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近兩年功夫片在本地市場的情況并不太好。這樣的環境下,你為何還要選擇嘗試?你如何看此類電影未來的空間?
周顯揚:現在做功夫片確實特別難,但正因為難,所以才要做。如果我們看的還是李連杰當年那些電影,那么觀眾對功夫片的印象只會停留在20年前。現在電影院不可能再放映以前的片子,中國電影也不可能就此停下來不前進。這次我為《黃飛鴻》賣力宣傳,也正是因為現在功夫片的市場特別難。至于說未來的空間,就要看觀眾對于我們這部電影的反應了。
《綜藝》:為什么《黃飛鴻》這次選擇用3D格式拍攝?作為導演,你怎么看待這種新技術在創作中的作用?
周顯揚:從市場角度講,3D的優勢是難盜版。我對功夫片如何配合3D拍攝也特別感興趣,包括透視、調光,在拍攝時我做了很多嘗試。當然如果是拍一個文藝片的話,那我一定不用3D,因為沒有意義。
至于3D對電影的影響,目前有兩派觀點:一派是李安為首,認為3D是未來的大方向,他也在不停地學習和研究各種技術效果;另一代表是諾蘭,他堅持用原來的膠片技術拍電影,不在技術上搞創作。但我對兩派都不完全贊成,我認為怎么拍電影要根據題材而定,既沒有必要把所有的片子都弄成3D來撈錢,也沒有必要完全拒絕新的技術。
《綜藝》:安樂這次投資也很多。你曾說江志強對預算看得很緊,為什么這部影片會讓他拿出1.2億元的投資?
周顯揚:我們這一版和以前的黃飛鴻電影相比,在歷史考究、背景呈現等方面更加講究。畢竟是20年后重拍這個題材,一定要在制作上多下一點工夫。為了保證制作質量,我們開拍前花了7天的時間試拍,測試動作上也花了很多錢。還有場景的制作耗資不菲,因為在廣州、溫州需要重新制作街道、花舫、古代碼頭等場景。但最終拍出來的效果還是很好的。
至于江老板,沒有人比我更了解他。他一直希望能把功夫片元素帶到美國,當年他帶《霍元甲》在美國賣了3000多萬美金的票房,一直以來他都希望能再有這樣的片子再創佳績。至于投資的把控,還是要看電影的具體題材。江老板不會拿1000萬元去拍《黃飛鴻》,因為畢竟是古裝題材,時裝片、愛情片肯定花不到這么多。當然,給了我1個億,他也會要求我做出2個億的效果來。
《綜藝》:此次環球影業也是影片的出品方之一,在拍攝時有沒有專門針對海外市場做一些調整?
周顯揚:之前我的《殺人犯》里環球也有投資。《黃飛鴻》里環球會負責海外方面的發行,尤其是美國,目前已經在大規模發行了。聽說預訂情況很好,都是搶購的。在創作過程中倒完全沒有針對海外做出什么調整,如果要兼顧國際市場應該會設置幾個外國英雄,但現在的電影里面外國人都是反派。
《綜藝》:你的第一部長片曾參加過很多國際電影節,你覺得如今對于新導演及其電影來說,電影節的平臺還有哪些實際作用?
周顯揚:老實說電影節現在對我的創作暫時沒有太大影響。電影節其實很像一個游戲,也是需要網絡的,而我沒有進入這個游戲,在里面其實也沒什么朋友。雖然靠電影節獲獎獲得的知名度現在依然很奏效,但我個人認為這個東西其實是假的。對于新人來說,只有下一部電影怎么樣才是真的。我親眼看過李安拿金像獎的反應:當天晚上很開心,第二天就沒感覺了,依然還是繼續為下一部作品煩惱。
《綜藝》:《黃飛鴻》之后,你還有些什么別的拍片計劃?
周顯揚:有很多,但還沒有最終決定。功夫片肯定會拍下去,希望以后也能拍一個比《黃飛鴻》更好的,更有新意的。當然我應該會先拍一些別的題材,這樣才會有興奮感,之后再回來拍《黃飛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