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騰飛 林峰潤
【摘要】融資難的問題一直制約著中小微企業的健康發展,并嚴重阻礙著中國的經濟結構的調整。網絡借貸的流行和發展給中國的中小微企業融資提供了新的渠道,幫助它們迅速便利地獲得小額貸款。但是網絡借貸過程中也存在著諸多風險。P2P網貸行業亟待加強監管和規范,從而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中小微企業 融資困境 網絡借貸
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政府并未因此出臺大規模經濟刺激政策,而是堅持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習近平總書記表示,寧可主動將增長速度降下來一些,也要從根本上解決經濟長遠發展問題。在結構調整中,企業結構調整對其他結構調整的影響最大,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的發展問題。
中小微企業由于數量大,投資小,經營方式比較靈活,對市場環境變化反應迅速,因此有著較強的生命力,在市場經濟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目前,我國中小微企業數量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0%以上,對我國GDP的貢獻超過60%,創造了80%左右的工作崗位。在自主創新方面,中小微企業也是新發明、新技術、新產品的主要創造者。由此看來,中小微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
中小微企業融資難一直是世界性的難題,而在我國金融體系不完善的背景下,這個問題尤為突出。有數據顯示,中國150萬億元的金融資產中僅有不到20萬億配置在中小微企業中,這與中小微企業對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貢獻相比極度不平衡。
一、中小微企業融資困境及原因
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一直制約著我國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企業自身原因
1.企業信用缺乏。中小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成立時間通常較短,尚沒有積累足夠的信用記錄,并且中小微企業經營隨意性較大,沒有嚴格的財務制度,大多數企業的財務狀況不透明。在傳統的金融機構的信用評價體系中往往信用等級較低,無法獲得足夠的貸款額度。
2.沒有抵押物。中小微企業一般規模較小,沒有大量的機器設備、廠房、或土地等固定資產,因此很難通過抵押獲得融資。而傳統的商業銀行為了控制風險往往需要抵押才會放貸,這就導致中小微企業常常無法獲得抵押貸款。
3.企業實力不足。中小經營業績受市場影響較大,企業抗風險能力弱,銀行為了規避風險而不對中小微企業放貸。
(二)企業外部環境
1.缺乏專門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的中小銀行、社區銀行等金融機構。
2.資本市場直接融資門檻過高。我國的資本市場還處于發展階段,發行股票債券的中小微企業占比仍然偏低。
3.銀行貸款資源更傾向于大企業大客戶。中小微企業貸款有頻率高、期限短、貸款額度小等區別于大型企業的特點。這些特點與銀行復雜嚴格的貸款審批制度的矛盾也決定了中小微企業從銀行貸款難度大。
4.民間融資成本過高,且極不規范。目前我國民間融資需要負擔較高的利息費用,有時企業為了周轉不得不通過高利貸獲得資金,加大了企業的負擔,無疑是飲鴆止渴。同時有些民間借貸甚至涉及非法集資,存在較大的法律風險。
二、網絡借貸平臺的發展情況
P2P網絡借貸起源于英國,最早的P2P網絡借貸平臺zopa2005年在倫敦成立,2006年美國的prosper也正是上線,隨后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網貸平臺。2007年我國也成立了首家網貸平臺拍拍貸,隨后國內的網貸平臺也如雨后春筍般建立起來,目前我國規模較大的網貸平臺主要有拍拍貸、人人貸、紅嶺創投、陸金所等。據統計2014年4月份網貸平臺借款總數達到4.6萬人,并且仍在迅速增長。雖然各個平臺運營模式不盡相同,但都主要針對的是不被傳統金融機構接納的中低收入人群以及中小微企業,為他們提供了新的融資機會。
三、中小微企業借助網貸融資的現狀
不同的網貸平臺中,人均借款金額差別較大,小到2萬元,大到900萬元,但基本都是中小微企業以及個體戶融資,而大型企業通過網貸平臺融資的案例幾乎沒有。根據權威P2P網貸行業門戶網站網貸之家的數據統計,目前國內多數網貸平臺的借款都是以企業借款為主,主要用于經營與短期周轉,企業借款主要有以下特點:
1.借款人企業規模有近1/3的公司在10人以下,半數以上的企業人數在10~100人,多為非上市的私營或集體企業(包括個體戶、股份制有限公司),也就是小微企業,而有政府支持或銀行青睞的國企、央企、上市公司很少涉及網貸平臺。
2.企業借款用途以短期資金周轉為主,借款期限較短。目前部分網貸平臺的借款利率依然較高,盈利能力有限決定了中微企業無法承受長期借款。而期限較長的貸款主要通過利息較低的銀行獲得。因此網貸融資只能作為應急資金的補充。
3.借款人所在行業以零售、批發行業人數最多,這個行業的企業規模較小,多為個體戶,且需要的多為短期周轉資金,也缺乏足夠的抵押物和擔保,較難從銀行獲得貸款。
四、網絡借貸對于中小微企業融資的優勢
(一)融資效率高
相對于銀行復雜繁瑣的貸款申請手續,網貸平臺的效率要高得多。借款人只要上傳必要的個人資料信息,通過網貸平臺資料審核后獲得評級便可發布借款信息,投資人通過互聯網迅速獲取借款人和標的信息做出投資決策。網貸平臺精簡的評級授信過程保證了中小微企業能迅速融資,避免因為資金問題影響經營。
(二)減少信息不對稱
中小微企業很難獲得銀行貸款很大程度上是銀企之間的信息不對稱造成的。而網貸平臺通過審核企業上傳的資料信息、視頻認證、交易記錄等手段能有效減少借貸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基于互聯網技術在搜集、整理、處理海量信息方面的獨特優勢,網貸平臺通過大數據建立起來的信用數據分析能幫助投資人控制風險。
(三)符合中小微企業融資特點
中小微企業融資具有“短、小、頻、快”的特點,而網絡借貸恰恰滿足了企業這些貸款需求。網貸平臺中的借款期限通常是數月,有的甚至以天計算。而由于貸款多數沒有抵押,為了控制風險,借款金額普遍較小。網絡貸款的高效運作也使得企業能頻繁借款,并且快速獲得資金,解決企業燃眉之急。
五、中小微企業借助網貸融資的風險
盡管網絡借貸為中小微企業提供了新的融資機會,但由于網貸行業發展尚不成熟,各個網貸平臺運營模式各不相同,平臺質量良莠不齊,沒有統一的監管標準,這導致無論是投資者還是作為借款人的中小微企業都面臨著各種風險。
(一)網貸平臺的技術風險
安全問題一直是互聯網發展過程中需要面臨的重要問題。近年來黑客入侵、密碼被盜、信息泄露等事件頻繁發生。由于網貸平臺掌握了大量的私人信息、資金賬戶信息等重要涉密信息。一旦泄露可能會給用戶造成重大的經濟財產損失。
(二)企業自身的信用風險
目前網貸平臺沒有統一的征信系統。各個網貸平臺通過審核上傳借款人資料來完成評級授信過程,這樣雖然大大提高了效率,但同時也降低了評級的可靠性。企業為了迅速獲得貸款,通常會隱瞞對自己信息評級不利的信息,甚至偽造資料,提供虛假信息,誤導投資者。這樣必然使得逾期的風險提高,最終導致投資者對借款人的普遍不信任,中小微企業也會因此再次面臨融資困境。
(三)政府監管的政策風險
P2P網絡借貸在我國的發展雖有7年之久,但目前我國仍沒有明確該行業受那個部門監管,也沒有出臺相應的監管原則。最近,網貸平臺跑路的事件頻發,網絡借貸的監管再次被提上日程,并有可能今年內出臺相關政策,屆時網貸平臺將迎來新一輪的行業大洗牌,進入重新整合的階段。
六、結論及建議
網絡借貸作為一種新興融資方式,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我國中小微企業一直以來面臨的融資困境。然而由于其尚處于發展階段,經營模式還不成熟,借款人與投資者在享受便利與收益的同時還應加強對不同風險的防范。網貸平臺自身也應不斷提高風控能力,加強行業自律,建立良好的聲譽。相信隨著監管政策的出臺,以及征信系統的日趨完善,網貸行業將會健康發展,網絡借貸也將逐漸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惠及中小微企業的重要融資渠道。
參考文獻
[1]王家卓,徐紅偉.2013中國網絡借貸行業藍皮書[M].知識產權出版社,2014.
[2]闕方平,曾繁華.中小企業金融邊緣化與融資制度創新研究[M].中國金融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梅騰飛(1989-),男,漢族,湖北武漢人,福建師范大學2013級研究生,研究方向:數量經濟學;林峰潤(1991-),男,漢族,福建寧德人,福建師范大學2013級研究生,研究方向:數量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