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樹生
[摘要]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建筑施工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獲得建筑工程項目,建筑施工企業競相壓價,惡性競爭。在此背景下,進行合理的稅務籌劃對于建筑施工企業降低成本、增加利潤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分析了建筑施工企業進行納稅籌劃的必要性,主要介紹了建筑施工企業的特點,以及對于固定資產、工資薪金、業務招待費、借款費用的所得稅納稅籌劃,希望對建筑施工企業有所裨益。
[關鍵詞] 建筑;施工;企業;納稅;籌劃;方法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3. 009
[中圖分類號] F27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 - 0194(2014)13- 0015- 02
1納稅籌劃的含義
納稅籌劃是指納稅人依據現行法律規定,在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對于企業的各項經營活動進行安排,在不妨礙正常經營活動的情況下,實現稅負最小化和企業利潤最大化的目的。
從納稅籌劃的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出納稅籌劃具有事前籌劃的特點。在進行納稅籌劃的時候,必須以現有的法律法規為前提,做到與現行的稅收法規不沖突。納稅人可以根據稅收法律法規的框架,調整納稅人自身的經濟活動,獲得最大的經濟利益。
2建筑施工企業進行納稅籌劃的必要性
企業所得稅是在企業利潤總額的基礎上繳納的,不能稅前抵扣。在企業的各項稅收中,企業所得稅占的比重較大,因此,建筑施工企業進行納稅籌劃有著重要的意義。企業的經營活動是否穩定,能否適當控制風險,特別是涉稅風險,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尤為重要。
受物價起伏波動、勞動力價格上漲等因素的影響,許多建筑施工企業的生產成本大幅增加,利潤減少,甚至虧損。因此,為了減少建筑施工企業的稅收成本,增加建筑施工企業資金的流動性,提高建筑施工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建筑施工企業亟需進行納稅籌劃。
3建筑施工企業的特點分析
3.1 固定資產占資產總額的比例較大
建筑施工企業的工程項目一般比較復雜,工程量較大,工程投入的固定資產不僅種類繁多,而且價值很高,涉及的固定資產按類別分主要有房屋及建筑物、機械設備、辦公設備、運輸設備等,其總額一般會占所有資產總額的1/3以上。企業擁有如此大額的固定資產,每年產生的折舊費用也必然很多,而折舊有抵稅作用,所以對于一個建筑施工企業來說,為了獲得固定資產折舊的抵稅效應,必須對固定資產的折舊費用進行籌劃。
3.2 勞務成本較高
建筑施工企業承包大量工程項目,以提供勞務為主,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因此其勞務成本的支出也較高。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勞動力價格上漲較快,建筑施工企業需要支付的勞務成本主要是指為直接從事建筑施工工程的生產工人支付的各項費用,包括工資薪金、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職工福利費以及企業應承擔的各種社會保險費用等。因此,建筑施工企業需要通過稅收籌劃降低所需要支付的勞務成本,增加利潤。
3.3 業務招待費數額較大
建筑施工企業的業務招待費是指企業在其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與經營活動有關的宴請費、差旅費等各種費用。建筑施工企業在招投標過程中需要開展一些業務往來活動,在施工過程中受建設方的資金到位情況、合同變更等情況的約束,要與建設方加強聯絡,工程結束后還要接受建設主管部門、建委、質監、安監等部門的檢查,再加上當前經濟形勢下建筑施工行業的競爭比較激烈,所以其業務招待費的數額也比較大。
3.4 借款費用較多
建筑施工企業在中標后需要大量的資金來確保工程施工,建筑施工企業需要從各種渠道借款,會產生高額的借款費用。借款費用,是指企業因借款而發生的利息、折價或者溢價的攤銷和輔助費用,以及因外幣借款而發生的匯兌差額。它不僅包括通常所說的利息費用、輔助費用,還包括折價或者溢價的攤銷及外幣借款的匯兌差額,反映的是企業借入資金所付出的代價。
4建筑施工企業進行納稅籌劃的方法
企業進行納稅籌劃的方法有多種,關鍵是根據本企業特點選取正確的納稅籌劃方法。下文將根據建筑施工企業的特點,論述納稅籌劃方法。
4.1 固定資產的籌劃
固定資產折舊是繳納所得稅前準予扣除的項目,在收入既定的情況下,折舊額越大,應納稅所得額就越少。因此,對于固定資產的籌劃主要是從固定資產的折舊籌劃入手。對折舊的籌劃包括3方面內容:折舊方法的選擇、折舊年限的確定和凈殘值的估計。
4.1.1 折舊方法的選擇
我國稅法規定:企業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一般為直線法。對于由于技術進步、產品更新換代較快和常年處于強震動、高腐蝕狀態的固定資產,確需加速折舊的,可以縮短折舊年限或采取加速折舊的方法。常用的加速折舊的方法有兩種: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
固定資產的價值一旦確定,其在可使用年限內的折舊總額就是一個固定的數,不會因為折舊方法而改變。但是采用不同的折舊方法會影響企業每年的應納所得稅額。對于企業來說,采用加速折舊法進行納稅籌劃會對其利潤總額產生影響,使本期少繳納所得稅,獲得了資金的時間價值。經過長期測算實踐可以得出結論,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能使本期計提的折舊額高于采用年數總和法計提的折舊額,從而使當期的應納稅所得額較低,應納所得稅較少。
4.1.2 折舊年限的確定
稅法對于各類固定資產都規定了最低折舊年限。對于其新購置的固定資產,最低折舊年限不得低于稅法規定的折舊年限的 60%;若購置的為已使用過的固定資產,其最低折舊年限不得低于稅法規定的最低折舊年限減去已使用年限后剩余年限的 60%。縮短折舊年限可以使企業總的折舊額增加,所以相應各個會計年度的折舊額也相應增加,從而減少本期應納所得稅。
在符合加速折舊條件時,建筑施工企業在確定固定資產使用年限時盡量采用較低年限,這樣企業可以及時將多提的折舊費用計入成本,減少當期應納稅所得額。
4.1.3 固定資產凈殘值的估計
稅法規定: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變更。凈殘值的估計影響著企業當期的折舊額,凈殘值在計算折舊時作為減項,所以凈殘值越小,本期折舊計提的越多,從而本期繳納的所得稅就越少。因此,企業在估計凈殘值時,應盡量估計得較低,以便使企業本期的折舊額相對多一些,從而使企業在當期少繳納所得稅。一般情況下,建筑施工企業固定資產報廢后都會有凈殘值,所以要合理估計固定資產凈殘值。
4.2 工資薪金及三項經費的籌劃
稅法規定: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準予據實扣除。企業發生的職工福利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的 14% 的部分準予扣除;企業撥繳的工會經費,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的 2% 的部分準予扣除;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的 2.5% 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結轉以后納稅年度扣除。
所以,建筑施工企業應合理加大所得稅前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及各項保險金的列支金額,避免將政策中規定的一些不應在三項經費中列支的項目也在其中列支。通過在所得稅前最大限額扣除工資薪金及三項經費,使得企業當期的應納稅所得額減少,從而減少應繳納的所得稅。
4.3 業務招待費的籌劃
新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 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 5‰。建筑施工企業對其業務招待費進行籌劃時,要充分注意這兩個方面的限制,既要充分使用業務招待費的限額,又要最大可能地減少納稅調整事項,盡量減少本期應繳納的所得稅。
4.4 借款費用的籌劃
新所得稅法規定:①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合理的不需要資本化的借款費用,準予扣除;②企業為購置、建造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經過 12 個月以上的建造才能達到預定可銷售狀態的存貨發生借款的,在有關資產購置和建造期間發生的合理的借款費用,應予以資本化,作為資本性支出計入有關資產的成本;有關資產交付使用發生的借款利息,可在發生當期扣除。
由于資本化的借款費用必須要與有關資產分期扣除,而費用化的借款費用可以當期扣除,所以對于建筑施工企業,其發生的借款費用最好都在工程項目完工后確認為財務費用,這樣就可以直接全部在稅前扣除,減少本期應納稅所得額。
5結論
企業不能避免納稅,但是可以通過納稅籌劃來合理節稅,節約企業成本,擴大利潤空間。企業在進行納稅籌劃時,應在稅收法律法規允許的前提下,從整體利益考慮納稅籌劃的必要性,將納稅籌劃貫穿于整個生產經營過程中,從而不斷規范企業自身的行為,使納稅籌劃合理合法。
本文主要從建筑施工企業的現狀出發,分析其固定資產、工資薪金、業務招待費、借款費用等方面的特點,對其納稅籌劃方法進行了論述和分析。
主要參考文獻
[1]程靜茹,馬旭萍,李文寧.新所得稅法下建筑施工企業的納稅籌劃[J].交通財會,2010(8).
[2]翟繼光,張曉冬.新稅法下企業納稅籌劃 [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8.
[3]劉敬黨,陶立君.淺談建筑安裝企業的稅收籌劃 [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13):902.
[4]劉國華.關于新所得稅法下企業稅收籌劃的研究 [J].經濟研究導刊,2008(5):22-23.
[5]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稅法[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