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林森 王竹芬
面對新形勢,基層央行如何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發揮好內審職能作用,加強對制度的監督,促進制度體系更好地發揮基礎性預防作用,有效預防資金風險,服務和服從于基層央行中心工作的發展,找準服務中心工作的著力點和切入點,把握規律,創新理念,提高內審工作的質量和水平,促進基層央行工作有效全面發展。
一、基層央行內審工作現狀
當前,基層央行內審組織體系運行平穩,各項工作開展正常,但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基層央行內審在工作框架,組織形式,管理手段方面還存在不適應形勢發展需要的情況和問題,需要不斷解決和完善。
(一)組織機構健全
目前基層央行設立了紀檢監察內審室,為內審工作規范化提供了有力保障,充分發揮了內審的監督職能。
(二)人員到位
在現有人員條件下,合理安排,配備了兼職內審人員,由紀檢監察室主任和兩名內審人員組成。為保障日常工作開展,內審部門只有在基層央行現有的人員條件下,最大限度的發揮兼職內審人員的能動性,服務于內審工作。
(三)內審監督到位
通過多年來的內審監督檢查,有效促進基層央行在履行央行職能,實施貨幣政策,貫徹金融方針等工作水平和履職能力不斷提高。內控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效促進轄區經濟金融又好又快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基層央行內審工作不利因素
(一)力量薄弱,業務素質偏低
目前基層央行內審人員年齡偏大,而且都是兼職人員,內審工作需要的知識面較廣、較深,兼職內審人員沒有太多精力去全面的、更深層次的學習業務知識,所以業務技能偏低。要組織開展高質量,高水平的內審檢查項目有一定難度。
(二)工作創新方法少
由于受傳統履職觀念影響,基層央行內審拓展履職空間的創新意識較為滯后,創新手段和創新方法少。
(三)知識更新的淡薄心里
隨著金融改革發展的不斷深入,對基層央行內審人員的素質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基層央行內審人員綜合素質的現狀與這種要求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距,與內審人員知識更新嚴重滯后的反差,導致內審人員中多數內審人員知識更新意識較為淡薄,整體創新能力脆弱,主動學習意識不強,對新業務適應能力不強,追趕式的應付,消極等待的表現時有出現,距復合型中央銀行職工的要求甚遠。
三、強化培訓,保障內審工作健康發展
培養造就一支政治敏銳、業務精煉、懂業務會管理、能吃苦、事業心強的基層央行內審專業隊伍,是做好基層央行內審工作的組織保證,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扎實抓好抓實。
(一)領導重視,引領內審工作方向
一是逢會必講。強調“有資金的地方就會有風險”,不斷強化對內審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二是逢培訓必到。為了把內審工作抓實抓好,每次內審人員培訓,哪怕是審前業務培訓,行領導特別是分管領導要親臨現場推出要求,強調紀律。三是逢問題必解。對內審檢查中發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要以極其嚴謹的態度,分析原因、找準癥結、從專業的角度推出解決思路。
(二)加強培訓,鍛造一流內審隊伍
人是做好每一項工作的決定因素,基層央行要從創造學習型內審組織入手,建立長效的培訓機制,務實內審工作基礎,確保內審人員每年培訓面達100%,使內審隊伍素質得到大提高,內審工作質量不斷上臺階。一是注重上下聯動。結合總行內審工作要求和上級中心支行日常工作交流反映問題,適時舉辦專業培訓或座談會。二是注重左右互動。分期分批安排內審人員到各職能業務部門接受“一對一”培訓,派人參加地方舉辦的審計培訓班,拓寬內審人員的視野。三是注重互助帶動。以老帶新,以強帶弱組織交叉式互查。要求業務全面,表達能力強的同志,以現場指導和理論講解方式適時幫助其他內審人員提高業務能力,促進橫向學習、交流、實現優勢互補。
(三)鼓勵內審方式、方法創新,豐富內審工作內涵
基層央行要加大對重點,特色內審工作考核力度,促進基層央行創新內審工作舉措,使內審工作呈現蓬勃發展的局面。建立內審管理臺賬,通過項目內容、時間安排、推進措施、完結時間、督查督辦等欄目設計,有力確保內審工作計劃方案有效落實,重點工作序時穩步推進,確立“求精、求實、求深、求新”的實踐目標,建立完善內審工作目標責任制度,審計監督運行制度,審查管理制度和內審干部培訓制度,構筑起完備的內審工作效能管理體系。
(四)建立內審工作聯系點制度,發揮典型示范作用
采取選擇內審工作基礎較好的縣支行作為內審工作聯系點,通過聯系行參與上級行內審工作理論和實踐的研究,積累有效經驗,形成樣板和標桿。聯系點實行動態管理,每兩年考核確定一次,擴大先進經驗的輻射范圍。
(五)制度建設是保障
內審工作是一項政策性較強的工作,制度的指導約束作用明顯。只有制度體系完善,才能做到有據可依,有據必依,內審工作效果才能明顯。但制度不是一成不變的,只有讓其切合實際,與時俱進,才有生命力,才能有效減少工作中的隨意性行為。同時,新時期內審工作要汲取新的審計理念,不斷創新方法、手段、以接地氣的方式,促進內審工作的科學、持續、健康發展,努力做到全面審計與重點審計相結合。事前、事中、事后審計相結合、現場審計與非現場審計相結合、實現合規性審計向績效審計轉變、發文應付式審計向務實型審計轉變、簡單的羅列問題式審計向分析解決問題式審計轉變。以審促管、以審促廉、找準著力點、抓源頭、抓過程、抓結果,構筑起完備的內審工作效能管理體系,實現安全化、規范化、一體化的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