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俞辰
摘 要 李嘉誠曾經連續15年蟬聯華人首富,進入世界富豪榜的前十名,是一名偉大的香港商業巨頭。在2013年,李嘉誠的舉動再次轟動了整個亞洲,甚至吸引到了全世界企業家的目光,他拋售了其在香港與內地的樓盤與廣場,還有零售業百佳,總共賣出410億港幣,他開始不斷地向英國進行龐大的投資,引起了眾多媒體人的關注。李嘉誠往往采取保守的投資戰略,他一生從不弄險,步步為營,腳踏實體地經營著每個商業規劃。但是,李嘉誠的這次投資戰略卻引起了人們的眾議,對其投資的想法說法不一。
關鍵詞 投資戰略 地產業 零售業 市場壟斷 回報率
中圖分類號:F2 文獻標識碼:A
1李嘉誠拋售地產的原因分析
1.1尚且被眾人看好的中國地產市場
無論是香港,還是內地的上海與廣州,房價在近幾年都逐年飆升。由于通貨膨脹的原因,房價上漲是必然的趨勢,即使國家在不斷地限制房價上漲的速度,但是收效都不盡人意。中國內地富豪排行榜上的前十位幾乎有一半是從事房地產行業的,房地產行業確實在近幾年有著不可思議的高額利潤,房地產的大好前景還吸引不少從事其他行業的企業家改行加入房地產投資的行業中。尤其是香港,上海與廣州的房價極其高昂,這些大城市也吸引了非常多的外來人口,所以房子的需求量非常大,是一個有利可圖的行業。而令眾多企業家與媒體人感到疑惑的是:作為華人的商業領袖李嘉誠居然在房地產市場非常輝煌的年代,將自己在香港與內地的樓盤與廣場拋售,套取資金,于是,許多人開始猜測李嘉誠的這一反常商業舉動是否意味著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將會遇到危機,房地產泡沫是否將會被捅破。總之,李嘉誠從亞洲撤資的行為令眾人頗感疑惑,因為目前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仍然是處于黃金時期,是眾多企業家一心想進入的行業,而香港的商業巨子李嘉誠居然放棄了在中國的房產,令人匪夷所思。
1.2李嘉誠拋售房產的原因
在香港,李嘉誠拋售了嘉湖銀座廣場,其坐落于香港的貧民窟中,雖然出租率高,但是由于地段非常差,出租費用非常低,從而造成回報率特別低,甚至在5%以下,而李嘉誠所有的投資中,地產投資的回報率是最高的,地產的總回報率在53%左右,所以李嘉誠毫不猶豫地將其拋售。在內地,李嘉誠拋售了廣州的西城都薈廣場,這個高端的商業區不幸坐落在了批發市場旁邊,使得招商引資成為了棘手的難題,出租率低下,所以該廣場的回報率同樣特別低,也在5%以下,李嘉誠面對這樣超低回報率的地產選擇了拋售。當李嘉誠拋售出在香港與內地回報率極低的地產后,他地產投資的回報率立刻上升至55%。所以,李嘉誠拋售在華地產,是為了獲得更高的回報率,他拋售的都是低回報率,沒有太大發展空間與前景的地產,是一個極為明智的選擇。
1.3李嘉誠拋售零售業的原因分析
香港的零售業由四大巨頭牢牢地控制著,分別是屈臣氏,百佳,萬寧與惠康。其中,屈臣氏與百佳是由李嘉誠掌控的。四家香港的零售業巨頭為了維持他們在香港不可撼動的市場壟斷地位,一直想方設法阻止外資掌控的零售業進入香港。然而,零售業畢竟是競爭性的行業,要長期維持其在香港的壟斷地位并非易事,在千辛萬苦的經營管理之下,百佳的回報率還是非常低。終于,李嘉誠決定拋售百佳。就在百佳被順利拋售后,李嘉誠掌控的零售業回報率立刻提升了兩個百分點。所以,拋售百佳也是一個極為精明的選擇,將經營困難的零售業拋售,大大提升了企業整體的經營效率。
1.4李嘉誠拋售亞洲資產的投資戰略
從李嘉誠拋售在香港與廣州的地產以及拋售百佳,可以看出其拋售的全部是回報率低下的業務。這些業務經營困難,回報率低下,將它們拋售后,企業經營的效率就會得到很大的提升,反而促進了地產與零售業的回報率上升。所以,李嘉誠的投資策略之一就是拋售回報率低的業務,以提升整體的回報率,而不是簡單地將其在亞洲的資產拋售套現,而是具有非常明確的戰略眼光,先將在亞洲回報率低下的資產逐漸拋售,慢慢將資產轉移至英國進行投資,從而形成了一個宏大的全球投資戰略部署計劃。由此可以看出,李嘉誠的投資風格依然是非常保守的,他們有選擇立刻拋售完所有的在華資產,而是采用了循序漸進的投資策略,穩中求進,步步為營。
2李嘉誠轉戰英國的原因分析
2.1陷入財政危機的英國
在歐債危機爆發后,由于英國政府之前發行了大量的國債,從而導致英國陷入了國債危機之中。英國政府無力償還國債,而其英國的稅收已經非常高,不能再通過提高稅率的方式來充盈國庫,所以整個英國政府面臨著嚴重的財政危機。面對這樣棘手的經濟難題,英國政府希望大量的外資來英國進行投資,從而緩解他們的資金難題。為了能夠吸引更多的海外投資者,英國政府不得不開放原本屬于國有的行業,比如水、電與天然氣等。
2.2李嘉誠的市場壟斷投資戰略
市場壟斷是李嘉誠最常使用的投資戰略之一,他在香港的零售業與地產行業均和同行想盡一切辦法,使用所有手段來維持市場的壟斷地位。如今的英國政府為了緩解國家財政問題而吸引外資投資他們的國有資產,而李嘉誠是華人首富,正好兩者一拍即合,于是李嘉誠花費巨資收購了英國的水、電與天然氣。這些原本的英國國有資產是屬于能源供應方面的,具有天然的壟斷優勢。李嘉誠收購了英國的水、電與天然氣后,其在英國的房產投資與基礎建設投資將會有更高的回報率。
參考文獻
[1] 呂錦明.李嘉誠重心西移 抄底歐洲正當時[N]. 證券時報. 2014-04-17 (A06).
[2] 王義偉.李嘉誠再拋房產說明什么[N]. 中華工商時報. 2014-01-16 (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