們要懷著十二分的鐘情投入到數學的懷抱,相信別人,更親近自己,這樣,我們一定會愛上數學,學好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