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剖析了目前國內高校專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包括教學方法不得當、授課教師自身英語能力問題、學習興趣和重視程度不夠、對ESP教學定位不清、學生英語基礎差距較大、大學英語后續教學體系不夠完善、師資力量嚴重不足等,通過問題的分析,以期找到提高專業英語教學質量的方法。
【關鍵詞】大學專業英語 教學 問題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1-0105-02
1.前言
通過近幾年的教學實踐,筆者發現專業英語課程存在的突出問題是教學效果不理想。當然這不是一個專業的問題,也不是一個學校的問題,而是許多院校專業外語課普遍存在的現象[1],因此如何提高專業英語教學質量不容忽視。為了改變這一現狀,筆者嘗試探究這一現象的成因,并總結如下:
2.問題成因
2.1教學方法不得當
語法-翻譯教學法是專業外語教學中常使用的方法。這一方法本身比較單一,很難使學生兩節課都保持高度的興趣,容易產生倦怠情緒。情景教學法、交際教學法、自然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等均未在課堂上得到應用[2]。
2.2授課教師自身的英語能力不夠全面
目前專業英語授課教師自身的英語能力成為制約教學效果的一大因素,大部分教師采用漢語授課,能夠英語授課的教師較少。這一問題,在國內的各院校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3]。
2.3學習興趣和重視程度不夠
同普通的大學英語課程比起來,專業英語學習難度相對較大。如句型復雜,專業術語較多,文章缺乏趣味性,因此學生普遍缺乏學習興趣。另外學校普遍強調四六級過級率、學生在大一大二時英語學習盡頭十足,到了大四開設專業英語時,已經過了四六級的同學自認為問題不大,因此沒有壓力,沒有過四六級的同學更不在乎專業英語的學習了[4]。
2.4對ESP教學定位不清
劉法公指出,中國英語教學界對基礎英語和專門用途英語教學之間存在不少模糊的認識,認為英語教學的任務就是培養學生基礎英語的技能[5]。著名學者秦秀白教授認為,我國ESP 教學尚未進人成熟階段,一個主要原因是沒有解決好ESP 在高校英語教育中的定位向題[6]。
2.5學生英語基礎差距較大
1999 年高等院校擴招以后,學生入學時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班與班之間存在著差異,班級內部學生間的英語水平也相差很大,雖然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生的英語基礎有了明顯提高,但是來自農村和牧區的學生英語基礎相對比較薄弱,這使得教師在授課時很難同時滿足“好學生”和“差學生”的要求,而這兩種學生在個別班級尤其是西部地區高校中甚至達到1:1的比例,這就給用英文講授ESP 課程造成極大困難。
2.6大學英語后續教學體系不夠完善
四級通過后,只有少部分學生繼續準備六級考試,大部分學生則滿足于現狀,中斷了英語學習,成績嚴重下降,最突出的問題是聽力和寫作水平下降。其具體表現為:與自己專業相關的聽力材料根本聽不懂;閱讀專業書刊很吃力,不能撰寫英文摘要,更談不上撰寫英文學術論文了。這樣的教學環境無法達到以英語為工具獲取專業所需信息的教學目標。因此,大學英語四級后續教學體系亟待完善[7]。
2.7師資力量嚴重不足
如果按照《大綱》的規定,高校要在為每個學生開滿四個學期通用英語課程后,在大學的第五至第七學期開設專業英語閱讀課或高級英語選修課以“保證英語學習四年不斷線”。那么按最低的標準計算,每學期僅開設一門相關課程( 每門36學時),則總共也需要增加108 學時。而把大學英語課程增加到388 學時對我國高校十分緊缺的英語教育資源來說是很難實現的[8]。
3.結語
大學專業英語課程是英語教學與專業領域結合的重要環節,盡管目前國內高校的ESP教學現狀反映出來的問題較多,然而,只有通過對現狀教學存在問題的研究,找到更適合的改進措施,比如可以采取調整開設大學ESP教學的時間、改進課程設置、進行教材整合、完善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調整教師角色和考核方式等改進措施,使學生改變對專業英語課程的學習態度,認識其重要性,高等院校才會培養出更多專業知識強、英語水平高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趙叢霞.城市規劃專業英語教學法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7,16:59-61.
[2]王卓恒. 高校ESP的教學現狀與對策分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 (11) ;137.
[3]劉雅,王新國.非英語專業研究生ESP學習情況及需求分析調查[J].西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
[4]李小紅.高校專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J].高等教育研究,2011,6:33-34.
[5]劉法公. 論基礎英語與專門用途英語的教學關系[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1):31-35.
[6]秦秀白. ESP 的性質、范疇和教學原則——兼談在我國高校開展多種類型英語教學的可行性[J].中國英語教育,2003, (1), 34-51.
[7]Arani,J.Teaching writing and reading English in ESP through a web based communicative medium[J].Weblog,ESP World,2005,3(11):4.
[8]王國光. ESP 教學現狀與發展初探[J]. 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8, (2);129-130.
作者簡介:
韓秀茹,女,內蒙古赤峰市人,1981年9月生,工程師,講師,研究方向:風景園林規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