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朗
【摘要】中國古典舞身韻是氣韻的完整體現。古箏這一個古老的民族樂器進入中國古典舞身韻課堂現場伴奏,它們的契合產生了很好的效果。古箏伴奏曲的選擇的途徑與應用。古箏與中國古典舞身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系。更多同行都來嘗試帶古箏進入中國古典舞身韻課堂,古色古香,古音古舞,耀我華夏。
【關鍵詞】中國古典舞身韻;古箏伴奏;古箏曲選擇;古箏曲應用
中國古典舞身韻,顧名思義身體的韻律,舞者身體的表現力。中國古典舞身韻訓練從氣息、神韻各個角度解決舞者的各部位細膩的肢體與情感表達,是更好完成舞蹈作品的有效的訓練工具。就像芭蕾舞者每天要扶著把桿擦地、蹲等訓練保持身體的肌肉能力一樣,而我們中國的古典舞身韻訓練更是中國舞者一生離不開的。在中國舞者的常規基礎訓練中日趨凸顯它的重要性。隨著中國古典舞身韻課程的不斷改革和創新,本人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摸索探究不斷嘗試著融入更多中國元素。從訓練組合的選擇編排到課堂服飾樣式的設計制作再到古箏伴奏進行著大膽的實驗,在實驗中得出許多好的結果。尤其古箏這件被稱之為“東方鋼琴”的古老民族樂器進入中國古典舞身韻課堂現場伴奏,可以說發揮出了無可替代的作用。
古箏這一古老民族樂器,常常在古色古香的茶樓供人品茶聽曲演奏,也在民族風濃郁的旅游景點流淌古箏曲的音符,更在大型演出中的民族樂隊中出現。古箏伴舞的演出形式也是時常出現的。唯有古箏進課堂作為教學現場伴奏還是鮮為人用的。我了解到古箏它具有非常豐富的演奏技巧,有傳統的勾托劈等,又有現代的指序輪指等,還有非常豐富的文化底蘊,這讓古箏藝術的魅力更加飽滿。而中國古典舞身韻有圓曲擰傾,閃轉騰挪,講究形神勁律的內在神韻。基于此,我思考把古箏運用在中國古典舞身韻的訓練體系中,讓兩個中國民族的元素來個完美的契合。
中國古典舞身韻“形神兼備,身心并用,內外統一”,是它的風貌及審美精髓。是中國古典舞身韻不可缺少的標志,是中國古典舞的靈魂。因此諸多因素形成了中國古典舞身韻動作的內在節奏,諸如剛柔相濟、動靜急緩、收放吞吐、抑揚頓挫、點線結合等,從而有了中國古典舞身韻特有的動律特點和節奏的韻律感。我們在中國古典舞身韻訓練中,長期地運用古箏伴奏與其他中國古典舞身韻使用鋼琴伴奏進行比較,同時與其他中國舞訓練課的鋼琴伴奏作對比,產生比對效果,從伴奏風格和節奏韻律上大相徑庭。鋼琴的西洋音樂作品節奏強弱有致、勻速規律更適合現代舞訓練和芭蕾舞訓練。而中國民族音樂表現為彈性節奏和點線結合。更有散板、自由段落,需要心理內在節奏的把握。身韻中很多細膩的呼吸和動作細節的處理,如抻—趕、滿—突轉,是鋼琴伴奏不能給予的。古箏的伴奏不僅能給予而且通過特有的演奏技法出現的音色效果,能使中國舞者對各種曲風的理解把握深度的處理中國音樂與深入訓練動作之間的感情關系,往往是舞者能在古典舞身韻上有更上一層樓的感覺。
中國古典舞身韻課中古箏伴奏曲目選擇的途徑和應用。一個是按照古箏曲古老的曲牌和古箏曲各流派中搜集曲目,一個是從其他民族樂器曲目和民間流傳甚廣的音樂中尋找合適的曲目,還有一個是中國風式的流行音樂中提取進行改寫創作。在篩選后形成一個大容量的教學曲庫。根據身韻訓練組合的初級中級高級來選取曲目進行對位應用。一般初級訓練組合,動作訓練相對單一簡單,選擇的曲目是中國風式的流行音樂朗朗上口好聽好記,對音樂的把握也更容易如王菲演唱的《又見炊煙》、梅艷芳演唱的《女人花》等適用于身韻中大、小三節訓練,輪指訓練,單一呼吸訓練。中級訓練組合,進入一些需要簡單步伐與身體配合的組合,音樂的要求相應要求更豐富些,有民間小調,熟悉的古箏古曲,推動組合動作的完整。如《二月里來》《映山紅》等適用于眼睛訓練和圓場、慢步的訓練。最后高級訓練組合,不僅訓練動作難度加大,曲目上更是節奏多變,古曲內涵深刻,要求學生的音樂素養和身韻一并提升。如《高山流水》適用于綜合訓練組合、人物形象刻畫訓練組合、不同情緒訓練組合,既要體現高級別訓練組合的訓練價值,又要很好地詮釋古曲本身的寓意。以穿手綜合訓練組合為例,我選擇的是音樂《中國功夫》。我編創的穿手綜合訓練組合是由地面的單一動作訓練過渡到第二部分的小快板,站立部分的簡單步伐與穿手配合的訓練。整個組合定位為中級程度還要偏高一些。那么音樂《中國功夫》本身就是第一部分是慢板適合基礎訓練,第二部分是快板,經過古箏的編寫變奏完全能烘托出穿手綜合訓練組合中前面剛柔相濟穿手慢穿直沖云霄,后面抑揚頓挫、鏗鏘有力快穿手點線及突發力慢收力的的氣質。穿手綜合訓練組合與音樂《中國功夫》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系,不分誰主誰輔,至此身韻中整個身體運行與古箏曲的因果關系更契合中國傳統的認知,也是我在不斷嘗試中希望尋找到的東西。
古箏進入中國古典舞身韻課堂現場伴奏,從形式上在現代人的角度來看是一種創新,在我覺得其實是一個輪回。曾幾何時我們先人不也以古琴古箏而習舞的嗎?這種伴奏的回歸總能讓我找到歸屬感,更重要的是讓更多的舞者在中國古典舞身韻訓練中找到歸屬感。因此古箏與中國古典舞身韻的結合不僅是一種形式感,而是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對舞者身心時時刻刻的滲入。在行此文的同時我希望更多的同行都來嘗試帶古箏進入中國古典舞身韻課堂,古色古香,古音古舞,耀我華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