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宛鳳
[摘要] 研究采用文獻分析的方法,就營改增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變化進行研究,旨在探索企業怎樣在營改增環境下實施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研究表明:企業只有盡快適應這種變化,提升財務人員的素質,才有可能切實地在這個改革中收獲更大的效益。
[關鍵詞] 營改增;財務管理;人員素質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4. 010
[中圖分類號]F2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 - 0194(2014)14- 0018- 02營改增最重要的現實意義,就是避免重復征稅所帶來的納稅人沉重負擔,以對貨物與勞務進行統一征收間接稅的方式,來取代原來的稅收制度。營改增的稅制越完善,納稅人的稅賦負擔就越輕,還有利于提升國家的稅務工作效率及合理性。對于企業來說,重復征稅的取消有助于他們降低成產成本,從而進一步節約資金,因此具有一舉數得的作用。
1 實施營改增的現實意義
現階段,營改增的實施對于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1.1 有利于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所謂企業價值最大化的基本思想是將企業長期穩定發展放在首位和強調在企業價值增長中滿足各方利益關系。通過企業財務上的合理經營,采用最優的財務政策,充分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和風險與報酬的關系,即保證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上,使企業總價值達到最大。在以往的征稅體制中,企業的營業額被全額征收稅款,忽視了企業為了生產而進行的資本投入,產生了重復征稅的問題,使納稅人的負擔加重。而在實施營改增之后,只是對資本的增值部分進行征稅,從而使企業重復納稅的現象得到消除,使企業節省了資金,有利于企業再生產的擴大化與創新資金的投入。
1.2 有利于促進出口企業的發展
營改增后,試點納稅人減稅面擴大,稅負普遍減輕。據相關部門統計,在2013年,營改增試點納稅人實現改征增值稅151.31億元,與按原營業稅方法計算的營業稅稅額相比,稅負減輕47.11億元,減稅幅度將近35%。與此同時,出口企業競爭力得到增強。營改增后,對試點企業提供的交通運輸、研發和設計服務實行零稅率,實現了與國際通行稅制的接軌,使國內服務業企業與國外企業處于更加平等的競爭地位,進一步增強了企業參與全球資源配置的能力,提升了服務出口企業的國際競爭力。2013年1-8月,僅深圳一市的出口免稅企業申報免稅銷售額就達72.18億元,按行業稅負率估算減免稅額約減免稅收1.57億元。
2 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
營改增不僅對企業的再生產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同時還推動了企業財務管理方式的重大變革。
2.1 改變企業傳統的發票管理模式
隨著我國稅務管理制度的日益完善,企業的任何資金流動都要有相應的票據進行證明,并以此作為企業財務管理與依法納稅的憑證。因此,企業一定要注重對發票的管理。在實施營改增稅制之后,企業所使用的發票與傳統發票有了很大的不同,企業也必須積極主動地去進行調整,以便能夠盡快地適應這種改變。
2.2 改變企業傳統會計核算方式
營改增在增稅內容方面的一個重大變革,就是要求企業對其所經營的業務按規定進行區分,不然就依據最高稅率進行征收。這對于我國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來說是一項巨大的挑戰。企業要想實現繳納稅款的科學性,就一定會對所經營的業務進行細致的劃分,這使得會計核算的難度大大增加。
3營改增背景下企業調整財務管理工作的建議
鑒于上文提出關于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帶來的影響,筆者經過深入的研究與實地考察,提出以下幾條發展性的建議。
3.1 針對企業實際設計與使用增值稅發票
在現實生活中,各行各業的企業都擁有自己與眾不同的特點,就算是服務性企業與制造型企業的分類也很難體現他們在經營方面的特點,但是現階段我國對于各種行業使用的增值稅發票卻是一致的,這已經明顯不適合現代社會的發展需求,以物流企業與房地產企業為例,前者開具的發票不僅金額小而且數量極大,頻率高;后者的發票則通常是十萬乃至百萬的金額,但是出具發票的時間通常具有一定的間隔,如果他們使用同一種類型的發票,不僅會給稅務機構的發票征管工作帶來不便,企業在使用過程中常常出現問題。因此,企業可以通過行業聯合會同稅務部門協商,爭取為企業設計發行符合其自身狀況的增值稅發票,從而實現企業發票管理與稅務機關工作快捷性的“雙豐收”。
3.2 提升財務人員的素質
為了更好地適應營改增之后企業采取管理面臨的新環境與新要求財務人員要養成“終身學習”的良好風氣,對于培養企業的財務管理效率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首先財務人員要有快速學習的能力,現在正處于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需要不斷地更新知識。在實際工作中,因為不同的職業判斷和選擇,會給財務信息造成不同的質量差異。這就需要財務人員依靠自己的積極性,通過不斷地學習來提高專業素質,財務人員應具備相應的財務知識體系,要熟悉會計準則、財務制度、會計制度等財務規范性、法律性的知識。要具有處理業務的創新能力,這也是財務人員與社會大環境相適應的必備條件。
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淘汰速度加快,學習不再是人生某一階段受一次性教育就一勞永逸的事情。終身學習成為社會和公民的共同目標,也是財務人員必須堅持的,只有這樣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適應工作的需要。如果不繼續汲取新知識,則在學校所學的知識很快會過時,或者知識根本就不夠用。終身學習的確有實質上的必要性,要想適應未來的財務工作,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是不可缺少的。由于財務工作繁瑣,業務性強,需要有較高的業務技術水平,才能做好日常核算工作,財務人員在知識結構、業務水平、綜合能力等方面要得到進一步提高,達到這個目標,最有效的途徑是通過后續教育。管理部門可出臺一些激勵措施,大力支持財務人員通過各種形式自學。
4結束語
總而言之,實施營改增稅制改革之后,企業既享受到了經濟上的實惠,也承受著傳統財務管理方式變革帶來的陣痛。企業一定要盡快通過自己的努力來適應這種變化,提升自己財務管理工作的效率,才能進一步促進企業的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孫艷.淺析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J].財經界,2013(6):154-155.
[2]黃潔.營改增政策對于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J].中國外資,2013(11):200-202.
[3]馮揚清.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探析[J].經營管理者,2013(24):198.
[4]鄭楨.營業稅改增值稅對現代服務業的影響分析[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