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莉
【摘要】本文闡釋了建筑企業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及計算公式,并探討在現值模式下不同折舊方法對企業所得稅的影響。以某一建筑企業擬購固定資產為例,通過計算,定量的分析了加速折舊法與直線法所計算的折舊對所得稅的影響,最終為建筑企業在選擇合理的折舊方法上提供可參考的建議。
【關鍵詞】加速折舊法 直線法 現值 可抵稅額
一、建筑企業固定資產折舊
固定資產折舊,是指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內,按照確定的方法對應計折舊額進行系統的分攤。建筑企業應當根據本企業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狀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和預計凈殘值。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通常固定資產折舊的方法分為兩類,一類是直線法,一類是加速折舊法。企業可采用的折舊方法一般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行駛里程法、加速折舊法等。加速折舊法包括余額遞減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率遞減法、年金法和償債基金法等。我國規定企業可選擇的折舊方法一般有四種,即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
二、建筑企業在現值模式下各折舊方法的計算及對所得稅的影響
由于固定資產折舊最終計入了企業成本,而企業應交所得稅是根據企業的利潤計算,所以每年的折舊額會對所得稅產生影響,即折舊作為成本可抵消掉一部分所得稅,具體來說,每年可抵消所得稅額=每年折舊額×所得稅率。
根據會計準則,計量模式可有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公允價值和現值。在會計核算時,根據需要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計量模式,如計算交易性金融資產價值時可采用公允價值,期末計算存貨是否發生減值時可采用可變現凈值。在本文中,因要比較不同折舊方法下計算的五年折舊額對所得稅的影響,需要將不同時點的折舊額放在同一時點上進行比較,所以采用現值模式,即將各年的折舊額對所得稅的影響進行折現再求和,具體來說,可抵消所得稅額現值之和=∑每年折舊額×所得稅率×現值系數。
以下就以一建筑企業固定資產折舊的案例對比幾種折舊方法對所得稅的影響。某建筑企業于2013年擬購進一項施工機械設備,該項固定資產原值500萬元,預計凈殘值20萬元,預計使用壽命5年,與稅法規定的折舊最低年限相同。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假定按年復利利率10%計算,經查復利現值系數表,第1年至第5年的現值系數分別為:0.909、0.826、0.751、0.683、0.621。
(一)年限平均法
三、對建筑企業使用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建議
通過對上述幾種折舊方法計算所得數據的整理,平均年限法可抵消所得稅額現值之和為90.96元,雙倍余額遞減法可抵消所得稅額現值之和為98.09元,年數總和法可抵消所得稅額現值之和為96.71元。經比較,平均年限法抵消所得稅最少,雙倍余額遞減法抵消所得稅最多,采用加速折舊法比直線法最多可以多抵稅(98.09-90.96)萬元=7.13萬元。從企業進行合理的稅收籌劃角度,建筑企業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進行固定資產折舊的計提對企業更為有利。
在實際工作中,建筑企業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將會計核算計提的折舊與稅法規定不一致的地方進行納稅調整,并據此選擇合理的折舊方法。如購置的機械設備在符合稅法規定可采用加速折舊法時,應合理進行稅收籌劃,選擇合適的折舊方法,為企業帶來最大的稅收上的優惠。
參考文獻
[1]楊淑芝.工程財務[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9.2.
[2]辛艷紅.施工企業會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8
[3]閻達五,于玉林.會計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5.
[4]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S].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