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紅
【摘要】在多樣化的音樂活動中,既要以音樂旋律的熏陶促進幼兒心理健康,又要以音樂故事的熏染促進幼兒心理健康,再要以音樂游戲的熏浸促進幼兒心理健康。
【關鍵詞】音樂活動;幼兒心理健康;音樂旋律;音樂故事;音樂游戲
目前,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幼兒雖還不能用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感受、需要,能通過各種音樂活動真實地反映出來。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認為:“音樂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種抒發情感的活動,音樂是兒童生活中的靈魂。”在愛的基礎上,可以利用多形式音樂活動來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
一、音樂旋律熏陶,促進幼兒心理健康
音樂是一種心靈的洗禮,是情感情緒緩解的有力輔助者。音樂旋律的多變將帶給幼兒不同的感受,促動幼兒內心世界的健康發展。
比如:晨間進行體育鍛煉時,《運動員入場進行曲》剛一放,孩子們就在旋律的伴奏下,踏著有力的步伐,面帶微笑,神氣地走向操場,自信地做著各種動作,似乎自己就是一名小小運動員。當節奏明快的音樂響起,幼兒們好奇的神情油然而生,手舞足蹈地擺弄著,樂呵呵地做著韻律操。偶爾趁老師不注意,將自己想法悄悄地告訴小伙伴;偶爾拍拍推推同伴,顯示自己的好動與開朗;偶爾學著小伙伴做些小怪樣,搞笑一番。在輕松而愉悅的旋律中,幼兒們情不自禁地學習著、玩耍著、交流著,體現了幼兒淘氣而童真的一面。同時,流露出幼兒內心純潔的快樂。
再如:散步時,給孩子們播放輕音樂——鋼琴曲、兒童慢歌謠、古典樂曲等。幼兒邊走邊欣賞,似乎有一位旋律仙子在跟孩子們說悄悄話,告訴大家放松心情,熱愛大自然,熱愛周圍的朋友。幼兒們沐浴著陽光,排著隊伍,沉浸在舒適而安逸的音樂旋律中,內心好奇、好問、好探索的“小宇宙”被激發了。一會兒摸摸樹葉,一會兒聞聞花香,又一會兒看看果實。無聊而煩惱的心情被這些一音一景一物給消除了。大膽發表著自己的見解,“老師,為什么花會謝掉呢?”“為什么樹葉要落下不疼呢?”……多么有趣的問題呀!但是,教育契機卻油然而生哦!及時回答是與幼兒交流的良好方法,也是打開內心的良藥。于是,我將其認為的觀點溫柔地告訴了幼兒。“花分季節開,雖然謝了,但它不生氣,明年這時仍然大膽開放。”“大樹非常勇敢,遇到風雨雪不倒下。雖然葉子落下了,但第二年還會自信的長會新樹葉。”旋律啟發了幼兒求知的欲望,打開了他們懵懂的心智。
音樂旋律有愉悅與憂傷之別,但是有意的選擇、恰當的播放,將給孩子們的內心世界帶來無窮的力量,可能是情緒、情感、情意上的,也可能是知識上的,無論如何快樂的心靈由此開啟。
二、音樂故事熏染,促進幼兒心理健康
“音樂是啟迪和深化幼兒對美的感受能力。”(《綱要》)故事是幼兒永遠的精神支柱。當音樂與故事互相結合、互相滲透,在幼兒的內心中創設意境,將幼兒沉浸于知識的海洋里,探索著秘密,尋找著快樂。
比如:繪本故事《狐貍與松鼠》。開始時,老師講著畫面的情節,似乎非常枯燥而乏味。然而,當畫面配上《班德瑞——安妮的仙境》音樂出現時,那種意境、那種逼真的場景吸引了孩子們的眼球。老師邊講邊變化畫面──小溪的流水、清晨的寧靜、涼爽舒適的風吹拂著草地,音樂的旋律與畫面配合得恰到好處,讓幼兒內心感受到美的故事、美的景色、美的音樂。真是一種享受,一種美感的熏染,一種意境的體驗。狐貍本來想吃了松鼠,狐貍本來是一個反派角色,當音樂響起時,使狐貍顯得好孤獨、好寂寞。久而久之,從音樂與畫面中體會出松鼠是很快樂、善良的。沒有老師的講述,故事中的情感在音樂的襯托與感染下幼兒已經了解了。
再如:故事《大海啊大海》,選一曲優雅舒適的《班德瑞——雪的夢幻》配上海洋圖片,幼兒好奇地問:“老師,海是藍的嗎?海是灰色的嗎?大海在生氣呢?……”大家翻開畫面,以音樂作為輔助,進入故事的前段:在一個藍藍的大海邊住著一位漂亮的小姑娘,從小喜歡到海邊玩,然而……這時音樂以一種突發事件的恐怖旋律出現時,給故事情節增添了懸念,請幼兒猜想小姑娘會做什么?孩子們在緩慢而輕巧、跳躍的旋律中思考。……孩子思維多么活躍,想象力多少豐富。音樂打開了幼兒的話匣子,打開了幼兒的內心理解之門。
音樂獨特的旋律與風格,引發人不同的聯想和想象,在情感上產生了共鳴。音樂把聽者不自覺地帶入特定的故事意境之中,引人入勝。
三、音樂游戲熏浸,促進幼兒心理健康
前蘇聯的阿爾金說:“游戲是幼兒心理維生素。”幼兒游戲蘊藏著情感、認知發展價值和教育的契機。玩是幼兒天性,在“玩中學”更符合幼兒內心世界的發展。因此,添加音樂元素入游戲中進行整合熏浸,更能促動幼兒心理向健康、快樂邁進。
例如:音樂游戲《一只小豬和一百只狼》活動中,先猜一猜小豬的表情是怎么樣的,讓幼兒學一學。然后,設想大灰狼們想吃小豬的種種動作、神態、表情。一部分幼兒扮演角色,一部分幼兒樂器伴奏。在森林時,選用了鋼琴;在狼追趕小豬時,利用響板反復敲打,形成恐怖的旋律;一下子氣氛變緊張了。幼兒們害怕、著急、無奈等內心脆弱的一面,隨著音樂和角色扮演一起顯露出。當勝利屬于小豬時,大家歡聲笑語連連,掌聲響起。此過程,幼兒們體驗了其中小豬開心(大灰狼的開心)——小豬的傷心、緊張(大灰狼的得意、開心)——小豬的得意(大灰狼的失忘)情感。同時,也說明了音樂游戲的熏浸,開啟了幼兒內在的快樂世界。
音樂是情感啟迪、交流和表達的良好手段。多樣化的音樂活動,能幫助幼兒排解內心的憂郁,輸入快樂的種子,將靜態思緒轉為動態情感、無聲力量轉為有聲力量,從而有效促進幼兒的心理健康發展,使孩子茁壯而健康地成長。
參考文獻
[1]方文心.論幼兒心理健康與音樂教育[J].教育導刊,1998,(S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