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中體育教學中,人的情緒這個因素對教學效果的影響不容忽視。教師和學生的情緒都會影響到教學的正常進行及完成情況。要想讓學生成為真正的主體,就得充分的調動其學習興趣,采取適當的措施加以控制和調節學生的情緒,以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中體育 情緒調節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1-0223-01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頒布,教育一線的廣大工作者對新課程標準的研究范圍越來越廣,研究層次越來越深入。研究范圍已不僅僅局限于教材,不僅僅局限于教學手段的研究,而是推廣到對學生主體的研究上來了,并且所研究的層次越來越深入了。
隨著現代教育的改革和對非智力因素的深入研究,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情緒也越來越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并且得到了廣大教育研究者的重視。從心理上的角度來說,人的情緒對于人的行為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視。它可以使行為朝著事物發展的有利方向前進,也可以阻礙事物的正常進行。在高中體育教學中,人的情緒這個因素對教學效果的影響不容忽視。教師和學生的情緒都會影響到教學的正常進行及完成情況。筆者在本文從教師及學生的情緒兩個方面淺談情緒調節教學方法。
一、體育教師不良情緒的表現及影響
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一般會存在著下列的不良情緒:1.在教學語言方面:所使用的教學語言沒有激情,語氣非常平淡,沒有幽默感,有時甚至枯燥無味;在講授動作要領時,語句含糊不清,學生根本聽不懂;當學生提出疑問時,教師會用尖刻的語言去辱罵諷刺學生。2.在動作示范方面:示范動作只是敷衍了事,在學生面前從不做規范的、分層的動作分解示范,也不管學生是否學會了規范的動作。3.在教學態度方面:教學態度非常的不認真,對學生的提問不理不睬;也不從主動地在學生中間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如何。總之,教師的不良情緒會對教學效果產生深遠的負面影響。
體育教師不良情緒所產生的不良影響如下:無可置疑,教師的不良情緒一定會給學生帶來心理上、精神上的巨大壓力,容易導致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產生情緒障礙。例如,學生對于動作要領缺乏練習的熱情及主動性,對動作理論的理解能力也存在著明顯的下降,對體育課的學習興趣驟然遞減,甚至會產生厭學的情緒等等。而這些情緒障礙勢必嚴重影響學生學習的創新能力、想象力、思考能力的培養和發展。從而制約阻滯了學生對關鍵技術動作的領會、操練和掌握。
二、學生不良情緒的表現及影響
學生的不良情緒具有下面三種類型:沖動型、傲慢型、自卑型。由于教師在授課時不良情緒及不良教學方法,會引起學生在體育課堂中出現上述三種不良情緒。沖動型的學生在課堂上非常霸氣,容易和學生產生摩擦,甚至會大打出手。有時也會和教師進行身體接觸;傲慢型學生對其它學生根本看不起,不太喜歡和別的同學交往,容易排斥其他學生;自卑型學生膽子非常小,不敢與同學及老師交往,對自己的學習能力及方法往往不自信,總認為自己能力非常差,把所有的不良情緒放在自己心里,慢慢地消化。
這些不良情緒對于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學習非常不利,不但不利于學生對知識點及動作要領的理解,同時也不利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不利于學生養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所以,針對以上的情況,筆者根據自己多年地教學體會,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調節情緒,把不良情緒的影響消除掉,為有效課堂教學服務。
(一)教師要調整好自己的教學情緒
教師的情緒會伴隨著整個教學過程,同時它還會影響著正常的教學活動。所以教師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教學情緒,才能引發學生的良好學習情緒。教師要明白身教勝于言教,要精力充沛,以飽滿的精神狀態來組織教學,如果教師在教學中無精打采,就會導致學生情緒低落,對學習就沒有欲望及興趣了。
(二)教師不能情景界定學生
雖然學生在學校的表現不一樣,但是我們對學生的學習狀態不能固定地界定在某一個位置,如果體育教師對于學生產生了一個壞的情景界定,那學生就會對體育課產生消極的情緒。所以,教師與學生之間應該形成一個良好的教學氣氛,教師要調控好教學情緒,積極引導學生的課堂情緒,避免他們產生消極性的課堂情緒。當學生課堂情緒不穩定時,我們要及時的消除不良影響,充分利用這些生成資源,另辟有效的途徑,積極引發學生的活躍情緒,一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要以平各的心態和學生交流
教育學家曾說過:“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能簡單地認為自己是課堂教學的權威,而應該把學生作為一個平等的集體去對待,要注重老師和學生角色的轉變及互動,要和他們形成朋友的關系,和他們經常溝通,用自己的良好情緒去影響他們。通過自己的“身教”,由“教師”轉變為“學友”, 堅持以尊重學生、愛護學生為處理問題的出發點,努力在師生之間建立一種民主和諧的氛圍,這樣學生的學習情緒就能被教師所“左右”,有效地為課堂教學服務。
(四)有效克服學生不好情緒的方法
1.情感教學法
情感教學法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積極的情緒情感,教師在教學時應掌握學生情感發展的規律,采用以知啟情、以情激情、以景生情、以行育情等方法去指導學生的體育動作訓練。使學生形成自覺學習的習慣,并把它形成自身學習的內在動力。
2.以靜克亂法
在體育課堂教學時,當學生出現情緒波動比較大的時候,我們可以采用“以靜克亂法”去處理。例如,學生過分激動時,對課堂紀律操縱不了時,教師可以把課堂停下來,一言不發,只是用嚴肅的眼當看著他們,當學生沒有聽到教師的聲音時,一定會引起全班同學的注意,此時就產生“無聲勝有聲”的效果,就可恢復平靜。
3.主動回避法
中國有一句古話:“退一步海闊天空”。此話也適用于教學當中。體育課大部分是在室外進行,有個別的學生由于太調皮而不聽教師的話,自己玩自己的。只要他在課堂中沒有形成較大的市場,我們就可以對他的行為視而不見,主動回避他,當他覺得教師不管他時,他就會感到無絲豪意思,就會乖乖地回到集體中來,所以采取視而不見主動回避的方式也是一種有效的手段。
隨著國家的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課堂上學生的主體位置越來越明顯,教育的人性化越來越得到體現。在我們的體育教學中,要想讓學生成為真正的主體,就得充分的調動其學習興趣,采取適當的措施加以控制和調節學生的情緒,以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黃麗華,體育教學中學生的情緒調節[J].中華家教.2012(9)53-55.
[2]陳阿妹,淺談體育教師情緒對課堂教學效果的影響[J].江西師大學報.2011(8)125-126.
作者簡介:
舒奇明,男,1974年5月生,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第一中學體育教師,體育教育專業,大學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體育教學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