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祥
摘 要:在高中的英語課堂教學中,不能只以應付考試為主,更要以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為重,并且注重培養學生完善的情感以及正確的態度和價值觀。這樣才能達到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并且使學生能夠很好地適應競爭。對此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高中;英語;課堂;人文素質
一、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
在高中的英語教材中,有很多的內容都充滿了濃厚的人文色彩,而且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比如,在人教版的一個章節當中,用了一篇叫《安妮日記》的文章。這篇課文以二戰為背景,講述了安妮在遇難的前幾年躲在地下室的日子。學生通過對安妮的生活進行解讀,不但明白了關于二戰時期的背景,而且還體味到了精美的語言。此外,在上Nelson-Mandela——a modern hero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先提出幾個問題:(1)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greatest person?(2)Do you have any good quality?可以讓學生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探討,最后再評論學生的回答,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二、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在課堂上,教師還要鼓勵學習自主學習,使學生掌握自學的方法,并且為學生創造表現的機會,這樣才能提高他們的自主能力和交際能力。比如,在學習第三單元之后,可以要求學生利用課外的時間給朋友寫一封英文信,培養他們的交際能力和語言能力。同時,也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其他的課外作業,使學生自己養成查字典、翻資料的習慣。并且讓學生獨立地完成學習任務,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增加跨文化背景知識
為了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還要在教學中增加跨文化背景知識,鼓勵學生開放思考,自由探討。比如,在人教版模塊4 great women and their achievements當中,給出了很多偉大女性的圖片,比如特麗莎修女、居里夫人、宋慶齡等等。這時,教師便可以讓學生們一起探討這個問題:(1)這些女性為什么最偉大?(2)你周圍的哪一位女性是最偉大的?(3)女性要想成為偉大的人,是否比男性更加困難?在學生針對這些問題討論完畢以后,要讓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此外,教師還要給學生介紹一些他們不熟悉的人物,增加跨文化背景知識,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
四、加強人生觀的教育
因為高中生正處于青春期,他們的思想也非常不成熟,在這個階段,教師要利用課堂知識加強對他們的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比如,在學習高三英語十六單元Finding jobs的時候,教師要讓學生對各類職業特征進行描述。另外,還得告訴學生,要想找到一份好工作,就必須奮斗和努力。最后要將課文的內容進一步引申,無論做什么職業,只要是勤奮、努力、向上的,那么就是值得尊重的勞動者。
五、總結與體會
人文素質培養是現代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在英語課堂中融入人文素質教育,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還能夠培養他們的綜合素養。21世紀是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時代,只有讓他們獲得更加全面的發展,才能使他們能夠更好地適應將來的學習和工作。
參考文獻:
邱芳玉.利用英語新教材,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J].語數外學習:八年級,2013.
(作者單位 甘肅省靜寧縣平涼機電工程學校)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