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啟耀
摘 要 “中國夢”有著豐富的歷史涵蓋、時代特征和思想內容,需要全面加深理解。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文章對“中國夢”的要義和內涵進行了淺思考認為:“中國夢”是個體與集體的高度統一、是歷史與現實的一脈相傳、是中國與世界的融會貫通。
關鍵詞 中國夢 要義 思考
中圖分類號:G71文獻標識碼:A
近讀幾篇關于“中國夢”的文章,感悟很深,受益匪淺。對“中國夢”的要義和內涵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談及“中國夢”的問題,引起學術界的討論和研究。同時,也成了老百姓茶余飯后的熱門話題。人們都在談論中國夢,都在思考中國夢與自己的關系,自己為實現中國夢應盡的責任。筆者在認同中國夢,感受中國夢的同時認為,作為“夢之隊”的一員,還要踐行中國夢,為中國夢“圓夢”效力。下面就中國夢的要義進行粗率探討。
1“中國夢”是個體與集體的高度統一
說起中國夢一般有兩種理解:一種是指許多中國人的個人夢,比如想要實現個人地位、財富、名譽和人生價值等,另一種是指中華名族夢,即復興夢、強國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每個中國人的夢”、“中國夢的本質是國家富強、名族振興、人民幸福”。這個夢想把國家的追求、名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為一體,體現了中華名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表達了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景。
中國夢作為一種產生于客觀現實的主觀意識,不管從整體角度審視下的國家對于所處歷史坐標的科學判斷下的戰略思想,還是個體維度上的個人基于社會大背景而進行自主自覺的自我憧憬和設想,中國夢都是個人與名族對于美好生活狀態的期盼和展望,都是基于現實狀態下對于個人與國家命運的深切關注,都是在肯定當下的前提下對于個人與國家未來理想發展狀態的孜孜追求。中國夢的實現,不是成就哪一個人、哪一部分人,而將造福全體人民。中國夢的最大特點,就是把國家、名族和個人作為一個命運共同體,把國家利益、名族利益和每個人的具體利益緊緊聯系在一起,體現了中華名族固有的“家國天下”的情懷。“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薄昂甏髷⑹隆钡膰覊粢彩恰熬唧w而微”的個人夢。個人也只有把自己的前途命運與國家名族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才能實現追求幸福生活的個人夢想。
“國家好,名族好,大家才會好。”當今時代是放飛夢想的時代,“中國夢”的提出,可謂恰逢其時。通過“中國夢”把十三億個鮮活生動的個人夢,百川歸海匯成中國夢。中國夢的廣闊舞臺,為個人夢想提供了蓬勃生長的空間,每個人向著夢想不斷努力,又都是實現偉大中國夢的重要力量。只要每個人都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名族的偉大夢想之中,敢于有夢、勇于追夢、勤于圓夢,就會匯聚成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力量。
2“中國夢”是歷史與現實的一脈相傳
我國是一個擁有十三億人口、具有五千多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作為文明古國,中華民族為人類文明做出過偉大貢獻。據有關學者測算,直到十八世紀末期,中國的經濟規模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相當于上個世紀末期美國經濟總量在世界經濟總量中的比重。但近代以來,在西方堅船利炮的侵略下,中華民族遭受了深重苦難、付出了重大犧牲,輝煌不再,尊嚴難立。但是,中華兒女從不屈服,不斷奮起抗爭。為了民族復興,幾代人魂牽夢縈,開始了百年“中國夢”的辛苦求索、艱難追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痹谧穳舻恼鞒躺?,中國夢從辛亥革命開始實現了“三級跳”:孫中山提出“振興中華”并領導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使災難深重的中華民族“醒來了”;新中國成立,毛澤東莊嚴宣告“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鄧小平領導改革開放,使中國人民“富起來了”。經過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的艱辛探索,目前處在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第四跳”階段,即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使國家“強大起來”。習近平總書記在闡述“中國夢”時對此進行了重申。第一個是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二個是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兩個百年的奮斗目標,具體勾勒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宏偉藍圖,成為實現“中國夢”的里程碑式的標志。中國夢首先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增強綜合實力和國際分量。從黨的十二大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到現在,三十多年的成功實踐讓國人對這條道路充滿自信。連續三十余年的經濟高速增長、世界第二的經濟總量、十三億人口的總體小康、在全球性金融危機中一枝獨秀的表現、在一系列大事難事喜事方面的作為等等,充分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巨大優越性。特別是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三位一體”的確立,我們在未來發展的征程上將越來越自覺、越來越自信。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可以說,“中國夢”聯結了過去與現在,貫穿于歷史與未來,它的提出進一步反映了近代以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民的美好夙愿,表明了我們黨對近代以來中國革命、建設所蘊含的價值取向的堅守,同時進一步強化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直恪守的發展道路和奮斗目標。這一重要戰略思想,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對歷史和現實的深刻把握以及高度的歷史擔當和使命追求,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全體人民的莊嚴承諾,是黨和國家面向未來的政治宣言,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注入了新內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下轉第127頁)(上接第125頁)
3“中國夢”是中國與世界的融會貫通
中國夢不僅在國內引發強烈共鳴,而且在國際社會產生強烈反響。當今時代,任何國家都與世界緊密相聯、密不可分,追求自身發展必然要以促進世界和平穩定、合作共贏為外部條件?!爸袊鴫簟?,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世界和中國都需要“中國夢”?!爸袊膲粝?,不僅關乎中國的命運,也關系世界的命運”。中國好,世界會更好;世界好,中國同樣會更好。中國夢是把我國人民根本利益與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結合起來,把發展自己與促進人類文明崇高事業統一起來,為人類文明不斷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對人類有所貢獻是“中國夢”的要義和內涵。即使在不發達的社會發展階段,中華民族也沒有忘卻對世界做出貢獻的責任。1956年,毛澤東說:“辛亥革命,到今年,不過四十五年,中國的面目完全變了。再過四十五年,就是二千零一年,也就是進到二十一世紀的時候,中國的面目更要大變。中國將變為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工業國。中國應當這樣。因為中國是一個具有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土地和六萬萬人口的國家,中國應當對人類有較大的貢獻。而這種貢獻,在過去一個長時間內,則是太少了。這使我們感到慚愧?!睂θ祟愖龀鲐暙I的思想意識,一直激勵著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群眾不懈奮斗,鄧小平把這種思想設計為三步走的現代化發展戰略。1985年,他說:“現在人民說中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我對一些外賓說,這只是小變化。翻兩番,達到小康水平,可以說是中變化。到下世紀中葉,能夠接近世界發達國家的水平,那才是大變化。到那時,社會主義中國的分量和作用就不同了,我們就可以對人類有較大的貢獻?!钡搅?987年,鄧小平又強調,到21世紀中葉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為人類做更多的事情,“我們就是有這么一個雄心壯志”。鄧小平把中華民族為人類做貢獻的價值理想與中國現代化建設的發展戰略緊密聯系在一起,融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正是這種理想追求,激勵中國人民逐步走向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強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中國夢”,接續了毛澤東、鄧小平強調的中華民族要為人類做較大的貢獻的思想。所以,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對“中國夢”都不應該僅僅理解為中國自身利益的實現和中國的強大崛起,而忽略了中華民族要對人類有所貢獻、已經對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正在為人類做著巨大貢獻和未來將為人類做出更大貢獻的深刻內涵。我們要通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讓一個能彰顯五千年悠久文明、能把自己的價值觀與世界共享、能用自己的軟實力促進世界共榮共進的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國夢不僅造福中國人民,而且造福各國人民?!案F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這是中華民族始終崇尚的品德和胸懷。隨著國力不斷增強,中國將進一步發揮負責任大國的作用,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承擔更多國際責任和義務,為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更多貢獻。這也正是“中國夢”的要義和內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