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_曹爾寅發自北京編輯_王楠供圖_Getty
導語:在美國文理學院的浸泡,練就了衛騫長在圖書館里的定力,和對心理學的熱愛。曾被常青藤研究院拋棄,曾迷茫失意,最終“飛”入哈佛。她希望能做一名校園心理老師,把學渣變成學神。
《廣雅》釋:“騫,飛也?!弊凇读魧W》雜志記者面前的90后女孩叫衛騫,最近就“飛”了起來。不久前,她剛剛拿到哈佛大學研究生院的錄取,成為哈佛門下人類發展和心理學專業研究生。
文理學院修成的“學術范兒”
對衛騫來說,美國留學不是第一次,早在五年前,她就赴美讀本科,所學專業也是心理學。不過那時的學校名氣不大,特別是比起它那赫赫有名的名字“Gettysburg”?!癎ettysburg演講”太有名,但是賓夕法尼亞的Gettysburg 學院卻相形見絀,在全美文理學院排名列47位。衛騫卻在這所約200英尺面積和2000多名師生的學校,開始了她“追求卓越”的征程。
她略有所思地對《留學》回憶道:Gettysburg 是一所文理學院(Liberal Arts College)。由于規模小,一個班只有25個學生,但卻可以使老師有機會與所有學生當堂互動,課下與老師交流的就更多了。老師非常愿意參與同學們的討論并回答問題,這也使老師可以更多地了解每個學生的個性。內向、安靜的她在說到自己母校時,話明顯多了起來:“我真的很喜歡文理學院那種‘大家庭式的環境”。
美國大學對本科教育更像是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的過程。它的著眼點放在學生的全面發展上,讓每個學生都能在4年的學習期間,自由選擇包括藝術、歷史、哲學、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領域內的課程。衛騫認為,她自己正是在Gettysburg 學院逐步形成了對心理學濃厚的專業興趣。
洋文憑更受哈佛青睞
衛騫不是一個坐而論道的人。一旦將心理學作為自己的專業方向,她就開始向更高的目標邁進,她的選擇是哈佛研究生院的教育學碩士課程。這個課程是一年制的密集研究生課程,有點類似于英國授課式課程,主要提供給那些希望在教育學某一領域有所建樹的申請者。而引起衛騫興趣的是,其中有人類發展和心理學分支。
“現在想想,申請哈佛成功的確有些意料之外?!毙l騫謙虛地說。不過雖在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衛騫同那些在中國讀本科的同專業同學相比,在專業和背景上更具優勢。
心理學最早發源于西方,歷經百年發展,已經發展出一套非常成熟且復雜的系統。而中國在心理學研究方面起步較晚,很多中國老百姓對心理學的了解僅停留在“讀心術”帶有些許神秘色彩的詞語上。
雖然現在很多師范院校都開設了心理學專業,但是在發展程度和學術研究方面都遠遠沒有達到西方的水平。而在美國本科讀心理學的衛騫,對西方心理學的大師巨匠、各類經典、理論觀點,早已爛熟于心,對美國課堂的教學方法也已經非常適應。這不是那些初來乍到美國、還要先習慣一段時間才能沉下來的學子比得了的。
衛騫不無善意地提醒說,希望即將赴美的留學生明白,“在美國讀書,要善于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見解,要敢于同教授交流,才能讓教授記住你?!?/p>
美國大學一向被視為“寬進嚴出”,其嚴謹務實的治學作風與國內某些院校司空見慣的“混文憑”現象可謂涇渭分明。衛騫表示,在美國院校學習最大感受是那種難以抗拒的學術氛圍,只有泡圖書館,才能與這個氛圍相稱?!霸诿缹W習的最大的收獲,就是學會如何掌握資料,學會如何利用資料去做研究。”
衛騫給《留學》講了一個小故事,她說:在即將畢業的那年,她做過一個關于消費者心理的實驗。她將參加實驗的人分為兩組,讓一組回憶過去的事情,另一組幻想未來會發生的事情,然后兩組將他們所思所想寫在一張紙上。再交給他們兩種不同風格的巧克力,讓他們任選其中一種,那些被要求回憶過去的人更傾向于選擇傳統風格的巧克力,而那些被要求“展望未來”的人則更多去選擇新式風格的巧克力。她不太肯定地說,這個實驗應該可以應用在市場營銷和廣告推銷等領域。接著她又說,“為了確保實驗盡善盡美,我可以說是長在圖書館里,一待就是一整天。”
也曾被常青藤拋棄
本科畢業以后,衛騫也曾遇到過一些挫折,就是在她申請眾多常春藤名校心理學博士的過程中,頻頻遭到拒絕。
現在看來,她覺得當時主要還是申請經驗少,在個人陳述等文書環節方面還有欠缺;加上美國心理學博士的錄取率本身就非常小。在徘徊之際,她做出先回國擇業的選擇。不料國內心理學專業的應用和發展尚不成熟,選擇一個合適的專業并不容易。這直接促成她開始思考去美續讀研究生。
但選擇什么方向使她十分困惑。她找到了美國大學網的創始人李嘉玉。李嘉玉建議她先從北京的一所語言教育機構的英語老師做起。
當她每天面對的都是為留學而開始準備英語的學生時,突然發現自己也可運用心理學專業知識幫助這些學生。她舉例說,“如果老師對某些學習成績不太好的學生采取忽視、排斥的態度,那么這些學生通常會采取“破罐破摔”的消極方式應對。反之,老師以信任、鼓勵的方式對待他們,結果就會完全不同,或許可以造就一個新的‘學神”。
談到為何申請哈佛如此順利,衛騫覺得是因為她準備得十分充分,除了本身優異的本科成績和語言成績以外(GPA3.64,GRE324分),個人陳述也是一個關鍵點,這份小小的文書被她改了不下十幾遍,而且她還尋求了一些“申請達人”的指點。在推薦信方面,一封她是請當時指點過她的李嘉玉所寫,另兩封則是請曾經教過自己的葛底斯堡學院的教授提供。最后,衛騫還建議申請者,在提交所有材料以后,心態一定要好,因為等待結果也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
心理學專業也有出路
采訪快結束的時候,衛騫簡單地介紹了一下心理學專業的工作方向。她認為,讀心理學的同學如果想搞科研,一定要讀到博士,因為這樣才有資格在大學或研究機構里找到工作。衛騫本人并不愿意走這條路,她覺得自己更好的選擇是將心理學知識服務于有需要的人。
第二類方向則是個體應用,可以選擇的職業包括心理咨詢師和理療師等,不過這條路也要讀到博士學位。
第三類方向則比較廣,可以稱為群體應用,這類職業并不一定局限在某一領域,因為是將心理學、經濟學、概率學等科學結合在一起,可以找的工作包括市場營銷、廣告策劃等商科類的職業。
衛騫更愿意在哈佛畢業以后在美國當地的一所學校里做心理老師或是心理顧問。因為她覺得既符合她的興趣,也和她選擇的專業方向對口。
拎客
葛底斯堡演說(Gettysburg Address)
美國前總統亞伯拉罕·林肯最著名的演說,也是美國歷史上為人引用最多的政治性演說。1863年11月19日,也就是美國內戰中葛底斯堡戰役結束的四個半月后,林肯在賓夕法尼亞州葛底斯堡國家公墓(Gettysburg National Cemetery)揭幕式中發表此次演說,哀悼在葛底斯堡之役中陣亡的將士。在這篇演講中,林肯提出了深入人心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口號,成為后人推崇民主政治的綱領。
葛底斯堡學院(Gettysburg College)
位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葛底斯堡的一所文理學院。學校成立于1832年,占地200英畝,師生比例為1:10。美國內戰的重要轉折點就產生在葛底斯堡,當年的戰場遺址則就在學校旁邊,這個因素使得葛底斯堡學院具有濃厚的內戰歷史色彩,是歷史學習的絕佳去處,尤其是美國內戰史。除歷史以外,英語、心理學、政治科學也都是強勢學科,其中心理學有很多讓學生參與教授的研究的機會。語錄TA說:
編輯:李夢夢 王楠
【1】“當看到某些學生心靈田園荒蕪的時候,心靈被役使的時候,自然會感到我們的人格教育是有缺陷的。”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還未落到實處;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沒有明顯縮短;我希望‘讓學生自由發展,但總體上多數學生可能還是未脫離那種類似教育生產線的培養模式;對這些我不能不表示遺憾和歉意?!?/p>
——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根叔”李培根卸任華中科技大學校長。在離任演說中,李培根離職報告中的19次述及遺憾之事遺憾一共有19處。
【2】“不是每個人都必須上大學。我們必須鼓勵求學的年輕人探尋其它路徑?!?/p>
——英國女王次子約克公爵(Duke of York)在一次報刊編輯年會期間發表講話時近日評論英國教育制度之弊,表示,英國的教育制度認為過度傾向于將年輕人引導年輕人進入大學系統,不利于教育的全面健康發展。
【3】“我只想說:我們每個人都有選擇和決定自己生活的權利。小天是我見過最單純善良的人,很遺憾自己沒能保護好她。感謝大家關心,只求以后可以正常牽手而行。祝大家幸福!”
——京東掌門人劉強東和“奶茶妹妹”章澤天傳出忘年戀緋聞,更被網友拍到二人擁抱照,劉強東隨后首度微博上公開二人戀情。二人在劉強東游學哥倫比亞大學時結實,網友戲稱“都是留學惹的禍”。
【4】“沒有目標,因為想追美國想都別想,我這輩子可能都看不到。我想,在我有生之年,如果能把耿丹學院做成中國私立大學的第一名或者前五名,我覺得就很好了。”
——俞敏洪日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中美教育差距太大,不把美國大學作為耿丹學院的目標。
【5】“海外學生對英國教育的質量、研究以及我們的社群來說非常重要,他們是創新者和朋友。我們確信國際學生不是、也不應該被劃分為移民之列?!?/p>
——謝菲爾德大學校長伯內特爵士對于海外學生被計入“凈入境移民”(net immigration)人數的統計方式深感不滿,發起“We Are International”計劃支持國際學生,目前獲得劍橋大學、圣安德魯斯大學等100家機構的支持。承認和奶茶妹妹章澤天的戀情,目前章澤天正在哥倫比亞大學做交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