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煥珍
[摘要] 視同銷售是指在會計上不作為銷售核算,而在稅收上作為銷售,確認收入計繳稅金的商品或勞務的轉移行為。會計與稅法對此問題的處理存在一定差異,正確處理這些差異對于計算企業的利潤與應納稅額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視同銷售;會計準則;增值稅;所得稅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4. 011
[中圖分類號]F2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 - 0194(2014)14- 0019- 02企業經常會以存貨用于對外投資、發放職工股利、在建工程、捐贈等,這些業務不完全符合會計準則對收入的確認標準,會計上不做收入處理,但按照稅法要求應當予以納稅,稅法把這些活動統稱為視同銷售。在實務中,對視同銷售如何進行處理存在爭議,同時隨著近年來會計準則與稅法的某些調整,二者的差異有所減少。本文以存貨用于在建工程、對外投資、職工個人福利為例,對此問題進行了分析。
1會計準則與稅法對視同銷售規定的差異比較
將現行會計準則與所得稅、增值稅的規定比較,可以發現:①會計準則對收入的確認條件更為嚴格,強調只有在相關的經濟利益必須很可能流入企業的情況下才能確認為收入,而稅法并無此要求。這意味著如果企業將自產或外購的貨物用于在建工程、捐贈等,由于沒有經濟利益的流入,會計上不確認收入,但稅法卻要求納稅,從而產生會計與稅法的差異。②會計與稅法在對某些視同銷售業務的規定已經趨同,稅會處理差異完全消失。如企業將自產產品用于對外投資或用于發放職工福利,會計與稅法均要做確認收入和繳納所得稅、增值稅處理。③增值稅與企業所得稅對視同銷售的處理也存在差異。例如,由于現行企業所得稅法采用法人所得稅模式,對于貨物在統一法人實體內部之間的轉移,不再作為視同銷售處理,這意味著企業如果以自產產品用于建造不動產,由于該產品并未流出企業,而只是改變了存在的形態,無需繳納所得稅,但已經從生產環節進入使用環節,需要繳納增值稅。
2以存貨用于在建工程的稅會處理差異分析
(1)企業將自產的存貨用于建造不動產,并無經濟利益流入,不符合收入確認原則,會計上不做收入處理,由于存貨所有權未發生轉移,企業也無需繳納所得稅。但為平衡自產產品與外購商品的稅負,如果該存貨為自產產品,需要計算增值稅的銷項稅額,如果該存貨為外購存貨,需要將該存貨已經抵扣的進項稅額做轉出處理。
例如,某企業將自產水泥10噸(成本每噸200元,市價每噸380元)用于建造本企業倉庫。
借:在建工程2 646
貸:庫存商品 2 0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646
某企業將外購的鋼材10噸(購入價格每噸5 000元)用于建造本企業倉庫。
借:在建工程 58 500
貸:原材料 50 0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8 500
(2)企業將自產的存貨用于建造動產,會計上不做收入處理,無需繳納所得稅和增值稅。
例如,某企業將自產鋼材2噸(成本每噸3 500元,市價每噸5 000元)用于安裝某大型設備。
借:在建工程7 000貸:庫存商品 7 000
某企業將外購的鋼材2噸(購入價格每噸5 000元)用于建造本企業倉庫。
借:在建工程10 000 貸:原材料 10 000
3以存貨用于對外投資的稅會處理差異分析
根據投資雙方在投資之前與之后的關系,會計準則把投資分為通過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與通過非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通過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又分為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與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
(1)通過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如果投資方以存貨進行投資,會計上不做收入處理,而是按照其賬面價值結轉成本,但要繳納增值稅和所得稅。
例如:甲、乙公司為同一企業集團下屬的子公司,后甲公司以6 000萬元和一批自產的貨物(成本1 000萬元,市價2 000萬元)對乙公司投資,獲得其51%的股權,乙公司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為20 000萬元,公允價值為30 000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 10 200
貸:銀行存款 6 000庫存商品 1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340資本公積 2 860
期末在填報增值稅和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時,調增視同銷售收入2 000萬元,調增視同銷售成本1 000萬元。
(2)通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和非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如果投資方以存貨進行投資,二者才處理相同:會計上要按照公允價值確認收入,同時按照賬面價值結轉成本,繳納增值稅和所得稅。
例如:甲、乙公司原為獨立企業,后甲公司以6 000萬元和一批自產的貨物(成本1 000萬元,市價2 000萬元)對乙公司投資,獲得其51%的股權,乙公司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為20 000萬元,公允價值為30 000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 8 340
貸:銀行存款 6 000主營業務收入 2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340
甲、乙公司原為獨立企業,后甲公司以2 000萬元和一批自產的貨物(成本500萬元,市價1 000萬元)對乙公司投資,獲得其20%的股權,乙公司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為10 000萬元,公允價值為20 000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 3 170
貸:銀行存款 2 000主營業務收入1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70
4將存貨用于職工個人福利
將存貨用于職工個人福利,要根據存貨的來源與購入目的進行不同的處理:
(1)如果企業為發放個人福利購入存貨,在購入時要按照含增值稅價格計入該存貨的入賬成本,待實際發放時按照成本價轉入相關成本費用科目。為購買該支付的增值稅不得計入進項稅額,在發放該存貨時要按照市場價值確認視同銷售收入和成本(由于收入和成本都是按照公允價值確認,因此應納稅所得額最終為0)。
例如,某食品廠為發放職工福利購入一批花生油,取得增值稅發票注明價格為10萬,增值稅為1.3萬,后將其全部發放職工。
借:庫存商品 11.3貸:銀行存款11.3
借:應付職工薪酬 11.3貸:庫存商品 11.3
期末在填報增值稅和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時,調增視同銷售收入10萬元,調增視同銷售成本10萬元。
(2)如果企業為生產產品購入存貨,后將存貨用于發放個人福利,在購入時要按照不含增值稅價格計入該存貨的入賬成本并抵扣增值稅,待實際發放時按照再做進項稅額轉出處理。在發放該存貨時也要按照市場價值確認視同銷售收入和成本。
某食品廠為生產面包購入一批花生油,取得增值稅發票注明價格為10萬,增值稅為1.3萬,后將作為福利全部發放職工。
借:庫存商品 1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3
貸:銀行存款11.3
借:應付職工薪酬 11.3貸:庫存商品 1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1.3
期末在填報增值稅和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時,調增視同銷售收入10萬元,調增視同銷售成本10萬元。
(3)如果企業將自制存貨用于發放職工福利,應按市場價值確認收入、結轉成本,計算交納增值稅和所得稅。
某企業將自產的食品用于發放職工福利,該批產品的成本為10萬元,市場價格為20萬元。
借:應付職工薪酬 23.4 貸:主營業務收入 2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4
借:主營業務成本 10 貸:庫存商品 10
主要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S]. 2006.
[2]蘇強.企業視同銷售業務的財稅處理差異及納稅調整辨析[J].財會月刊:會計,2008(10).
[3]駱國城.企業存貨視同銷售會計處理分析[J].財會通訊:綜合版,2012(8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