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習評價是促進學生達成學習目標的重要手段。學習評價以多元的內容、多樣的方法、多元的評價標準和評價主體,構成科學的體育與健康學習評價體系教師要多方面地收集評價信息,以便準確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評價方式由對學生成績的單一評價改變為關注學生情感、關注學生進步的學生自評互評的多種評價方式。優化評價方式應從關注個性,放大“優點”;保護自尊,鼓勵進步;發展能力,自評互評;增進師生感情,學生評價教師四個方面入手。
[關鍵詞]評價;小學體育;課堂
小學生參與體育教學課堂的積極性很高,但專注時間短暫,持續性較差,學生十分在意教師的評價,如何運用評價手段,高效完成體育課堂教學內容,是體育教師值得思考的問題。新課標指出,教師應注重教學評價的多樣性,重視評價的激勵功能。
一、關注個性,放大“優點”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特別的個體。體育與健康課不僅僅是運動技能的學習過程,更是學生個性發展的過程。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天使,他們的本性都是善良單純的。尤其是調皮的孩子,他們可能不討大人喜歡,不會看大人臉色,但也是至善至純的。教師應該保護好他們的童心,不能為了自己簡單的教學需要,就嚴肅地批評他們,忽略孩子的個性特點,用統一的標準要求他們。要善于發現“問題學生”的閃光點,及時表揚,在其弱項給予一些“鼓勵”,幫助他們去除自卑,保護自信。
二、保護自尊,鼓勵進步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影響學生內心世界時,不應挫傷他們幼小心靈中最敏感的角落——人的自尊心?!苯處熞Wo孩子的自尊心,讓他們在體育活動中既能享受到體育運動帶來的樂趣,又能體驗到運動成功帶來的成就感。但對于一些在體育方面不擅長的學生,我們也要讓他們體驗運動的魅力,感受運動的樂趣,享受運動的快感。這就要求教師把目光放在孩子身上,關注他們的需要。對學生優點、長處的欣賞、贊美,可以使一個人獲得心理、精神上的滿足,從而使人產生輕松、愉快的心情。評價學生的學習是課堂評價的核心內容,評論內容主要是進步、參與和體驗。
教師要善于發現潛能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對于后進生,他們通過努力取得成績時,就要立即肯定,平時可有意安排一些適合他們干的工作,讓他們獲得成就感??傊?,我們不要“恨鐵不成鋼”,而要“煉鐵成鋼”。
三、發展能力,自評互評
事物的內部矛盾是推動發展的源泉和根本動力。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內部動機比外部刺激具有更持續的作用?!眰鹘y教學中教師處于權威和唯一的評價主體地位,即“一言堂”。但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以及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其實應該在體育教學活動中進行。為此,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對其他同學的評價和自我評價。要把對學生的評價改為“群言堂”,即對一個學生的評價應該由教師、家長、同學、學生本人甚至包括社區成員等幾方面的評價共同組成。傳統的被評價者也轉而成為評價主體中的一員,在評價主體擴展的同時,重視評價者與被評價者之間的互動,在平等、民主的互動中共同關注被評價者發展的需要,多方共同承擔促進某個同學發展的責任。
四、增進師生感情,學生評價教師
平等是增進情感、融洽關系的柔和劑。學生渴望同學之間平等,也希望師生之間平等,教學中可采用教師與學生互換角色,教師處在學生的地位上聽學生評價的方法。教師要做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要建設和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學生創造一種環境來促進學生的學習;教師要尊重學生,對學生有信心,相信學生具有發展的潛能,相信學生有能力發展自我。給學生一個自我展示的機會,這樣學生才能敢想、敢說、敢爭辯。
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意保護和尊重學生的求知欲和進取的自信心。教師要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要樹立起高度的服務意識,視學生為自主的、發展的、有潛能的人。在這個過程中,改變教師單人評價的體系,實行多向評價,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使教學活動成為教師、學生共同參與的交互性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使他們在自我評價和參與評價別人的互動中不斷進步。
教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學生的自主發展,因此教師的課堂評價的運用應該首要考慮學生的發展性,教師運用好課堂評價這門藝術,從而讓學生在課堂上勇于發言、樂于發言、善于發言,真正實現課堂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才是教學的目的性、有效性之所在。
責任編輯 晴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