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企業要求的不斷提升以及教育制度變革的需要,應對解決高校管理專業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大力推廣企業經營模擬演練在管理教學中的運用。它是培養應用型管理人才的有效途徑,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各種知識的能力的便捷渠道,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造性。
【關鍵詞】企業經營模擬 實踐性教學 教師角色
近年來,中國高校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多,大學生面臨嚴峻的就業形勢,甚至出現了“史上最難就業季”,更加突出了教育供需雙方的矛盾,畢業生的就業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和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對人才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也推動了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國家教育部也明確了普通高等院校中大部分將轉向職業教育,轉型的大學本科院校也將占高??倲档囊话胱笥?。這就要求未來對于高校人才的培養應強調滿足企業需求的前提下,要更加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育與應用相融合,使大學畢業生更能適應社會的要求。
一、高校管理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高校的管理專業設置中主要包括了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旅游管理以及行政管理等,都是實踐性極強的應用性學科,特別強調與企業運營實踐的結合。然而,在高校管理專業教學中還存在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一)課程設置缺乏系統性
課程的設置并未從滿足學生的需求出發,對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和能力缺乏一定的了解,僅從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出發,卻忽視了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課程設置缺乏系統性。從管理學科來看,各專業學科之間都有一定的交叉性和融合性,然而,各學科的理論教學卻缺少對學科知識的整合和協調,相對比較分散,使學生只能掌握零散的知識,而不能了解管理教學的全貌和真正的意義。
(二)理論教學未能充分聯系具體實際
目前有的高校管理學科設置主要集中在理論教學方面,僅僅強調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而忽略了對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的提高。
(三)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傳統的理論教學主要是以老師教授為主,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學習的目的就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獲得學分,使得學生怠于思考,所以學生的積極性很難被調動,也很難激發學生的參與性和創造性。另外,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很難做到學以致用,致使學習的效果不明顯,缺乏創造性。
二、企業經營模擬實踐教學的簡介
沙盤最早源自軍事戰地指揮的沙盤,即通過實物模型,了解戰爭時的戰場全貌。企業經營模擬演練是以一套沙盤教學用具為載體,再現企業經營中的現金流量、產品庫存、生產設備、人員實力、銀行借貸等企業運營指標。學員通過在實戰中扮演各種角色,連續從事幾年的企業經營活動,挑戰企業經營過程中各種問題,從而掌握企業戰略的制訂、企業經營考慮的因素、企業核心競爭力形成的過程等一系列問題。
企業經營模擬類課程最先出現在西方發達國家,歐美各大學的商學院、研究所或者管理顧問公司均經常采用,作為課程的輔助教學工具。很多學校甚至專開一門課來實地進行競賽。模擬實踐的內容涵蓋了企業戰略、生產、銷售、采購、財務、研發等管理部門,理論知識設涉及到經濟學、市場營銷學、財務管理、生產運作、戰略決策等。這種實踐性的教學方法通過模擬企業的實際運營,并針對由此可能衍生出來的相關問題找到合理的解決辦法,來訓練學生分析問題,處理團隊關系,以及制定決策的能力。使學生了解真實企業的運營過程,身臨其境地進行操作,真正感受一個企業經營者直面市場競爭的精彩與殘酷,承擔經營風險與責任,在實驗過程中體會領悟企業經營管理的關鍵感受團隊合作對企業管理的重要作用。同時增強了團隊精神,強化了專業知識的實用性,為學生走出校門成為一個真正企業管理者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三、企業經營模擬實踐教學的優點
企業經營模擬教學是以學生角色扮演,模擬真實的企業經營。通過學生扮演企業管理者的角色,在動態的競爭中運作企業,使學生充分理解各自獨立的決策與企業資源的關系。把參加訓練的學生分為五到八組,每組五到六人,每組代表一家虛擬公司。每個小組的成員分別擔任公司中的重要職位(首席執行官、財務總監、生產總監、市場總監、銷售總監等)。如同真實的企業,不同的職位對應不同的工作職責,各負其責,進行明確的分工,同時需要共同面對充滿競爭與挑戰的市場。市場中處處充滿風險,也必須要具備抗風險的能力。常說商場如戰場,想要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獲勝,就需要詳細了解競爭規則,對全年的企業運作進行全面而合理的規劃,整合企業的優勢資源,充分調動各位成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獲得競爭優勢。
企業經營模擬實踐教學教學方法致力于模擬企業經營所面對的宏觀環境、微觀環境、企業之間的互動與博弈、市場競爭與合作、實際決策方案的形成、乃至企業內部人際關系等方面的真實情景,偏重于學生對理論的領悟能力、對市場運行過程的駕馭能力與實踐能力的訓練。
四、企業經營模擬實踐在管理教學中的運用
(一)明確課程的培養目標
其一,使學生認清企業資源運營狀況,建立企業運營的戰略視角,了解企業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如何做到協同統一。其二,使學生了解整個公司的運作流程,提高全局和長遠策略意識,了解各部門決策對企業業績產生的影響。通過對企業整體戰略目標的設定,市場的分析判斷,從而制定出合理的生產計劃。另外,針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有側重地進行廣告的合理投入,獲得相應的市場訂單,最終實現企業經營的戰略目標。其三,使學生深刻體會到企業資源的有限性,以及市場、銷售、研發、生產等部門之間的緊密配合對企業的興衰舉足輕重,從而提升戰略性思考的能力,以及提高部門間溝通的技巧,從而激發學生的積極參與和團隊合作精神,與團隊成員共進退,榮辱與共。
(二)對任課教師具有較高的要求
與傳統上的知識傳授者身份不同,在實踐性教學中,教師主要體現了三種身份,即施教人、引導人、點撥人。其中教師作為施教人,必須針對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作為引導人,教師必須針對模擬演練的目的,引導學生學習相關的知識點;作為點撥人,教師必須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進行分析、總結后,使學生自己認識到問題并能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因此,對于企業經營模擬實踐課程的老師必須具有很高的綜合素質,要對財務會計、企業管理、生產管理、市場營銷、物流管理等等一些專業知識都很熟悉。另外,在課程進行過程中,教師還要通過觀察每個學員在模擬過程中的表現,引導學生總結出其參與企業經營模擬實踐成敗的經驗和教訓。每一輪經營模擬之后,老師要通過分析各公司當期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等對比各組財務狀況,盈利結果,以及市場占有率,投資規模等情況進行比較和重點講評,從而有利于下一輪企業運行的順利完成。
參考文獻
[1]陳冰.新型教學模式探討——企業經營模擬[J].財會月刊,2008-8.
[2]周萍華.會計學實踐教學的思考[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
[3]張煥勇,薛云建.工商管理專業經營模擬實訓教學的探索與研究[J].中外企業家(經濟綜合月刊),2010-8.
作者簡介:師艷紅(1977-),女,彝族,云南昆明人,任職于云南大學滇池學院,研究方向:管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