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4月13日起,我省在全省糧食主產縣(市、區)全面開展以糧食直補資金和農資綜合直補資金(以下簡稱“直補資金”)擔保為農民提供信貸支持。直補資金擔保貸款開展至今,發揮了很大作用,有效解決貸款擔保不足問題,特別是緩解了種養大戶和一些困難戶貸款難問題,降低了農民辦貸成本,減輕了農民生產負擔 ,農戶得到了實實在在的益處。金融機構辦貸效率得以提高,辦理此類貸款無須聯保、保證,只要夫妻二人共同簽字就可以,減少了客戶等待時間,改善了服務質量,降低了貸款風險,提高了農村金融機構信貸資產質量,緩解了信貸員管理壓力。同時也放大惠農政策效應,進一步密切政府、金融機構與廣大農民的關系,金融紐帶作用凸現。直補資金擔保貸款工作對支持“三農”發展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但也有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
一、主要問題
直補資金擔保貸款出發點和發展趨勢都好,但其畢竟是新生事物,與之相關的各種制度及操作規程等還不夠完善,存在一些問題。
(一)直補資金擔保貸款資格確認問題。糧食直補和農資綜合直補是直接對種糧農民的資金補貼,應該由種地農戶領取。但是由于種種原因,種地農民沒有領取到直補資金,造成他們喪失直補資金擔保貸款資格。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土地經營權流轉過程中,出租土地農戶與承租土地農戶雙方約定直補資金由出租方領取。由于出租方大多數是脫離土地的非種糧農戶,這就造成種糧農戶無法獲得直補擔保貸款的權利。另外有的雖然由承租方領取,但流轉手續不健全,多數是雙方口頭協議,有書面協議的少之又少,可操作性差。
2.土地經營權歸屬問題。由于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量較大,流轉年限不統一,財政所在填寫《農戶直補資金擔保資格確認單》時,不僅要根據直補資金臺賬,而且還要參照土地經營權證,但是由于二輪土地承包距現在時間較長,許多當時在一個土地經營權證上的家庭成員現在已經分戶,而土地經營權證還沒有分開,造成一證多戶現象,為農戶貸款造成諸多不便。
3.目前各村都有機動地,這些土地的使用權歸村集體所有,但個別地方機動地直補資金由村干部領取后上繳三資代理服務中心,若用這些直補資金申請直補資金擔保貸款,從制度、手續上看是符合要求的,但貸款發放出去以后,無法保證貸款的實際用途,而且容易形成風險,造成損失。
4.土地征用問題。借款人的土地被征用后,農戶土地面積減少,導致直補資金擔保貸款風險加大,尤其是沿路及城鄉結合部土地被征用的機率較大。
(二)容易形成借名貸款。隨著《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的實施,很多農戶通過合法流轉擁有較多的土地,獲得的直補資金也較多,這些農戶的直補資金貸款多數能夠用于農業生產。但是,有一些人看中直補資金擔保貸款利率低、期限長的特點,利用農民樸實、好面子,個別人貪圖蠅頭小利等弱點,通過走人情、施薄利等手段進行借名貸款,擴大了貸款風險。
(三)業務部門之間協調問題。辦理直補資金擔保貸款的業務流程,涉及多家單位,最為直接的是縣鄉鎮財政、農業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郵政銀行。雖然金融部門和縣鄉鎮財政簽訂了協議,但由于溝通不及時,有些金融部門的操作細則財政部門不掌握,鄉財政所對有關事項了解得不清,制約了此項業務的開展。另外,金融部門之間的征信系統不共享,在發放此項貸款時,無法做到信息共享,容易產生多次放款,形成貸款風險。財政部門擔保登記信息更新也不夠及時,幾家銀行同時開辦直補資金擔保貸款,因擔保信息銜接不及時可能會造成重復放貸的現象。
(四)貸款用途偏離要求。《吉林省2011年以直補資金擔保為農民提供信貸支持試點工作方案》中明確規定:“貸款用途重點支持種植、養殖等農戶農業生產性、經營性資金需求,避免盲目投資和過度消費行為,確保貸款資金用于生產經營方面。”但有些辦理直補資金擔保貸款的金融機構對此項要求執行不嚴,出現個別農戶將貸款用于購車、購房等過度消費行為,偏離了貸款資金用于生產經營方面的要求。還有的金融部門為了盤活不良貸款,引導農戶用直補資金擔保貸款償還陳欠,而許多陳欠并非用于生產經營方面。
二、直補資金擔保貸款的發展前景及建議
直補資金擔保貸款工作開展以來,緩解了農民貸款難的問題。由于政府大力支持,財政積極介入,吉林省金融機構之間開始爭搶農村金融市場,農民有了選擇金融機構的空間。與傳統的貸款方式相比,農民還款自由,利率降低,減輕了不少負擔。隨著金融機構不斷向農村注資,農村經濟發展有了資金保障,可以更有效地促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隨著國家惠農政策的不斷加強,直補資金會增加,直補資金擔保貸款的發展前景可觀。為了做好直補資金擔保貸款工作,提出以下建議。
(一)加強機動地及被征用土地直補擔保資金貸款的管理。《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召開村民會議,應當有本村十八周歲以上村民的過半數,或者本村三分之二以上的戶的代表參加,村民會議所作決定應當經到會人員的過半數通過。機動地屬于集體所有,用機動地直補資金擔保貸款,應按照上述條款規定,經到會人員的過半數通過。
對于征用土地,金融部門應經常與政府有關部門聯系,及時了解建設規劃,對于將要被征用土地及時登記注冊,做到心中有數。如果貸款發放之后土地被征用,金融部門要及時召集貸款人明確還款責任及份額,用其所得補償款或其他款項償還貸款,最大限度避免貸款損失。
(二)切實加強貸款管理,確保直補資金擔保貸款真正惠及農戶。切實做好貸前調查,明確貸款用途,從源頭上堵塞借名貸款的發生。對于已發生的借名貸款,建議將其貸款人及實際用款人列入重點關注對象,記入人民銀行征信系統,從根本上遏制此類現象的發生,確保直補資金貸款真正惠及農戶。
(三)加強各部門的溝通與協調。直補資金擔保貸款工作需要各部門加強溝通、協調,避免金融和財政部門脫節。財政部門和金融部門要建立一個更新及時的擔保信息平臺,能夠及時查找借款申請人的貸款信息,避免多個金融機構的重復放貸,降低信貸風險。
(四)進一步做好政策的學習和宣傳工作。直補資金擔保貸款工作是新生事物,開展工作中難免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要高度重視這項工作,多組織學習和培訓。通過新聞媒體等可利用的宣傳工具,加大對直補資金擔保貸款工作的宣傳,讓農民真正了解政策、享受政策。
(作者單位:吉林省大安聯合鄉財政所)
責任編輯:湯星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