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俞辰
摘 要 隨著經濟的發達,人們對物質層面的要求越來越高,從而在中國的大城市中有大量的人會選擇買私家車。而且私家車的價格也不像從前那樣不被工薪階層接受,更加親民的價格使得私家車在大城市中相當普及。正因為此,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其中能源消耗與環境污染是最嚴重的問題。因此,市場上出現了大量的新能源汽車來逐步取代傳統的汽車。在所有的新能源汽車中,特斯拉無疑是最引人矚目的一個品牌,他開創了純電動車的新篇章。
關鍵詞 特斯拉 汽車行業 純電動車 新能源 技術創新
中圖分類號:F276.6 文獻標識碼:A
1特斯拉電動車的新穎性
1.1技術創新
在特斯拉誕生之前,汽車行業已經出現了大量品牌的純電動車與油電混合動力車。對于新能源汽車而言,日本的技術是全球領先的,甚至遠遠超越美國與德國,尤其是日本的豐田汽車更是全球技術最成熟的新能源汽車制造商。日本之所以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可以奪冠,是和日本的國情息息相關的。日本是一個資源極其匱乏的島國,因此相比于德國與美國而言,新能源開發更為重要,一味靠進口能源來維持生計,并非長久之計,會受到其他能源供應國的牽制,而且不可再生能源的費用只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不斷上漲,高昂的能源價格勢必會拖累國內生產制造業的發展,從而影響國內經濟的提升。
雖然豐田的新能源汽車技術領先全球,但是豐田新能源汽車的設計概念與傳統汽車相差無幾,整個汽車要靠上千個零部件來構成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而特斯拉在這一點做出了令世人震驚的技術創新。整輛汽車打破了傳統汽車的設計理念,只有三大部分來構成:有7000節松下5號電池構成的可充電式電池,車身與底座。特斯拉的這一設計非常符合喬布斯對產品的設計理念——簡約即是美。其中,最令人驚訝的無疑是由7000松下5號電池構成的可充電式電池的創新。
1.2 100%的專利技術公開
對于技術行業領域,專利技術是非常重要的,德國的名牌汽車寶馬、奔馳與奧迪都非常重視他們的技術,只向公眾透露很小一部分的專利技術,大部分核心技術被他們掌握保密。這是高新技術行業的共性,是一個普遍的規律。然而,特斯拉汽車完全顛覆了人們的想象,他們向人們100%公開了所有的專利技術。這項壯舉在汽車行業領域中是前所未有的。然而,這恰恰是特斯拉最為明智的選擇。首先,特斯拉本身的技術就不是非常的特殊,其總共申請了200多項專利,卻有100多項只是外觀設計專利,剩余的100項專利又有很多重復交叉的地方,特斯拉純電動車唯一的核心技術無非是對電池控制熱量的技術。因此,特斯拉公開所有的專利并不會使其他汽車制造商帶來過多的利益。其次,此前豐田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領頭羊,而特斯拉以其極為簡約的設計而瞬間受到了市場的格外關注,受到了不少專業人士的看好,所以他們將所有的專利技術公開,是想借此機會樹立起行業的新標準,即新能源汽車設計的新理念,從而徹底摧毀他的競爭對手——以豐田為代表的日系新能源汽車。第三,特斯拉公開了自己所有的技術專利后,這就代表了特斯拉是全球唯一一家公開所有專利技術的汽車制造商。這樣一來,一方面充分展示了他們對自己技術的充分信心,同時也使消費者能夠完全明白弄懂他們制造的車,使消費者能更放心地購買特斯拉的純電動車。
2特斯拉純電動車對于汽車及其相關行業的影響
2.1特斯拉對于汽車行業的影響
隨著人類社會經濟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家庭具備了購買私家車的能力,尤其是我國的中大型城市,正因為私家車的急劇上升從而出現了許多棘手的交通擁堵難題以及環境污染困境。尤其是能源危機刻不容緩,傳統汽車的動力需要靠汽油來供給,汽油的原材料即為石油,而石油是非常寶貴的不可再生資源。隨著人類社會工業文明的不斷崛起,地球上的石油資源正急劇減少,因此新能源的研發與使用成為了擺在全世界人類面前刻不容緩的問題。
相比于目前傳統的新能源汽車而言,特斯拉是相當特殊創新的,它的結構簡約得令人震驚,傳統的汽車要用上千個零部件來組裝完成,故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而特斯拉只有三個組成部分:電池,車身與車底座。這樣簡約的設計方式無疑給傳統汽車制造商帶來了致命的打擊。傳統的汽車制造需要經過非常多的工序,正因為如此,制造商必定需要招大量的工人,并購買高昂的制造設備,投入巨大的成本制造相應的車間。而特斯拉大大簡化了汽車制造的工序,降低了巨額的成本費用。一旦由特斯拉引領了純電動車領域的潮流,那么大批的老牌汽車制造商將受到巨大的利益沖擊。正因為如此,眾多汽車制造商極力排斥特斯拉,想把它徹底消失,特斯拉也由此帶來了眾多的競爭者。
2.2特斯拉對于汽車相關行業的影響
特斯拉的誕生不但影響到了傳統汽車制造商的利益,而牽涉到了與汽車行業有關行業的巨大利益。傳統的汽車都要使用石油燃料,促使了石油行業的巨大利潤,尤其是我國的石油行業更是處于行業的壟斷地位。一旦特斯拉普及,那么就意味著石油將退出為汽車供應燃料的歷史舞臺,無疑會給石油行業帶來巨創,這使得石油行業也將會成為特斯拉純電動車的反對者。因此,特斯拉將中國作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市場,其任重道遠,還有很長的一段道路要走,但無疑其已經開創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偉大突破。
參考文獻
[1] 張志勇.特斯拉沖擊波[J]. 新產經,2013(07).
[2] 特斯拉汽車革命:用微型攝像頭取代后視鏡[J].微電腦世界,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