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高文 王桂云 邱素麗
【摘要】企業的發展的好壞,取決于管理的質量,管理質量的高低離不開財務管理,審計監督保證了財務管理的有效性。本文分析了財務管理和審計的區別和關聯度,提出了兩者銜接的方式,促進了企業財務管理、審計監督作用的發揮。
【關鍵詞】財務管理 審計監督 關聯度
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部分,在遵循國家法律、法規的前提下,依照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對企業的業務活動進行管理,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審計是按照獨立的審計原則,對企業的經營活動和財務管理進行的一種監督評價。
一、財務管理和審計的不同
(一)定義不同
財務管理針對的是企業的投資,籌資和資金運營等活動,進行詳細的規劃,制定合理的預算,采取一系列控制等手段,從財務的角度進行的綜合性管理。審計則是檢查企業的會計資料和其他相關的經濟合同是否真實、合規及有效。兩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共同為實現企業的最終目標服務。
(二)工作重心不同,工作程序不同
財務管理的重點是資金管理。涉及企業采購、生產、銷售、售后及其賬務處理等一切經營活動,注重資金管理,量化經營指標,為企業領導層提供經營決策服務。審計側重于企業經營活動的全過程,不僅是查錯糾弊,對企業經營活動的合法、合規進行監督,更注重于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貫徹執行,通過有效的審計程序,找出存在或潛在的問題,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并提出解決的方法,客觀的評價企業包括財務管理在內的一切經營活動。
(三)監督的內容不同,獨立性不一樣
財務管理方面的監督是指以價值為表現形式,對企業的一切經營活動進行管理和控制,是財務部門日常業務中的一部分,不具有獨立性。審計監督則是檢查企業的資金運營情況,根據財務部門的會計資料和其他部門的相關資料,形成審計意見,出具審計報告,以此來評價監督企業的經營活動。不管是外部審計還是內部審計,均獨立于企業的其他部門。所以說,財務管理是日常的財務監督,層次較低。審計針對的是企業的一切經濟活動,監督層次較高。
二、財務與審計的關聯度
(一)監督的內容都是企業的經營活動
財務的基本會計資料是企業的一切經營活動的載體,財務管理還要監督這些經濟業務是否真實、及時,是否合法、合規,是否符合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偏離了企業的預算、計劃和經營目標。審計是按照財務會計法的要求,對企業的資金運營進行審核,使其符合財務管理制度,對財務確認的業務進行再確認,是凌駕于財務監督之上的再監督。
(二)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
在財務管理的過程中,財務人員通過審核經濟活動產生的各種會計資料,發現管理中的缺陷,提出改進建議,從而改善企業的經營管理。審計通過規范的審計程序,從企業的會計賬簿中,找出企業管理層未曾發現的問題或潛在的風險,保證企業財務信息的真實可靠,從而提高經濟效益。
(三)過程都是針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
企業的財務管理的基礎是國家的法律法規。規范的內部控制制度,可以保證財務信息的真實完整,及時有效地反映企業的經濟活動,并且防止違規違法行為的產生,保證企業資金資產的完整安全。審計人員運用符合性測試程序,針對企業的各種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對財務管理的有效性進行評價。
三、財務和審計的銜接
財務和審計作為有效的監督管理工具,在企業經濟活動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強兩者之間的銜接尤其重要。
(一)提高對財務管理和審計的重視程度
一個企業的發展離不開財務,好的財務人員能夠充分運用其管理職能,再加上審計人員的監督檢查,才能保證企業健康良好的運轉。企業領導層應重視財務管理和審計工作,保證足夠的管理權限,做好其他部門的思想工作,支持財務和審計人員的工作,充分發揮其作用。
(二)財務管理人員要積極配合支持審計工作,強化審計功能
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根本,是審計的前提,會計資料是審計工作的基礎,審計離不開財務,財務管理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審計程序的繁簡。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同樣,審計反過來又能促進財務工作的開展。主觀上,審計的震懾性使得很多財務人員持排斥態度,不愿主動配合審計人員的工作,造成兩者之間關系的緊張,不利于審計工作的開展。企業領導層應創造有利條件,做好宣傳工作,搞好兩者之間的關系并使之相互配合,共同促進企業的發展。
(三)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提高其專業能力
財務人員應加強財經法規的培訓,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加強財務分析,注重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積極適應新形勢下財務管理的需求。審計人員也應注重理論學習,提高專業勝任能力,協助財務人員做好管理工作,更好的發揮審計的監督評價作用。
總之,一個企業的財務管理和審計工作銜接的好,企業財務風險就會越來越低,有利于企業實現其經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