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會權
[摘要] 本文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概述入手,闡述了高校離退休人員的需求構成分析,并分析了馬斯洛層次理論在高校離退休人員中的運用。
[關鍵詞]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高校離退休人員;退休人員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4. 084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 - 0194(2014)14- 0135- 021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概述
著名的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于1943年以人本主義思想為基礎,在《人類動機理論》中提出,按照人需求可劃分為5個層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實現的需求。
2高校離退休人員的需求構成分析
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由于個體的生理、心理、社會經濟特征以及所處的時代背景不同, 高校離退休人員5種需求的具體表現形態以及滿足狀況打上了個人及社會烙印。
2.1 生理需求
生理需求是人類對衣食住行等的要求,是推動人們行動最首要的動力。就離退休人員而言,其主要靠退休工資、積蓄、子女資助及社會救濟等方面的保障。隨著我國社會養老保險體系的發展,為離退休人員的生理需要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除極個別離退休人員因為其他原因得不到有效保障外,應該說,高校離退休人員在生理需求上總體上是可以得到滿足的。
2.2 安全需求
主要包括生理和心理上的安全需求。隨著經濟的發展及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人均壽命較之以前有大幅提高。然而壽命延長,并非指的是身心都健康的延長。生理上,隨著年紀的增長,反應遲鈍、行動不便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加之相當一部分離退休人員的子女都不在身邊,高校離退休人員空巢老人增多,其生理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心理方面,由于大部分離退休人員退出工作崗位后,忙碌一輩子卻忽然“清閑”下來使得心理上很難適應,另外,部分退休人員會由于多病,產生緊張、焦慮情緒,使得其心理安全得不到滿足。
2.3 歸屬和愛的需要
馬斯洛認為,每個人都渴望在集體中有屬于自己的位置,渴望給予別人愛并接受他人的愛。高校離退休人員從原先有歸屬感的學校進入到相對封閉的家庭中,他們更加渴望與家人保持異常深厚的關系。然而如前所述,隨著經濟的發展及子女由于學習、婚姻等不在身邊,空巢現象越來越普遍。缺少了子女陪伴,離退休人員在精神上普遍感到缺乏寄托和慰藉,他們大多出現前所未有的孤單、冷清,無助及思念等情感。
2.4 尊重的需要
就離退休人員而言,尊重的需要體現在自尊及受人尊重。離退休人員由于身體衰老,記憶減退,這些都會挫傷他們的自尊心,相當一部分離退休人感覺“老不中用”,認為自己已經沒有任何價值感了。與年輕人相比較,他們需要尊重的需求更加強烈。另外,相對而言,高校離退休人員文化水平普遍較高,他們的自尊心在離退休后更加敏感,渴望得到校方的持續尊重。
2.5 自我實現的需求
自我實現,指的是使自己成為獨特個體、實現自我價值的人。高校離退休人員非常關注關心學校的發展,樂于表達自己的見解,也樂于為學校發展獻言獻策。在離開工作單位后,他們會困惑,自己是否還有自我實現的價值。很多高校離退休人員退休后,感覺是退出了歷史舞臺,也覺得衰老得特別快。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學校忽視了他們自我實現需求的原因所致的。
3馬斯洛層次理論在高校離退休管理人員中的運用
從人本主義心理學研究高校離退休人員的需求,有針對性地了解離退休人員有哪些需求,哪些需求尚未得到滿足,如何解決其需求,這對于高校在管理離退休人員,無疑具有積極意義,同時對于創建和諧社會也有貢獻。
3.1 全心全意服務老同志,最大限度滿足其生存及安全的需要
一方面,大部分離退休同志衣食住行等基本不存在難處,但學校仍不能忽視個別老同志的需求,將生活關心和待遇落到實處。另一方面,對于他們生理安全方面,學校應從制度上、資金上予以保障,讓體檢制度化,針對年齡及發病特點,學校離退處可以在高血壓、腫瘤、老年癡呆等老年高發病上增加檢查項目,確保體檢質量。心理安全上,學校應拓展渠道,豐富離退休人員精神文化生活。比如鼓勵離退休人員上老年大學并給與報銷學費,根據老同志需要,訂閱報刊雜志,滿足其了解國家方針政策、健康養生的需求,組織集體旅游,讓其在欣賞美景中,提供了老朋友敘舊溝通的計劃。
3.2 細致入微關心離退休老同志,滿足其受尊重及歸屬感的需求
離退休人員從單位離開,容易覺得缺乏歸屬感。離退休工作務必從小處、細處著手。一方面,建立詢問關懷機制,生病住院必訪、有難必訪、傷亡必訪等。重陽節等傳統尊老節日,可以邀請離退休人員聚餐敘舊、購買禮物心意卡等,定期看望年滿 80周歲的老同志,帶去學校對他們的美好祝愿。另一方面,加強黨建工作,完善理論學習、民主生活會等制度,調動離退休黨員的積極性。把離退休黨支部建成團結群眾的核心、聯系群眾的橋梁、增強歸屬感的紐帶。
3.3 充分挖掘老同志潛能,創造其實現“自我價值實現”的機會
如前所述,相當一部分離退休人員教育科研功底扎實,精力充沛,他們大多覺悟高、關心學校教育事業的發展,也希望老有所為,學校在開展離退休管理工作時,可以鼓勵這些樂于發揮余熱的老同志繼續為校服務,依靠他們退休不褪色,離崗不離隊,繼續為高校的改革發展獻計獻策。比如聘請他們到教學質控部做教學質量監督專家,聽年輕教師的課程并給出指導建議等。這樣不僅使離退休人員感覺自我價值得到實現,同時一定程度上也解決了高校人才緊缺的矛盾。
高校離退休人員的管理,不僅僅關系到離退休人員的晚年幸福生活,對于高校的穩定、和諧發展也同樣息息相關。因此,學校必須從人本主義思想出發,了解并最大限度滿足他們的需求,為構建和諧校園、和諧社會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