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林
“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是以學案為載體,以導演為方法,訓練達標的教學活動,是培養學生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突出學生自學能力,注重學法指導的教學策略體系。它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學生學會使用學案后,可以減少學習的盲目性,學會高度概括,可以簡化學習內容,優化知識結構,提高學習效率。其突出優點是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突出學生的自學行為,注重學法指導,強化能力培養。根據學案導學的理論并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我們采取一課時一學案的模式,為提高課堂效率、改進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把“學案”分成五個部分:出示教學目標—學生自學—合作學習—學生展示—教學達標?,F在以《中國的地形》一節為例,具體介紹如下:
一、教學目標
依據課標和教學內容要求,對本課從記憶、理解、應用等層面展示學習要求,使學生有目的、有準備地學習。
本節學習目標是:(1)要求學生掌握地勢特征,山脈走向,地形區的分布等,利用地圖來分析我國地形的復雜多樣;(2)要求學生能在地圖上標出我國地勢三級階梯的界線名稱;(3)分析說明地勢對我國氣候、河流、交通運輸的影響;(4)在地圖上指出我國主要山脈和主要地形區的位置和名稱;(5)運用地形圖總結我國地形多種多樣的特點,并分析不同地形對人們生產和生活的影響。出示以下問題,要求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自主學習。
①我國地勢有什么特征?
②我國地勢分幾級,各有哪些地形分布?
③分析說明地勢對我國氣候、河流、交通運輸的影響?
④我國有哪些走向的山脈?
⑤地形復雜多樣,對生產和生活有何影響?
二、學生自學
學生自學就是學生通過主體意識,積極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主動參與學習的一切活動。但課堂自學不是漫無邊際地學習,必須圍繞總的學習目標和任務去自學,特別是老師對問題的設計要有層次性、梯度性,應根據學生對問題的認識逐漸加深,做到循序漸進,使學生意識到要解決老師的設計問題不看書不行,不看詳細也不行,光看書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例如,我國地勢有什么特征?通過學生看書自學,相互討論,在中國地形分層設色圖中一目了然,我國地勢特征是:西高東底,大致呈階梯狀分布。
三、合作學習
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進行相互學習,相互討論,實際上是給學生營造一種和諧、寬松的課堂氛圍,減少學生的心理壓力對于增加學生交往、改善師生關系、提高教學質量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例如:
我國有哪些走向的山脈。首先,在圖中辨別方向再辨認山脈的大致走向,特別是喜馬拉雅山脈的走向,是弧形山脈還是東西走向,通過學生討論,還是確認喜馬拉雅山脈是弧形山脈,大致呈東西走向。
四、學生展示
通過中國地形的學習,學生掌握了一些學習方法,并通過分層設色圖的辨認,掌握了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階梯狀分布,從而更進一步懂得我國地勢有很多的優點,如:利于濕潤空氣進入內地,供給大量水汽,許多大河從高一級流向低一級階梯,產生巨大水能等的特征。還學會了辨認山脈的走向,學生展示,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收到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五、教學達標
教學達標也就是檢查學生的效果,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是否真正掌握了應該掌握的東西,出示下列目標。
1.我國的地勢 高, 低,呈 級階梯分布。
2.我國東西走向的山脈中,最北一列是 和 。
3.我國東部地區的主要地形是( )
A.高原和山地 B.高原和平原
C.山地和丘陵 D.丘陵和平原
總之,通過學案導學,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使優秀生從學案的設計中感到挑戰,一般學生受到激勵,學習困難的學生也能嘗到成功的喜悅,讓每個學生都學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作者單位 湖南省永順縣教科所)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