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苗
【摘要】隨著群眾文化活動開展得越來越多,群眾的欣賞水平也越來越高。文章從小劇場演出和廣場演出兩個方面,對群眾文化活動的舞美設計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在專業舞美人員短缺、資金不足、場地受限的條件下,發揮舞美設計者的創造力,設計出雅俗共賞、美輪美奐的舞臺美術作品。
【關鍵詞】群眾文化活動;舞美設計;舞臺美術;小劇場
近年來,社會經濟快速穩定的發展帶動了人民生活質量的提升,在政府有關部門的引導下,在各基層組織的參與下,群眾文化活動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從最初零散的、自由的、小范圍的群眾娛樂,發展成大規模的、有組織、有主題的文化活動。隨著群眾文化活動開展得越來越多,群眾的欣賞水平也越來越高,不僅對演出的內容興趣濃厚,更對演出的環境和舞臺的絢麗有了更高的要求,這就給我們的舞美設計人員提出了一個新的課題,怎樣在專業舞美人員短缺、資金不足、場地受限的條件下,設計出雅俗共賞、美輪美奐的舞臺美術作品呢,這是值得我們專業舞美設計師思考和研究的。
縱觀群眾文化活動中各類形式的舞臺美術的設計呈現,可以看出由于諸多不利因素導致演出效果不甚理想,但在有限的條件下,發揮舞美設計者的創造力,多在藝術構思上下功夫,還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演出品質的。
按演出場所不同,我分為兩個部分來談:
一、小劇場演出
我們知,:真實性、特征性和時代性是美學的設計原則?,F代舞臺美術設計,簡稱舞美設計,它包含了所有美學設計的元素,是美學在舞臺上的綜合體現,不管是大舞臺還是小劇場的舞美設計都要遵循美學設計原則,任何脫離美學設計原則的設計都是經不起推敲的,小劇場的舞美設計更應當充分運用,起到以小見大的作用。
(一)真實性
真實性是客觀世界的真實存在,它表現在藝術上就不能簡單的照搬照抄,不能把生活中的真實場景復刻到舞臺上,因為舞臺是受各種因素局限的,這就要求我們的真實性要更集中地體現在某一處布景、某一組道具或是某一身服裝,讓觀眾感知這一場景既熟悉又美好,絕對不能胡編亂造,脫離生活真實地設計一些華而不實的布景、道具,使觀眾的思維瞬間跳出真實之外。
(二)特征性
特征性是在真實性的基礎上,把生活中的真實濃縮到設計元素里,可以是圖案、顏色、紋理等視覺元素,也可以是鐘聲、鳥鳴、環境、聲音等元素,通過運用寫意的手法,表現出某一特定的時間、地點和人物關系。
(三)時代性
哲學上說事物都是運動發展的,舞臺美術設計也要與時俱進?,F代科技已經滲透到舞臺布景、燈光、音響、道具、服裝等各個專業,脫離時代的設計是沒有生命力的,我們要為群眾帶來新時代的氣息,要充分利用科技帶給我們舞美設計者的便利。因地制宜地應用小劇場現有的先進設備,是我們設計者應具有的能力。
小劇場的舞臺面積較小,演出通道狹窄,不宜制作一些大型的、真實的幕布或是道具,在充分理解導演的總體構思和演出內容的情況下,根據整臺演出的主題,充分運用舞臺吊桿和燈光設備,用平面構成、立體構成和色彩構成等藝術手段進行設計,充分體現設計的特征性這一美學原則,多從小處著眼,以點帶面,相信會有獨具匠心的設計體驗。
二、廣場演出
隨著群眾參與熱情的提高,參與的人數越來越多,小劇場已經不能容納那么多的觀眾,這時廣場演出應運而起,各地有特色的廣場文化活動層出不窮,優秀的廣場舞美設計更為活動增色不少。
廣場舞美設計首先要考慮到選址,要以保持原生態環境為原則,充分考慮到演出會不會對周圍的環境造成損壞和污染,因勢利導地利用大自然賜予我們的優美景色,再加上我們恰到好處的修飾、烘托,把大自然當成舞臺演出的背景,讓人與自然和諧地融合在一起。在設計布景上不要過于高大,多應用一些通透的材料做布景,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街心廣場和商業廣場也是我們的選址對象,選擇這一類型的廣場,首先要考慮的是群眾的安全。由于這類廣場的人員較多,通道不是特別寬暢,尤其是有車輛停駐時,所以一定要保證人流的隨時疏通和現場秩序。選擇地勢較高的一邊作為舞臺,對演出的觀賞性較為有利,可以適當地在廣場周圍懸掛統一長度的條幅和大氣球,烘托出歡樂祥和的氣氛。要充分利用廣場周圍的景物,例如樹木、噴泉和雕塑等,用燈光巧妙地把景物染色,使舞臺和周圍景物融為一體,使廣場演出更具藝術性、表現性和觀賞性。
在廣場群眾文藝演出的舞美設計中普遍存在一些問題,就筆者所見,許多的舞臺背景設計得過于花哨,畫面過于飽滿,色彩過于鮮艷,這可能是一些設計者把舞臺背景設計與平面設計的概念相混淆,在有限的舞臺背景中想把整個演出內容都包含進去,用了許多圖片疊加、特效豐富的藝術字體和絢麗的花邊,殊不知這樣設計的主題并不突出。當舞臺的主體——表演者站在舞臺上時,會瞬間被各種圖案所包圍,被各種顏色所淹沒,成了多余的角色,沒有了表演空間,這樣就違背了舞美設計的重要原則,沒有把舞臺這一特定的表現形式考慮進去,失去了整體性。還有一些廣場文化活動在搭建的舞臺上習慣性地鋪設紅色地毯,認為這樣可以體現喜慶熱鬧的氣氛,的確,沒有表演者在舞臺上時,這樣的布局顯然是受人喜愛的,但是紅色是波長最大的顏色,表現極為跳躍,當表演者走上舞臺,燈光照射表演區,紅色地毯反射的紅色的光在表演者臉的下部形成紅色區域,這樣表演者臉的上部就會偏綠,這是由色彩的對比色原理所決定的(綠色是紅色的對比色),在攝影及攝像器材里的表現更加明顯,所以在文藝表演的導演或主辦方沒特別指定的情況下,一般我建議在搭建的舞臺上鋪設灰色的地毯,灰色是較容易調和的顏色,反射光不具備明顯的色彩,不會打破畫面的色彩平衡。
綜上所述,作為專業的舞美設計工作者,在群眾文化活動的舞美設計中,要克服資金不足、設備落后等客觀因素的制約,發揮主觀能動性,要把美學的設計原則充分體現出來。我們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把書本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設計實踐當中,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充分運用舞美設備和現代科技手段,大膽創新,勇于嘗試,把舞臺設計得更現代、更精美,為群眾文化活動的發展貢獻自己的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