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剛
[摘要] 在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推動下,中國與俄羅斯和中亞五國的貿易與投資活動更為頻繁,經濟基礎制度——會計準則協調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本文為中俄與中國—中亞會計準則協調次序和機制提出建議。
[關鍵詞] 會計準則;協調;機制;建議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3. 007
[中圖分類號]F2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 - 0194(2014)13- 0012- 02
會計準則的地區性可能引起不同地區的規范和秩序之間的沖突,并往往成為人們跨地區和跨國界經濟交流的障礙。而會計準則國際趨同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和融入全球化的必然選擇。制定全球統一的高質量會計準則不僅會對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產生影響,而且還會對全球社會經濟發展的進程產生影響,甚至對人類社會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3年9月7日在哈薩克斯坦的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時提出:“為了使歐亞各國經濟聯系更加緊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發展空間更加廣闊,我們可以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 目前,中國已成為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的第一大貿易伙伴,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的第二大貿易伙伴。此外,中國還是烏茲別克斯坦的第一大投資來源國,土庫曼斯坦最大的天然氣合作伙伴。跨國投資與貿易活動需要微觀基礎制度的完善,其中包括會計準則的協調。
在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推動下,中國和中亞的經濟和貿易往來未來會加速發展,會計準則協調會促進雙方在會計準則的交流與以后的會計準則和審計準則等效方面開展合作,為雙邊企業降低交易成本,以此擴大中國與中亞的經貿交流。
中亞五國以前一直采用和俄羅斯一致的會計制度,俄羅斯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也對中亞五國會計制度產生深刻影響,中亞五國的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趨同是必然的路徑。所以要了解中亞五國的會計準則制定與實施離不開對俄羅斯會計準則的研究。另外的主要原因是政治方面的,俄羅斯總統普京直接指出了中俄在原蘇聯空間——中亞地區的商業利益并不總是一致。俄羅斯精英與學者對中國的發展也存在很大的疑慮,他們視中亞等國家為自己的后院,不愿意中國進入這個空間。所以要想實現建立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目標,一定要對俄羅斯足夠重視和加強與其溝通,所以在中俄政府之間先開展會計交流與協調,具有多方面的優點。經濟全球化促進了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我國于2001年加入WTO,2006年2月15日頒布了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基本趨同的新企業會計準則,標志著我國會計準則體系的初步形成。2011年底,俄羅斯加入WTO后,政府立刻頒布了與國際會計準則全面趨同的國內會計準則。與會計基礎發達的歐盟相比,俄羅斯的會計基礎要薄弱一些。Preobragenskaya and McGee(2004)分析了俄羅斯執行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的問題。他們指出原有的會計系統(俄羅斯會計準則,RAS)已經在俄羅斯使用了30年之久。RAS注重形式(主要為稅務服務),而IFRS注重原則和實質。俄羅斯政府頒布了與IFRS趨同的會計準則,但是也保留了不少的俄羅斯國家特色,主要目的還是遵守WTO的統一規則和保護俄羅斯國內經濟利益的平衡。不過,俄羅斯在會計準則國際化過程中,相對于中國會計準則改革,選擇了比較激進的方式。相比中國目前的市場化制度背景,法律環境,會計人員素質,資本市場規模等,俄羅斯在這些基礎制度方面都是處于劣勢,尤其它以前的會計制度與國際會計準則區別較大,它在做出政策選擇時,考慮到較多的短期效益。
會計制度的交流和協調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建立的基礎,“絲綢之路經濟帶”將使中國與中亞各國在本地區方興未艾的經濟合作基礎上,建立起擁有30多億人口的區域合作空間,降低相關各國在技術、資本和人員流通方面的成本,提高地區整體參與經濟全球化的競爭力。會計準則作為界定產權、維護國家利益的重要手段,無疑將會在各國進一步發展投資和貿易、解決貿易摩擦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比如歐盟采用國際會計準則的決議要求,從2005年起,歐盟所有的上市公司、銀行和保險公司,必須按照國際會計準則編制合并財務報表。這涉及7000多家上市公司,目的在于協調財務報告信息,以確保公司財務報告具有較高的可比性和透明度,從而保證了歐盟內部資本市場功能的有效發揮,進一步促進歐盟經濟的發展。所以,會計準則協調一致有利于建立長期的高效的區域經貿合作,而且隨著經濟活動的深化,會計準則愈發凸顯關鍵作用。
2012年,我國財政部會計司就會計交流和協調機制與俄羅斯財政部門準備在莫斯科進行商議,但最后因故未能成行。此外,目前我國與中亞五國的會計交流依舊是空白。但是,隨著各國之間經濟貿易和直接投資的不斷增多,“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各國會計協調工作將會加快。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實現“絲綢之路經濟帶”各國會計制度的協調?首先,應加強各國之間多層次的交流。“絲綢之路經濟帶”各國通過官方的政府職能部門或者民間的會計團體等組織相互了解各國之間的會計制度以及會計系統的差異,以增強各國之間的了解。其次,可以組織官方會談,簽訂各個層面的協議。通過各國之間的相互交流,尋找出相對有利于各國利益的會計協調機制與方案,然后以書面的形式達成一致協議。最后,政府給予充分的財政支持,加大對有利于會計制度協調的組織或政府部門的資金支持,以便更好地促進各國會計制度的協調,例如中國財政部對俄羅斯與中亞會計研究的立項資助,不過還需要加強這方面的支持力度,從而能夠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會計準則建設提供理論依據。要完全落實上述措施,我們可以看到新疆有地緣優勢,新疆科研學者與中亞五國有著良好的學術交流(和中亞國家互派高級訪問學者),語言能力和會計專業水平有足夠的支撐,所以在以后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會計交流和協調中,新疆高校會計專業教師與科研機構人員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主要參考文獻
[1]劉浩,孫錚.會計準則的產生與制定權歸屬的經濟學解釋[J]. 會計研究,2005(12):3-8.
[2]平來祿,劉峰,雷科羅.后安然時代的會計準則:原則導向還是規則導向[J]. 會計研究,2003(5):11-15.
[3]孫錚,劉浩.中國會計改革新形勢下的準則理論實證研究及其展望[J]. 會計研究,2006(9):15-22.
[4]Asami Y.The Changes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Structural Reform in Japanese Companies[J]. Public Policy Review,2006,2(1): 233-282.
[5]Ball R, A Robin and J S Wu.Incentives versus Standards: Properties of Accounting Income in Four East Asian Countrie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3,36(1-3).
[6]Ball R, S P Kothari and A Robin.The Effect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al Factors on Properties of Accounting Earning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0,29(1):1-51.
[7]Ball R. Making Accounting more International: Why,How, and How Far Will it Go?[J]. 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1995,8(3):19-29.
[8]Bartov E,S Goldberg and M Kim.Comparative Value Relevance among German, U S and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A German Stock Market Perspective[R]. Working Paper, New York University,2004.
[9]Bradshaw M T and G S Miller.Will Harmonizing Accounting Standards Really Harmonize Accounting? Evidence from Non-U S Firms Adopting US GAAP[R]. Working Paper, Harvard Business School,2005.
[10]邢廣程.俄羅斯在審視中國的發展[J].世界知識,2013(24):19-21.
[11]Preobragenskaya G G and R W McGee.Converting the Accounting System of a Transition Economy: A Case Study of Russi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Auditing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2004(4): 448-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