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高職辦學實施過程中,實踐教學體系教學方案的制訂跳不出學科式教學的傳統模式,雖然進行了探索和改革,但其“三段式”痕跡還很明顯,其“模塊化”結構還不夠完善,還不能反映對行業或職業需求的定量性了解。為了突出能力培養,應采用按能力層次劃分層次,實施模塊化教學構建實踐教學體系。針對上述問題,我們根據自己的探索和實踐構建了以職業能力為目標的“層次+模塊”的新能源領域電氣自動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
【關鍵詞】電氣自動化;新能源;高職教育;教學計劃;實踐教學
高等職業教育是以就業為導向,以培養職業能力為中心,其核心是強調對成熟技術的應用,以技能操作為主要特征,實踐教學是高等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證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順利實施,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合格人才的必要保證。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與理論教學相互配合、相互依托,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和手段。
一、專業培養模式
電氣自動化專業面較寬,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其主要特點是強弱電結合、機電結合、軟硬件結合。新能源領域電氣自動化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在新能源領域中從事電氣工程及新能源發電技術有關的安裝調試、運行維護、檢測認證、輔助設計等第一線工作的高級技術技能人才。
本專業實施崗位引領、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以培養新能源產業中從事電氣自動化設備的安裝調試、運行維護、檢測認證、研發設計、管理銷售等第一線工作的高級技術技能人才為目標。
以中認南信檢測技術有限公司(中認南信實驗室)和中認新能源技術學院創新校企“互利共生”的產學研合作為平臺,融合雙方的人力、技術、設施、市場及業務等資源,實施“學習—工作”+“工作—學習”的工學交替,組建校企混編師資團隊,建成集檢測、教學、科研、培訓于一體的校企聯合實訓基地;逐步完善專業課程體系改革,進一步加強課程內涵建設,以做中學為主導改革教學方法,構建教、學、做一體的實踐教學基地;將素質教育特別是職業素質教育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
新能源電氣自動化專業培養的三個核心能力為:①傳統電氣設備安裝調試及改造能力:②現代工控設備為基礎的控制系統及供配電系統的運行維護及輔助設計能力;③新能源領域中的電氣設備檢測認證能力。
本專業大多數課程都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僅靠理論傳授是不夠的。根據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學生需通過大量的實踐活動,才能達到較寬口徑技能型工程技術人才的要求。
二、“任務體系”實踐教學體系框架
“以職業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崗位(群)、專業技術領域能力培養為切入點,積極推行以工作過程為導向構建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工作任務為載體的“任務體系”的實踐教學。把工學結合、校企合作作為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點。重視學生校內學習和實際工作的一致性。
具體說,就是將各個實踐教學環節(實驗、實習、實訓、課程設計、創新制作、社會實踐等)通過合理配置,構建成以技術應用能力培養為主體,按基本職業素質、基本技能訓練、專業技能和綜合技術應用能力層次,循序漸進地安排實踐教學內容,將實踐教學的目標和任務具體落實到各個實踐教學環節中,讓學生在實踐教學中掌握必備的技能和技術。
以職業崗位能力出發,從基本素質層次、基本技能層次、專業技能層次、綜合技能訓練層次“四層次”開展實踐教學,把職業崗位技能素養貫穿于整個實踐教學中。
1.基本素質層次
以提高學生人文素養、品德修養和綜合素質為主,培養學生團隊精神和創業意識,有軍事訓練、軍事理論、入學教育、大學生就業與創業指導、社團活動及社會實踐、技能競賽訓練與科技活動等。
2.專業基本技能訓練層次
目的是增強學生專業學習的信心,提高學習興趣,增加對理論教學的感性認識。同時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強化知識應用、技能訓練,以基本操作技能為主:如電氣技術基礎訓練、計算機操作技能訓練、電子操作技能訓練、電氣CAD制圖訓練、認知實習等。
3.專業核心技能訓練層次
學生學習了專業基礎技能后,針對企業崗位要求進行專業核心技能的學習,如電氣成套設備安裝訓練、PLC技術應用訓練、光伏電站運行維護訓練、工業組態技術訓練等,以吸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專業核心技能的能力。
4.專業綜合技能訓練層次
學生學習了專業核心技能后,主要是針對實際對象的小型自動化工程設計、安裝與調試。在專業技能訓練的基礎上,培養學生掌握對各單項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它是前兩個模塊技能的提升和綜合,有基于PLC、觸摸屏的自動化工程綜合實訓,逆變器檢測與認證綜合訓練,工業控制網絡綜合實訓,崗位職業資格培訓考證,頂崗實習等。通過這些模塊訓練提高學生職業能力和工程意識,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能力和創新能力,通過這層次模塊的訓練使部分學生達到高級維修電工的實踐水平。
三、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經過幾年的探索和實踐,在制定2013版本專業培養方案時,本著以培養具有綜合實踐動手能力、工程應用能力和創新意識的應用性人才為目標,堅持把理論知識傳授、實踐能力培養、綜合素質提高貫穿于整個實踐教學過程的教學理念,構建有利于培養學生具有較強實踐動手能力、工程應用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實踐教學體系。該方案確定了課內實驗——獨立實訓——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畢業實習的實踐能力培養架構。其中,實踐性教學環節的學時占總學時的50%以上。
1.實踐教學環節的構成
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是教學系統中既互相聯系、又相對獨立的兩個子系統。在人才培養中,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通過實踐教學,學生加深了對理論教學內容的理解,鞏固和固化了理論教學的內容,解決了課堂上的遺留問題,實踐教學是理論教學的延伸。
根據實踐教學環節的功能特點和實施要求,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將實踐教學環節分為實驗教學、實訓和實習三種不同類型,這三種不同類型的實踐環節也是相互關聯和相通的,各自在實踐教學中完成不同的任務。
實驗是課堂理論教學的輔助,通過實驗可加深學生對課程理論和知識點的理解。實驗地點為校內實驗室。
實訓是對學生包括單項能力和綜合技術應用能力進行的訓練(含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也包括職業崗位實踐訓練,是應用性實踐教學。通過各種實訓,使學生掌握從事專業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基本技術應用能力。實訓基地主要利用校內和校外實訓基地相結合的形式。
實習是專業教學階段性的認識性實踐教學,是理解專業知識、熟悉專業設備和基本掌握操作技能的必要實踐環節,同時可使學生了解本專業所對應的崗位、所從事工作的內容和對工作人員能力與素質的要求。實習地點主要為校外實習基地。
2.實驗室建設及實習基地建設
要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必須有良好的硬件設施和條件,這是形成工學專業教育應用型特色人才培養的物質基礎。加強實驗室建設和實訓基地建設是實踐教學體系中的一項重要任務。
(1)實驗室建設。擁有先進實驗設備和良好實驗環境的高水平的綜合實驗中心和實驗室對大學生實踐能力、工程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可優化實驗教學內容,充實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內容,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使之能夠對專業課程有更系統的認識,從而為日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學校要積極加強實驗室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提高實驗室利用率,以推動實驗室開放管理。
(2)實習基地建設。校內、外實習基地的建設,保證了本專業學生金工實習、認識實習、畢業實習及畢業設計等實踐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拓展了知識面,為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四、實踐教學體系的實施
實踐教學體系的實施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個部門相互配合、相互協調、合理運作,才能達到教學目的,實現教育目標。本專業實踐教學活動在學院監管下開展。實習實踐教學活動完成后,指導教師要完成學生成績評定、總結、教學檔案整理、歸檔。
1.新能源領域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實踐教學環節一覽表(如表1所示)
表1 新能源領域電氣自動化專業實踐教學環節一覽表
學期 實踐課程名稱 學時 實踐內容簡介
1 軍事訓練與軍事理論 136 軍事理論教育、作戰技能訓練,包括協同作戰能力、快速反應能力、后勤保障能力和野戰生存能力
1 信息處理基礎操作 60 OS、OFFICE辦公軟件、Internet、email
1 電氣技術基礎實驗 24 直流電路,電磁和電磁感應,單相正弦交流電路,三相正弦交流電路和電路的過渡過程
1 新能源概論實驗 15 光伏發電系統結構及組成
2 電氣系統裝配實訓 28 低壓電氣成套設備安裝調試技能
2 電子電路基礎實驗 30 模擬電子和數字電子電路基礎分析技能
2 電子電路設計實訓 28 Protel電子電路設計軟件使用技能
2 高級語言編程實驗 30 C語言程序設計基礎
3 微處理器開發基礎實驗 30 51系列單片機系統開發基礎技能
3 電氣CAD制圖實訓 28 AutoCAD電氣制圖軟件使用技能
3 PLC應用基礎實驗 30 PLC編程開發應用技能
3 電氣整機設備安裝實訓 28 電氣整機設備的系統集成、安裝調試技能
3 傳感與檢測系統實驗 15 信號的采集與處理技能
4 供配電系統實驗 15 供配電設備及基礎知識的應用技能
4 虛擬儀器基礎實驗 30 Labview軟件的使用技能
4 工業組態基礎實驗 30 工業組態基礎知識的應用技能
4 電氣系統運行維護實訓 28 光伏電站電氣系統的運行維護技能
4 工業控制系統綜合實訓 28 現代工業自動化系統的綜合設計技能
5 自動控制系統實驗 15 自控控制系統的模型及組成
5 電能質量標準與檢測實驗 30 電能質量相關標準的掌握及測試技能
5 逆變器檢測與認證綜合實訓 56 逆變器質量標準的掌握及檢測技能
2.校外實習實踐教學
(1)按本專業教學計劃申報實習實踐教學安排、時間及經費。本專業的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安排在第六學期進行。
(2)聯系實習基地,安排帶隊教師并進行學生實習動員、安全教育等。
(3)由帶隊教師與實習基地技術人員合作指導實習工作,學生分組由基地技術人員帶隊進行實習。
(4)實習實踐教學活動完成后,帶隊教師和技術人員需共同完成學生成績評定,并由教師完成實習總結、教學檔案整理、歸檔。
五、實踐教學體系保障措施
為切實保障和大幅度提高實踐教學質量,必須構建切實可行的實踐教學體系保障措施,制定實踐教學的整體質量標準及其反饋環節,并實時對實踐教學質量進行全面監控。
1.制度規范
構建實踐教學體系離不開實踐教學文件和管理制度的建設,為此,學校建立了一系列的實踐教學管理規定,如《頂崗實習管理辦法》、《校外實訓基地建設與管理規定》等。
2.質量標準
學校根據培養目標的要求,對主要實踐教學環節都制定了具體明確的教學大綱,嚴格管理,規范運行。
3.改革技能教學的考核方法,實行“雙證書”制
對技能教學或教學成果的檢驗,是構建技能教學體系的重要環節。其檢驗可分為二個層次。一是學校的檢驗。既考核理論知識的掌握,又考核職業技能、實踐能力的獲得和創新能力的初步形成情況;二是社會的檢驗。職業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得到行業、企業的評價。學生畢業前參加職業崗位資格證考試,并取得上崗資格證作為畢業的條件之一。這樣使學生在校期間就可以取得雙證書。一是畢業證,二是職業資格證書。這樣學生進入單位,基本上不需要適應期,便很快進入角色頂崗工作,同時這也體現了高職教育的職業針對性。
4.校企共建雙“師”結構的實踐教學團隊
專業教學團隊的建設基于高職的職業性、實踐性、開放性。按照“企業引進與自行培養相結合,專職與兼職互補”的思路,聘請企業一線技術人員加盟實踐教學隊伍,校企共建“雙師”結構的教學團隊。其中專業核心課、主干課程和學生頂崗實習指導均由企業中實踐經驗豐富的具有工程師以上職稱或具有從業資格的專業技術人員擔任。他們除了承擔對學生的授課任務外,還為專業教學改革和課程改革出謀劃策,使專業教學更加適合社會的需求。同時利用校企合作單位,鼓勵青年教師到企業進行實踐鍛煉,加強工程實踐能力訓練。
參考文獻
[1]陳曉軍.高職機械類實踐教學改革的探索[J].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
[2]來景輝.高職院校"五位一體"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職業教育研究,2010.
[3]應金萍.一體化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J].職教論壇,2005.
[4]鄧正華.淺談《塑料模設計及制造》課程中的實踐教學[J].中國科技信息,2010.
[5]黃光榮.對完善高職院校實踐教學體系的思[J].職業教育研究,2010.
作者簡介:徐開軍(1979—),男,碩士研究生,講師,主要研究方向:高職專業建設、電氣自動化、智能控制系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