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玲
摘 要:手指游戲是幼兒喜聞樂見的一種活動,對于小班的幼兒來說,語言的發展還處在關鍵期,培養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能借助手指游戲來幫助幼兒加深兒歌的理解,同時提高記憶能力。在手指游戲中,讓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有了更好、更快的發展。
關鍵詞:手指游戲;語言;兒歌
手指游戲就是通過手指的靈活運用,結合兒歌、音樂等形式的幼兒手指操。手指游戲是幼兒喜聞樂見的一種活動,它是指幼兒邊說兒歌邊用手指做出纏、繞、張、合等各種模仿動作,能充分調動幼兒的聽、說、想等各種器官,培養幼兒手指的靈活性及手眼配合的協調能力,發展幼兒的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及思維能力,使幼兒手部肌肉群得到發展,促進左右腦的和諧發展。
一、精選適合小班幼兒的手指游戲的兒歌
小班的幼兒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在這時期的幼兒往往想到什么說什么,語言缺乏條理性和連貫性。而兒歌以其篇幅短小、內容淺顯、節奏明朗等特點,深受小班孩子的喜愛。選擇適合小班幼兒的兒歌,宜適用以下幾點。
1.手指兒歌可以與幼兒的生活密切相連,能規范幼兒的活動的規則
例如,手指游戲《包餃子》:小手攤開,咱們來包餃子吧(伸出左手手掌),搟搟皮(右手在左手上做搟皮狀),和了和了(右手手指立起在左手手掌上做和餡的動作,就像手指在抓撓),包個小餃子(說一個字,用右手食指依次點著左手的手指),香噴噴的餃子給誰吃(用右手把左手指包起來,蓋住,問孩子,然后孩子說給誰吃,就把餃子遞到嘴邊)。這首兒歌充滿童趣,而且緊密聯系幼兒的生活,使幼兒生活經驗的再現。我們班的孩子在學會這首兒歌后,回到家之后還會把學到的兒歌教給爸爸媽媽呢!
2.手指兒歌可以形象、生動,能幫助幼兒正確地辨別錯與對
比如手指兒歌《大蘋果》:“我是一只大蘋果,小朋友們都愛我,請你先去洗洗手,要是手臟別碰我。”我們班的幼兒在剛開學的時候,由于外地的幼兒比較多,沒有很好的洗手習慣,往往手很臟就去吃飯了,而通過學習這首兒歌,幼兒經常會互相提醒去洗手。
二、利用手指游戲豐富語言的多元化
新鮮的材料會激發小班幼兒的興趣和表達能力,激發幼兒探索的欲望和好奇心,因此在手指游戲教學中我們也盡量避免材料的單一提供。如,在“石頭、剪刀、布”的游戲中,我就請幼兒用變魔術的方式來吸引幼兒學習這首兒歌,幼兒可高興了,一起邊念兒歌,一邊用手指來變魔術,在愉快的氣氛中“剪刀剪刀小白兔,布布小螃蟹,剪刀石頭小蝸牛”,情趣頗足,在我的表揚鼓勵下一些平時比較不愛說話的幼兒也饒有興趣的復述著。
三、利用手指游戲豐富語言的游戲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兒總是喜歡嬉戲的,在游戲中幼兒能自由地無拘無束地投入和參與。對于小班幼兒來講,他們的一日生活更是具有游戲化的特點,他們的各種教學活動也應富于游戲化的特性。例如,手指游戲《手指鎖》:金鎖銀鎖咔嚓一鎖,大門開了(兩個拇指打開)老師來了(兩個食指打開),全體起立(十個手指一起直起來),做早操,一二、一二、一二、一(兩只手交叉在一起左右擺動),跑步走(兩只手擺動的頻率加快),立定(兩手停住),全體解散(兩手打開)!詼諧有趣的手指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語言表達能力有了更好的發展。
手指兒歌是幼兒生活的感受。以手指兒歌為特色的班級活動,不僅創設了良好的外部環境,給幼兒提供了可操作的內容,更重要的是鍛煉了幼兒雙手的精細動作的能力,也增強了幼兒的互動能力、語言能力,幼兒學習手指游戲的興趣、模仿能力、身體表現動作、與音樂的配合能力、記憶力等等都有所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鐘樓區楓逸幼兒園)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