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促進學生數學學習的最有力動力,教師應該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運用“數學游戲”引燃學習興趣,創設適當“情境”激發學習興趣,采用“小組合作與競爭”教學模式提高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從事“數學動手實踐活動”調動學習興趣,從而激活數學課堂,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數學;活動;興趣;氣氛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也是開啟知識大門的金鑰匙,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激活數學課堂、提高課堂效率的關鍵所在,然而不同的教學策略將會對學生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在保證課堂教學內容突出重點和化解難點的同時,教師應該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讓課堂“活”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一、運用“數學游戲”引燃學習興趣
玩是孩子的天性,玩游戲也是學生非常愿意參加的活動之一。數學課堂中引入“數學游戲”,可讓學生主動地融入到課堂中來,提高學習興趣,又能夠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例如:“有序數對”教學片斷,可以設計一個找朋友的游戲環,游戲規則:約定“列數在前,排數在后”,靠門為第一列,請每位同學記住自己的位置,教師點到某位同學時,被點到的同學快速說出自己的有序數對,再說出自己好朋友的有序數對,接著他的好朋友起來,以此類推,當成功找到第6位好朋友時,游戲停止。可想而知,在這個游戲過程中,學生不僅學會了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而且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
二、創設適當的教學“情境”
利用語言、環境、多媒體設備等各種手段,創造一個符合教學需要的情境,如故事情境、問題情境等,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抽樣調查”教學片斷,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全面調查知識的基礎上,來學習抽樣調查的相關知識。在學習新課之前,可以給學生講一個故事:有一天,爸爸叫兒子去買火柴,并囑咐要買能夠劃燃的火柴,兒子拿著錢高高興興地去買火柴,當兒子回到家中時,爸爸問他兒子:“你買的火柴能劃燃嗎?”兒子很肯定地回答:“全部都能夠劃燃。”教師提問:“同學們猜他兒子為什么這么肯定?這里采用了什么調查方法?同學們贊成他的做法嗎?”通過這個故事導入,既復習了全面調查的知識,又很好地引入新課內容“抽樣調查”。
三、采用“小組合作與競爭”教學模式
小組合作與競爭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與競爭意識。
例如:“用坐標表示平移”教學片斷,先讓每個學生分別畫出A(2,3),B(-1,0)等點,經過左、右、上、下平移3個單位后,寫出它們的坐標。再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小組長帶領組員進行討論,歸納出點或者圖形平移后坐標的變化規律,最后小組選派代表到講臺展示小組結論。整個教學過程一方面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與競爭意識,另一方面又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引導學生開展“數學動手實踐活動”
新課標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過程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主動地從事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可見,開展“數學動手實踐活動”對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它既可以讓學生在經歷數學、體驗數學中掌握知識,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和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又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從而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例如:“直角三角形中,30度的角所對的直角邊是斜邊的一半”教學片斷,首先教師讓學生畫出一個直角三角形,再利用度量方法,作出一個銳角是30度,接著讓學生度量出斜邊與30度所對的直角邊的長度,看誰能夠又快又準,請學生上臺展示動手實踐的過程和結論。
總之,要構建充滿生命活力的數學課堂,必須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積極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責任編輯 潘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