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祥
【摘要】 數學具有抽象性、嚴謹性,由于種種原因,不少學生討厭數學課,出現一部分對數學懼怕,學不會的“弱勢群體”,嚴重影響了數學教育質量的提高. 這些“弱勢群體”時刻影響著整個學校的數學教學,使數學教學效益降低,教學質量得不到應有的提高. 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轉化差生,是數學教師不可回避的責任,本人結合幾年來的初中數學教學工作,談談自己兼顧“弱勢群體”的幾點經驗.
【關鍵詞】 數學教學;弱勢群體
一、弱勢群體的主要特征
1. 基礎差,長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 有一些學生雖然他們在數學學習中一直努力,但學習成績很不理想,考試成績一直上不去,一次次地品嘗著失敗的苦果,但他們仍在堅持,繼續埋頭拼搏著. 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如果一味的對學生高要求,在較高的起點上用一個標準衡量,往往給數學后進生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那些難題和考試如同一道道高墻阻隔了他們前進的路,同時也阻隔了他們的快樂. 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根據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實施適當的分層教學,給數學學習后進生創設一個適度的起步始點,對他們的學習進步和心理健康發展是非常有幫助的.
2. 學習態度不端正,沒有良好的習慣. 一些學生他們的數學學習能力和其他同學相差無幾,甚至還超過一般同學,但是他們在學習態度、動機、意志及自我意識方面存在較多的問題,所以他們學習情緒低落,表現在上課聽課不夠專心,思考不積極,思維上惰性很大,經常回避那些要動腦的習題,作業抄襲次數多等,數學成績長期上不去,經不起心理的挫折,再加之部分教師教育思想欠佳,常埋怨學生不努力,又沒有很好注意批評方式,挫傷了學生的自尊心,使學生產生了自卑感,出現興趣轉移. 從而造成數學學習成績一落千丈,對于這部分學生的關注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
3. 學習方法不科學. 數學教學中,學生普遍對教師存有依賴心理,缺乏學習的主動鉆研和創造精神. 一是期望教師對數學問題進行歸納概括并分門別類地一一講述,突出重點、難點和關鍵;二是期望教師提供詳盡的解題示范,習慣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 不少學生平時根本不看書或“死讀書”. 不看書的學生平時除了聽課、做作業外,從來不再去看課本,上課聽懂多少算多少,要記的知識沒有記住. 這些學生在小學里,數學成績都不錯,但到了中學就不行了. “死讀書”的學生什么都記,連課本上例題都記,這類學生開始還可以,但到了后來就不行了. 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嚴重地影響著他們的智力發展,阻礙了他們的學習和進步. 長此以往學生的鉆研精神被泯滅,創造潛能遭扼殺,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逐漸喪失.
二、針對數學“弱勢群體”存在的問題,我采取了如下對策兼顧“弱勢群體”
1.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尊重和接納“弱勢群體”,使他們輕松學習
學生學不好數學,不能全怪學生,教師首先要自己找原因,教師的任務就是把學生從不懂教懂,從不會教會,先要檢查自己的教學工作有沒有漏洞. 教師發現學生作業中的普遍性錯誤,先要自我檢查,這樣會使學生受感動,自覺去糾正錯誤. 如果學生出現了錯誤,教師不要一味地批評、責怪學生,對一時學不好的學生,教師應付出更多的關心、愛護,尊重他們的人格,維護他們的自尊心. 一般來說,差生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經受不住刺激,渴望老師對自己“以誠相待”.因此,只有對學生抱有誠摯的愛,平等的尊重,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尤其是對待“弱勢群體”,愛護與尊重顯得更為重要. 比如,在數學課堂上,老師提出問題時,隨之對“弱勢群體”投去充滿信任的、親切的目光,和藹可親的笑臉等,都會在他們心中掀起波濤.老師心中有“他們”,“他們”心中才會有老師,師生感情上的一致性,會引起雙方信息的共振,教學效果最佳.
2. 激發興趣,創設情鏡,讓學生享受學習之樂
由于“弱勢群體”的學習動力普遍不足,缺乏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經常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甚至存在努力也學不會,破罐子破摔的思想,因此,對于“弱勢群體”學習動力的培養和激發有著特殊重要的意義.除了一般的關于人生、現實、未來的思想教育之外,我們要特別注重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肯定他們的優點,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學習的信心,講課時要注意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盡量降低學習坡度,分散難點,給予模仿性練習的機會. 講課語言應盡量通俗易懂,生動活潑. 另外,特別應加強直觀教學,凡能利用直觀教具的應盡量利用. 比如,在講三角形內角和定理時,可讓學生自己動手做一個三角形,再把三個角剪下來拼湊成一平角,從而發現定理. 另外,在數學學習中,讓學生既是演員、導演,又是觀眾,有時還是評論家,樂在其中,耐心激勵差生上進,增強學會的信心.
3. 降低要求,幫助他們掌握學習方法和思維方法
對于數學作業,應以課本為主,不搞偏題、怪題,不搞題海戰術,題量要適中,可以結合學生能力,拉開檔次,不搞一刀切. 注意引導學生發現解題規律,掌握學習方法和思維方法.數學題目千變萬化,但其規律和類型都是有限的. 引導學生抓解題規律,用規律指導練習是提高質量,減輕作業負擔的根本途徑.如幾何題目繁多,就其類型來講不過證直線的垂直和平行、證角的相等和不等、證線段的相等和不等、證比例式和等積式、證三點共線和四點共圓,等等. 而每類證明題都是有其內部規律的,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發現其規律,總結良好的解題方法,再利用方法解一些較為簡單的證明題,讓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樹立學習上的自信心.
4. 抓好測試,善于訓練,讓學生享受成功之樂
學生對學習成績是很敏感的. 特別是“弱勢群體”,他們因各種原因每次考試成績普遍低,心理上受到的打擊較深,為此,我對訓練和測試大膽進行改革. 訓練時,在學生自愿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需要、動機、性格和學習的基礎等諸方面因素,將學生分成A、B、c、D四個程度組:A組獨立練,B組指導練,C組討論練,D組扶著練,并輔以激勵的評價方法,讓學生體驗成功之樂. 測試時,分別提出不同的要求,分類要求,分類評價,發揮測試的反饋功能作用. 考試命題時,試題分層次提出考試目標,設立必做題、選做題、拔尖題等幾個層次,這樣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可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總之,教育是培養人的事業,教學過程中兼顧所有學生是教育工作者的責任,我們有責任有義務讓“弱勢群體”不掉隊,分享教育成果,成為祖國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