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
【摘要】本文從言傳身教、談話藝術、班級文化、意識培養、學校與家庭教育等五方面論述了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班主任應率先垂范、情感融入、心靈感化,堅持細節入手抓班級管理,以活動為載體,積極營造良好的班級文化。將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從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責任意識和誠信意識。
【關鍵詞】班主任 德育工作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1-0079-02
學校教育的核心是育人,育人首先要育德。德育是中學班主任工作的重點,如何通過言傳身教、心理輔導、班級文化感染,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強化規則意識、提高自控能力,成為各級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熱點,本人結合十多年班主任經驗,認為中學生德育工作應堅持感化與引導。
一、言傳身教,率先垂范
中學生正處于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逐漸形成的重要時期,他們生理、心理尚未成熟,習性未定,容易受到各種不良思想的影響。班主任要通過言傳身教將價值導向、情感陶冶、意志磨礪等融入“無言之教”中,用人格魅力這種無形資產感化學生、影響學生。一個以身作則、模范言行、嚴于律己、作風正派、敬業奉獻、積極向上的老師會給學生傳遞道德品質的“正能量”,占領學生德育塑成的高地。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班主任老師要成為學生高尚道德操守的楷模。
二、寬嚴相濟,心理融入
俗話說“良言一句二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每個人從內心深處都渴望尊重和肯定,特別對于處于青春期的高中生,由于生理、心理等原因,易敏感、多疑。班主任老師在進行談話時要注意多寬容、少批評,給學生傳遞一種“感同身受”的情感共鳴。信任、鼓勵、關懷等正面的態度都會給學生帶來良好的心理體驗。而這種美好的感覺會無形中化解猜忌、消除隔閡、減少叛逆,也能樹立起班主任的威信,使老師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傳道、授業、解惑”方能有效實施。班主任老師要首先是一個心理學家,才能成為教育學家。
三、實踐與體驗,強化內心感悟
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對于學生個性發展、道德品質熏陶是非常重要的。作為班主任要積極參與學生的各種活動,既是組織者,又是參與者,讓學生感到班主任不但“可敬”而且“可親”,增強集體融入感、歸屬感,與學生共同營造溫暖、和諧、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
1.通過主題班會,對現實生活中真實的事例展開討論,在思考與評價的同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
2.充分利用廣播、黑板報、教室標語作為宣傳陣地,著力營造德育的氛圍,感染學生。
3.挖掘和利用傳統美德中有關誠信的格言、楷模、典故,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參與到誦讀、表演等活動中。
4.組織學生集體觀看全國道德模范先進事跡或將“道德大講堂”引入校園,讓學生沐浴在高尚情操的陽光里。
四、嚴肅紀律,培養學生的“三種意識”
首先是規則意識。“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學校和班級構成了一個小社會,小規則便今后是大道理。班主任除了要苦口婆心地堅持給學生灌輸《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也要讓學生參與到班級規章制度的制定中,提高他們的主人翁責任感和自律意識。規章制度的執行要體現“有法必依”、“執法必嚴”,只要觸犯,就要受到懲罰,樹立規則的權威。規則的遵守和維護要堅持不懈,規章制度要盡量少修改,在長期堅持中達到他律和學生自律的高度結合,這對培養學生的法制意識同樣重要。
其次是責任意識,責任心作為一個人重要的心理品質,是個人對自己和他人、對家庭和集體、對國家和社會所負責任的認識、需要、情感以及與人相應的行為,及承擔責任和履行義務的自覺態度①。這種態度往往決定一個人能否贏得別人的尊重和社會的肯定以及個人價值的實現。如何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呢?老子說:“天下之難事必做于易,天下之大事必做于細”,班主任可以通過輪流安排班干部、角色互換、集體活動等逐步培養,也要與家長溝通,利用家庭提供的諸多社會實踐機會,培養學生全面的責任意識。
三是誠信意識。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小車無,其何以行之哉。”誠信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也是培養其它道德品質的基礎。近年來高考實行誠信承諾制度,是對學生誠信教育的有效嘗試。作為班主任可以組織誠信主題教育活動,強化學生誠信意識,也可以從求真入手,通過嚴厲處罰冒充家長請虛假、抄襲作業、考試作弊等不誠信行為,讓學生在實踐中領會誠實守信的大道理。
五、凝聚力量、形成合力
學生的道德品質受社會、學校、家庭等多種因素影響,所以班主任要加強與任課教師和家長的聯系和溝通,通過多種方式聽取家長和任課教師的意見,取得信任和支持。要將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家長會和不定期家訪,增進相互間的交流與溝通,從側面了解學生的生活環境、心理狀態、性格特征等,力爭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如果說教育是一個慢文化,德育就是長跑。班主任要以一片赤誠之心,滿懷熱情,以無形的情感浸潤學生的心靈,給予他們信任、鼓勵和認可,持之以恒地幫助和引導學生。相信有潤物細無聲的春天,就一定會有碩果累累的金秋。
注釋:
①張積家,試論責任心的心理結構,教育研究與實驗,1998.4
參考文獻:
[1]楊東升,淺談班主任進行德育教育的途徑[J].讀與寫雜志,2011(2):117.
[2]金萍萍,中學班主任德育工作之我見[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33):212.
[3]沈玲,做一名寬容的班主任[J].教育教學研究,2013(33):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