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從詩的國度走來,衣袂飄飄。
他們帶著歷史的深邃與遼遠,用或豪邁或溫婉,或輕靈或厚重,或清淡或濃麗的筆觸,書寫了一章又一章特立獨行的詩篇,唱響了一闋又一闋此起彼伏的天籟。
在他們的筆下,有馳騁疆場的恢宏,有月夜徘徊的靜謐,有泛舟湖畔的閑適,有攀登山岳的奮勇。他們為春花秋月的燦爛舉杯暢飲,亦為殘荷落日的凄冷嘆息踟躕。宏圖大志的昂揚,白首失意的悲嘆,仕途坎坷的落寞,報國無門的悲憤,愛情逝去的遺恨,四海漂泊的辛酸,都以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的筆墨記錄著詩性生命的豐富人生。
讀這本書,我們會隨陶淵明粗衣布鞋,采一朵南山的菊花,荷鋤晚歸;隨詩仙李白天馬行空,上攬明月下游大江;隨詩圣杜甫去鄉間走一遭,看兵荒馬亂中的悲慘民生,聽一聽破碎山河的驚心鳥鳴;隨白居易聽一曲琵琶吟,感受人世的蒼涼;與王維去不惹塵埃的山林里看桂花靜靜飄落;去感慨李后主從皇帝到囚徒的無限情懷;和蘇軾一起持竹仗著芒鞋,一蓑煙雨任平生,用放達書寫人生;和辛棄疾一起金戈鐵馬,把欄桿拍遍;靜觀易安居士的終古凝眉,與她一起解讀愛情,把嘗人間的悲歡離合;枕著八旬老翁陸游的北定中原之思入睡,圓一場九州統一夢。
詩是淡的,然語淡而味不薄,所以我們能讀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超越塵俗的閑逸。
詩是濃的,濃情,濃怨,纏綿悱惻,動人心魄;亦如李煜、易安詞字字飄雪,句句含淚,似積滿了雨的云。
詩是廣闊的,遼闊的平野,浩蕩的江水……李白的飄逸、蘇軾的大氣、辛棄疾的胸襟都躍然紙上。
休說古人泛舟湖心,漫步河灘,撫琴飲酒賦詩的閑適已然落伍;休說寫詩讀詩背詩的人無用無能無利益;休說流行音樂、時尚雜志、金錢權力比詩歌更給力。一個沒有詩歌的國度將是一個缺乏人文關懷、缺乏人文內涵、缺少生活情趣的國度;一個沒有詩歌的民族是缺少幻想和希望的。一個有詩的國度,是一個具有人文素養的國度;一個有詩的國度,是一個擁有情意、熱愛生活的國度。一個讀詩的人,有著一顆靈秀聰慧的心,也必將用詩性的眼光來解讀世界、審視人生。
我們于浩瀚的詩詞評論中,節選文質兼美、通俗易懂的人物散文,將十大詩人的生平經歷、詩歌特點娓娓道來,以幫助讀者了解詩人背后的故事;收錄各種版本的初中語文教材中的詩篇,并配以權威的點評,以幫助讀者解讀詩歌,提高詩歌鑒賞水平;又精選每位詩人的優秀作品,以擴大讀者的閱讀面,增強讀者的詩歌解讀能力。總之,我們以文學的筆觸描寫詩人,以詩學的眼光解讀詩歌,以美的素養培養一顆顆愛詩的心。
擁有這本書,你將輕松走進十大詩人的內心世界,與詩人對話,與詩歌共舞;你會不由地放慢自己的腳步,觀照內心,關注外物,還自己一個鳥語花香、風云自來的悠然世界。與十大詩人同行,將詩歌進行到底,我們相約在星光燦爛的詩意天空!
(《解讀中國古代十大詩人》,馮善亮主編,語文出版社2014年5月第二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