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 郭廣楠 張欣
摘 要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單片機課程為代表的高新技術課程給專業教師的教學構成巨大的挑戰。在從多的教學模式中,筆者采用項目化教學,將單片機原有學科知識體系進行了“有機分割和重組”,提高了學生綜合應用單片機技術的能力。
關鍵詞 項目化教學 單片機 任務實施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1項目化教學的特點
單片機課程是軟硬件知識結合的課程。傳統教學法是將理論知識和實際應用割裂只按照相應的知識點來實施教學。雖然保留了知識的整體性,但缺少重點知識與實際應用之間的有效銜接,缺乏理論與實際緊密聯系的效果。這樣的教學導致教學內容抽象,學生難以掌握的實際情況。而項目教學法是一種全面的培養學生專業能力的教學方式。這里“項目”就是關鍵,教師先要研究教材,分析出教材的編寫規律,首先將教材的內容進行必要的“分割”,提取所需要的項目任務,盡量做到難易適中,以適應學生的學習承受能力。其次,將這些“分割”的內容進行有機的組合突出教學內容的層次性和科學性,保證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利于學生快速、準確地掌握新知識。另外,在項目的編排上,前面的項目為后面的項目做好鋪墊工作,或者并列平行的項目做到先易后難。在單片機的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打破原有教材內容的講授順序把教材內容分為八個項目。設計流水燈項目、設計表決器項目、設計計算器項目、設計電子時鐘項目、設計汽車轉彎燈模擬實驗項目、設計智能交通燈項目、設計電子琴模擬器項目以及設計直流電動機驅動實驗項目。每個項目都涉及到單片機課程的相關軟件和硬件知識。如設計電子時鐘的項目,它包含單片機顯示硬件電路與定時器軟件編程方法。通過一個項目,將兩個知識點有機結合。通過實驗實現,使學生通過項目學到重要知識。在確定好“項目”這個基本點后,項目化教學中實踐是根本。要求學生自己動手實踐,在實踐中體驗。實踐不僅指動手操作、社會調查、查閱資料等活動,而且指學生通過自己提出問題和研究問題體驗知識的發生和發展過程,最后解決問題。具體來說,以小組合作討論為主要活動形式,小組合作解決問題是項目化教學的一個重要特征。在教學中,學生圍繞問題進行小組合作討論。首先,可以激活學生先前的知識儲備,在原有知識背景與當前問題之間生成更多的聯系;全體成員按照分工相對獨立地開展工作,同時又要與其他成員保持聯系,通過交流和協商,共同完成小組的項目任務。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交流協作能力。項目化教學表現在改變了傳統的三個中心。由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由以課本為中心轉變為以“項目”為中心,由以課堂為中心轉變為以實際經驗為中心。所以,在運用項目教學法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學生是認知的主體、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
2項目化教學的要求和注意點
采用項目化教學方式,對授課教師的要求很高。教師既要了解實際工作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又要以學生能接受的方式來組織教學,通常至少要有在企業中從事兩年以上的工作經驗,因此要加強雙師型隊伍建設,這就要求授課教師到用人單位的具體崗位上進行調研、鍛煉,才能在教學中有的放矢,才能實現真實的模擬企業工作流程,讓同學進入此環境進行崗位能力的培養和職業素質。實訓環節中的項目化教學要求配備相應計算機等設備,使其具有—個縮微的模擬企業真實開發環境,保證學生在這個環境里能夠充分的感受企業的開發氛圍,立足自己的崗位和職責,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以能更快的適應將來的技術能力的要求和工作環境。
在頻繁運用項目化教學的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項目的選取必須針對當前就業市場對人才的規格要求。項目是決定項目化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項目的選取不但要依據課程的教學內容、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能力水平,更要針對就業市場對人才的規格要求。(2)要高度重視項目開發小組的組建工作。項目開發小組是教師實施項目化教學的平臺,一個好的開發小組能讓全體成員積極性和創造性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同時能極大地減輕教師指導學生方面的負擔。做好小組成員的搭配和項目經理人選的物色工作,使小組成員之間能融洽相處,互相幫助,合作學習,共同進步。(3)項目化教學中“任務實施”要求學生按照實施步驟動手實踐,在完成任務后,教師和學生共同探索實施任務過程中普遍的問題,并對本次任務進行階段性小結。
3小結
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的教學方式越來越不能適應多變的生產生活實際,項目化課程教學模式越來越被廣泛的運用,這種模式能夠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自主創新能力,獨立解決問題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在教學中根據單片機的生產實際,以社會現實生產工作場景的重現的形式進行對學生的培養,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自己參與合作,自己對自己,對同伴進行評價。項目化教學在教學實踐中,如果能夠爭取到企業的配合,能夠更好的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俗話說:“學有法,教無法”。只要我們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 度,在尊重科學知識,勇于實踐的基礎上,創新教法,改革教學模式,就能夠有效地服務于學生,服務于教育,服務于社會。
參考文獻
[1] 呂福松.“研究傳統”:教育學理論之理性反思[J].江西社會科學,2002(z2).
[2] 吳莉.應用統計中的相關分析在教育測量中的應用[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51).
[3] 吳言.項目教學法[J].中國職業教育,2007.
[4] 許峰.課堂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改革與實踐-基于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J].遼寧高職學報,2010(1):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