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少旭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選修4-5《不等式選講》,向學生介紹了柯西不等式,要求學生認識柯西不等式的幾種不同形式,并能給出證明,理解其幾何意義.教材的編寫意圖不是僅僅介紹其不等式和證明方法,而是希望通過分析、證明和解決問題,進一步討論經典不等式的簡單應用,提高學生運用重要數學結論進行推理論證的能力,此內容也是新課程高考選考內容之一.筆者在一次課外小組活動中,引導學生深入探究柯西不等式,發現其深刻的背景和內涵,并開動腦筋,挖掘其與所學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給出多種證明方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二維形式的柯西不等式通常被表示為如下形式:
(a2+b2)(c2+d2)≥(ac+bd)2(a,b,c,d∈R).
柯西不等式不僅形式優美,而且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高中新課程教材《數學》選修4-5《不等式選講》,對此不等式給出了兩種證明方法.
方法1教科書從學生熟悉的不等式a2+b2≥2ab引入這一不等式.由于不等式a2+b2≥2ab涉及平方和,聯想到(a2+b2)(c2+d2)(a,b,c,d∈R)也與平方和有關,所以通過多項式的乘法和因式分解,根據實數平方的非負性,可以證明二維形式的柯西不等式,這是代數證法.
證明左邊=(a2+b2)(c2+d2)=a2c2+b2d2+a2d2+b2c2
=(ac+bd)2+(ad-bc)2.
由于(ad-bc)2≥0,
可得(a2+b2)(c2+d2)≥(ac+bd)2=右邊.
由上可知,當且僅當ad-bc=0,即ad=bc時,式中的等號成立.
方法2由二維柯西不等式,可以得出其等價形式:
a2+b2·c2+d2≥ac+bd以及a2+b2·c2+d2≥ac+bd.
聯想向量:α=(a,b),β=(c,d)的數量積的絕對值
α·β=α·β·cosθ
可以推出向量不等式
α·β≤α·β.
證明設向量α=(a,b),β=(c,d),a,b,c,d∈R.
∵α·β=α·β·cosθ≤α·β,
又∵α·β=(a,b)·(c,d)=ac+bd,
α=a2+b2,β=c2+d2,
∴ac+bd≤a2+b2·c2+d2,
即(ac+bd)2≤(a2+b2)(c2+d2),
當且僅當cosθ=1,即α∥β亦即ad=bc時,取“=”.
注向量方法同時給出了二維柯西不等式的幾何解釋,即得到二維柯西不等式的幾何意義,兩個向量數量積的模不大于兩個向量模的積.
方法3分析柯西不等式
(a2+b2)(c2+d2)≥(ac+bd)2(a,b,c,d∈R)的結構,
可令ac+bd=B,a2+b2=2A,c2+d2=2C,原不等式可表示為B2-4AC≤0,聯想到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別式,可構造二次函數來證明柯西不等式.
證明構造二次函數:
f(x)=(ax-c)2+(bx-d)2 (a,b,c,d∈R)
=(a2+b2)x2-2(ac+bd)x+(c2+d2)(a,b不同時為0).
由于對于一切x∈R,f(x)≥0,又a2+b2>0,所以有Δ≤0,
即4(ac+bd)2-4(a2+b2)(c2+d2)≤0,
亦即(ac+bd)2≤(a2+b2)(c2+d2),
當且僅當ax-c=bx-d=0,即ad=bc時,不等式取等號.
方法4分析柯西不等式與均值不等式的關系,可利用均值不等式來證明柯西不等式.
證明a,b,c,d∈R,a,b或c,d不同時為零,a2a2+b2+c2c2+d2≥2a2c2a2+b2c2+d2 ,(1)
b2a2+b2+d2c2+d2≥2b2d2a2+b2c2+d2.(2)
(1)+(2)得 2≥2(|ac|+|bd|)a2+b2c2+d2,
即(a2+b2)(c2+d2)≥(|ac|+|bd|)2≥(ac+bd)2,
∴(a2+b2)(c2+d2)≥(ac+bd)2,
當且僅當a2a2+b2=c2c2+d2,
b2a2+b2=d2c2+d2,即|ad|=|bc|時不等式取等號.
方法5利用三角函數,聯想銳角三角函數和兩角和與差的公式,給出證明.
證明首先設a,b,c,d∈R+,構造直角三角形,如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