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久霞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1-0048-02
2011年版《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達到400萬字以上,因此,必須加大課外閱讀的實施力度。但由于小學生年齡小,閱歷淺,選擇課外閱讀材料時往往帶有盲目性、隨意性,這樣一來閱讀質量就得不到提高。因此,上好讀物推薦課至關重要。讀物推薦課就是根據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基礎,用生動活潑的方式向學生推薦各種有益的課外讀物,讓學生把閱讀范圍延伸向課外。如何向小學生推薦課外讀物呢?筆者經過多年的實踐,略有心得。
一、根據新版《語文課程標準》推薦課外讀物。
2011年版《語文課程標準》在“附錄二”中提出了“關于課外讀物的建議”,為語文教師指出了指導學生課外閱讀的方向, 同時也為語文教師發揮才智提供了空間。學生課外閱讀讀什么是語文教師面臨的首要問題。在課外讀物推薦上,語文教師應堅持兩條基本的原則,即經典性與前沿性。對經典性作品,要選適合學生閱讀的最基本的篇目,讓學生原汁原味地去閱讀,這是學生語文素養形成的基本保證。對前沿性作品,教師要精心挑選,對學生加以正確的引導和積極的指導,使學生既能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又不致于在浩瀚的書海中迷失航向,可以向小學生推薦以下經典性與前沿性的作品。
(一)童話類
1.傳統童話:《格林童話》、《灰姑娘》等。
2.現當代童話:《安徒生童話 》、葉圣陶《稻草人》、張天翼《寶葫蘆的秘密》等。
3.小說童話:陳丹燕《我的媽媽》、J·K·羅琳《哈利·波特》等。
4.實現幻想型童話:《吹牛大王歷險記》、《杜里特醫生》系列、《列那狐傳奇》等。
(二)寓言類
1.《伊索寓言》、中國古今寓言等。
(三)故事類
成語故事、神話故事、中外歷史故事、名民族民間故事等。
(四)詩歌散文作品
1.魯迅《朝花夕拾》、冰心《繁星·春水》、《艾青詩選》、《革命烈士詩抄》、中外童謠、兒童詩歌等。
(五)長篇文學巨著
1.中國四大古典小說:吳承恩《西游記》、施耐庵《水滸》等。
2.中外長篇文學巨著:老舍《駱駝祥子》、羅廣斌、楊益言《紅巖》、笛福《魯濱遜漂流記》、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記》、夏洛蒂·勃朗特《簡愛》、高爾基《童年》、奧斯特洛夫斯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
(六)當代文學作品
1.近年來發表的中外各類優秀文學作品:
(1)小說類
曹文軒《草房子》、沈石溪《《沈石溪動物小說獲獎作品集》等。
(2)童話類
班馬《綠人》、孫幼軍《唏哩呼嚕歷險記》等。
(3)詩歌類
任溶溶《爸爸的老師》、柯巖《帽子的秘密》等。
(4)散文、報告文學
谷應《中國孩子的夢》、李鳳杰《還你一片藍天》等。
(5)幼兒文學
鄭春華《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全集》、E.B.懷特《夏洛的網》等。
①動漫類圖書,如《虹貓藍兔七俠》、《哆啦A夢》等圖文并茂的漫畫書。
②偵探、歷險類圖書,如《名偵探柯南》等。
③魔幻類小說,如《第101個惡魔射手》、《惡魔小組》等。
(6)青春校園小說,如楊紅櫻的小說《天真媽媽》、《轟隆隆老師》等。
2.科普科幻作品
儒勒·凡爾納的系列科幻小說《海底兩萬里》、《從地球到月球》等、法布爾《昆蟲記》等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常識的普及性讀物、《上下五千年》等各類歷史、文化讀物及傳記。
二、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推薦課外讀物。
小學低、中、高年級的學生在識字、閱讀、生活經驗等方面,都有著明顯的差別。要根據他們不同的年齡特點,選擇推薦適合的讀物。小學一、二年級學生的年齡小,識字少,主要依靠拼音來進行課外閱讀,閱讀能力低,但富于幻想。低年級可選擇推薦一些淺顯易懂、通俗簡短、圖文并茂的拼音版書籍:童話故事、寓言、兒歌、繪本故事、卡通、漫畫等,如《我的365夜》、《白雪公主》、《丑小鴨》、《十萬個為什么》、《一千零一夜》、《虹貓藍兔七俠》、《哆啦A夢》、《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全集》、繪本故事《愛心樹》、《100萬只貓》等。小學三四年級的學生識字量增加了,知識面也有所擴大,閱讀能力比一二年級學生強。教師就可以推薦一些圖畫相對少、篇幅稍長的讀物,如兒童小說、童話、科幻故事、兒童詩歌等,如《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昆蟲記》、《吹牛大王歷險記》、《皮皮魯傳》、《魯西西傳》、《繁星· 春水》、《寄小讀者》、《葉圣陶童話》等等。而高年級學生年齡漸長,可根據他們渴望神秘、冒險、刺激,仰慕機智、勇敢、轟轟烈烈等心理特點選擇推薦書籍。可以推薦傳記、傳奇、小說、散文、社會自然科學等各方面的讀物,如:《魯濱遜漂流記》、《格列佛游記》、《海底兩萬里》、《木偶奇遇記》、《哈利·波特》、《湯姆·索亞歷險記》、《草房子》、《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等。對同一作家的作品也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不同年級推薦,如:曾多次獲得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宋慶齡兒童文學獎、冰心圖書獎、國際安徒生獎提名的著名作家金波,他的散文、故事、童話對使用蘇教版教材的學生可以這樣在不同年級推薦:一年級《樹和喜鵲》;二年級《信》、《尖尖的草帽》;三年級《沙灘上的童話》;四年級《帶雨的花》、《春的消息》;五年級《下雪的聲音》、《樹上的鞋》;六年級《顫抖的羽毛》。
三、根據課文內容契機推薦課外讀物。
(一)“由文及人”推薦課外讀物
“由文及人”,即到課外去尋找與課文有關的歷史背景資料、介紹課文作者生平事跡的文章來閱讀。如學習《陶校長的演講》這篇課文,課前先讓學生搜集有關陶行知的相片、生平事跡等材料。讓學生閱讀蘇教版配套使用的《小學語文課文同步拓展閱讀》中《陶行知》和《曉莊師院簡介》;學習了《詹天佑》后可推薦學生去閱讀詹天佑的著作《京張鐵路工程紀要》、《京張鐵路標準圖》等;學習了《裝滿昆蟲的衣袋》一課后,可去閱讀法布爾的《昆蟲記》;學習了《飛奪瀘定橋》、《軍魂》, 讓學生搜集閱讀有關長征、劉伯承的歷史資料, 時代背景等, 學生在搜集中, 既開闊了視野, 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體驗到閱讀的成功與快樂, 獲得了滿足, 同時又培養和提高了學生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這樣學生在課內被激活了讀書欲望,在課外完成了讀書過程,促進了主動閱讀。
(二)“由文及著”推薦課外讀物
“由文及著”,即到課文外去尋找課文所在的原著來閱讀。閱讀指導實踐表明,學生更愿意閱讀他們已有一知半解或已有耳聞的內容,而對陌生的內容常有心忌。為此,教師應根據教材的需要,在課內閱讀中有趣有效地進行指導,向學生推薦相關的課外讀物,特意設置懸念, 激發閱讀的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地進行課外閱讀。以課內帶課外,課外促課內,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一般可推薦學生閱讀教材節選的原著。如:學習了《草船借箭》一課,學生很自然地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和敢立軍令狀的大智大勇贊嘆不已,也對周瑜陰謀詭計沒能得逞而拍手稱快,教師可抓住這一時機,適時引導:“周瑜對諸葛亮的才能一直心存嫉妒、欲加以陷害,這次沒能成功,后來又如何呢?在學生還想知道答案,意猶未盡時,推薦羅貫中的《三國演義》讓學生自己去閱讀、感知。在讀中去感受名著的魅力,領略燦爛文化的藝術所在;學習《少年閏土》最后一節, 教師和學生談到: 同學們,“我”和閏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離別是難舍難分, 在經歷三十年的別離后, 我們又見面了, 這時他會怎樣呢? 教師抓住學生喜歡聯想和好奇心強的特點, 先誘發學生順著課文大膽猜測,展開豐富的想象, 積極舉手發言, 創設熱烈而愉快的課堂氣氛。然后, 話鋒一轉: 你們說的都很對, 可惜都想錯了, 讓學生有“山窮水盡”之感。 接著教師制造懸念 : 三十年后, 閏土一見“我”就喊了聲“老爺”, 這是怎么回事呢?你們想知道嗎?進而巧妙地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請同學們課后去閱讀魯迅先生的小說《故鄉》就明白了, 以后我們再共同討論。學習了《林沖棒打洪教頭》一課,可去閱讀施耐庵的《水滸傳》,引導學生聯系這部名著的第六回《花和尚倒拔垂楊柳,豹子頭誤入白虎堂》和第七回《林教頭刺配滄州道,魯智深大鬧野豬林》以及第八回《柴進門招天下客,林沖棒打洪教頭》等章回的閱讀,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來層層深入地,全方位地、淋漓盡致地剖析林沖懦弱、謹慎、窩囊的性格,透射林沖的悲慘命運。教師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舉一反三,閱讀分析《水滸傳》中其他人物的性格和命運,理解百位英雄,發現人生百味;學習了《少年王冕》一課,可去閱讀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學習了《高爾基和他的兒子》一課,可去閱讀高爾基的《童年》;學習了《七顆鉆石》一課,可去閱讀《格林童話》;學習了《丑小鴨》后可引導學生閱讀安徒生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和《海的女兒》等童話故事。這樣由一位作家引出一系列作品,引發對這位作家的作品閱讀熱。
(三)“由文及地”推薦課外讀物
由文及地,即到課外去尋找與課文有關的介紹歷史地理、地域風光、人情世俗的讀物來閱讀。學習了《鯨》一課,學生對“為什么須鯨噴出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細又高;齒鯨噴出的水柱是傾斜的,又矮又粗這一問題感興趣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閱讀《十萬個為什么》和《少年百科全書》等科普讀物。學習了《植物媽媽有辦法》、《太陽》、《桂林山水》這些課, 引導學生閱讀《新編小學生十萬個為什么》和《十萬個為什么》中的《桂林山水為什么那樣秀麗》一文,從中尋找不明白的問題答案。學習了《日月潭》、《黃果樹瀑布》、《美麗的西沙群島》、《九寨溝》、《東方之珠》、《長城和運河》等課文,可向學生推薦《全球最美的100個地方》和《中國最美的100個地方》這兩本讀物。
四、讀物推薦課精心指導推薦課外讀物。
在讀物推薦課上,教師可通過對讀物內容做簡要的介紹,或通過朗讀精彩片斷,或通過講故事的形式講述到精彩動人之處時戛然而止,設置懸念,向學生推薦讀物,以激起學生閱讀的興趣和欲望。如教師向學生推薦美國著名散文家、兒童文學作家E.B懷特的《吹小號的天鵝》這本名著時,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幾個環節來推薦: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教師先介紹新書:最近老師發現了一本書,這本書的主人公是一種野天鵝,也叫“吹號天鵝” ,它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路易斯”。 接著教師介紹這本書的原名叫《天鵝的小號》以及名字的由來。
(二)設置懸念,引發閱讀
1.教師講述“路易斯”生下來時有個缺陷,它跟別人不一樣,你們猜猜看?學生紛紛猜測,教師相機評價。
2.教師創設問題:最早發現“路易斯”缺陷的是誰?故事中的“薩姆”是個怎樣的孩子?出示從書中摘錄的描寫“薩姆”外貌、喜歡探險、發現“吹號天鵝”的有關片段讓學生說;教師有感情地朗讀“薩姆”的日記,讓學生聽后說說“薩姆”的缺陷是什么。學生回答后教師繼續引導:“薩姆”一生下來就不會說話這是一件多么糟糕的事情啊!它心情怎樣?它會怎么做?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后教師引導看書中的一段話找出答案。教師繼續講述故事的情節發展:最終它真的學會了讀與寫,讀到這里,你有問題要問嗎?在學生質疑的基礎上,教師小結:這些問題的答案都藏在書里呢,激發學生閱讀的欲望,產生閱讀期待。隨即出示前面七集的目錄:《薩姆》、《池塘》、《不速之客》、《小天鵝》、《路易斯》、《去蒙大拿》、《上課的日子》。
3.教師再次創設問題簡介“吹號天鵝”變成“吹小號天鵝”的經過:“路易斯”的脖子上掛著一塊石板、一支石筆,它回到吹號天鵝的生活中可能會遇到什么困難?它該怎么辦?故事再往下時,“路易斯”的脖子上多了一把小號,它怎么多了一把小號?想不想看“薩姆”爸爸是怎么偷的?教師設置懸念,讓學生猜測后簡要介紹情節的發展。教師再次設置懸念:故事的結局是“路易斯”成了天鵝明星,它又會去干什么?它在掙錢的過程中又發生了許許多多的故事,都在書的后幾集里,請你們自己去閱讀吧。教師出示后面幾集的目錄《愛情》、《小號》、《金錢煩惱》、《庫庫斯庫斯夏令營》、《搶救》、《夏末》、《波士頓》、《里茨飯店之夜》、《費城》、《塞蕾娜》、《自由》、《關于錢的談話》、《比林斯》、《發綠的春天》激發學生主動閱讀的欲望。
(三)理清脈絡,推薦讀物
在學生大致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理清文章的脈絡后,教師向學生推薦讀物:這么有趣的故事是哪位大作家寫的呢?趕快去讀讀。教師簡介作者E.B懷特以及他的三部作品《吹小號的天鵝》、《夏洛的網》、《精靈鼠小弟》,這樣學生就能興趣盎然,主動有效地進行閱讀。
總之,課外讀物的推薦教師要根據2011年版《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年齡學生的特點,結合教材的內容和時代的要求,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向學生推薦課外讀物,指導學生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教師也可以讓學生互相推薦自己所喜愛的文章、書籍,交換閱讀。還可以采用教師推薦和學生推薦相結合、統一推薦和分散推薦相結合的形式來推薦課外讀物。這樣,學生廣泛地閱讀課外書,不但開拓了視野,增長了見識,而且能“胸藏萬匯憑吞吐,筆有千鈞任翕張”,從而有效地提高他們的閱讀水平、寫作水平和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