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城市車位管理系統(tǒng)是智能交通體系中重要的子系統(tǒng),利用傳感器、互聯(lián)網與智能終端開發(fā)技術構建一套科學、準確、快速的物聯(lián)網平臺有助于政府科學合理規(guī)劃車位資源,同時方便城市居民出行,有效解決城市交通停車難問題。
【關鍵詞】 物聯(lián)網 傳感器 智能終端 車位管理系統(tǒng)
一、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公交車和私家車數量急劇增加,停車難已成為世界各大城市面臨的共同難題。
以深圳市為例,公交場站的夜間停靠能力為4066輛標車,而公交夜間停車需求壓力為10296輛標車,公交場站停靠能力嚴重不足;小汽車停車場的實際供給為74萬個停車位,而白天停車位需求為71萬輛,夜間停車需求為97萬輛,夜間停車位供應不足[1]。
我們構建一套智能化的物聯(lián)網應用平臺,將手機,電腦,車位監(jiān)控傳感器,服務器聯(lián)成一張數據信息網,利用物聯(lián)網技術實時采集車位狀況,將車位數據信息準確快速地傳輸到遠端的服務器,用戶可以使用智能手機獲得停車位的相關信息,在短時間內準確地找到適合自己的停車位。
二、基于物聯(lián)網的城市車位管理系統(tǒng)設計框架
2.1系統(tǒng)架構思想與層次結構
城市車位管理系統(tǒng)在功能與性能上必須以用戶為中心,并遵循SOA(面向服務的體系結構)的設計思想,SOA是一種改善企業(yè)服務特性的新的企業(yè)架構[2]。將傳感網、互聯(lián)網、移動互聯(lián)網、云服務等核心技術有機結合,提高數據采集,傳輸,存儲再到應用的效率,保證數據流的可靠性、安全性與實時性。
從數據流的角度可以將系統(tǒng)劃分成三層,分別是應用層、傳輸層、感知層。感知層主要由傳感器構成,能夠監(jiān)控車位的狀態(tài),實時采集數據送向無線基站,再由基站通過傳輸層(主要是交換機和路由器)上傳至應用層。
2.2 系統(tǒng)功能模塊設計
城市車位管理系統(tǒng)功能模塊包括:手機客戶端,服務器管理端,車位數據采集端。
(1)手機客戶端采用智能手機,針對目前市場占有率高,也是普遍被用戶接受的 android操作系統(tǒng),來開發(fā)相關的應用程序。由四個模塊構成:GPS自動定位,搜索附近停車場,顯示停車場信息,與服務端數據通信。為了方便平臺與終端的互聯(lián)和對接,也有針對手機開發(fā)的json數據接口。json作為一種輕量級的數據傳輸格式,可以在多種語言之間進行數據交換。
json 易于閱讀和編碼,且它是 JavaScript規(guī)范的子集,能被支持JavaScript的瀏覽器所解析,相比XML,減少了解析時帶來的性能和兼容性問題,這些特性使json成為理想的數據交換語言[3]。
(2)在服務器管理端建立車位實時信息數據庫,來存儲和管理城市停車場和停車位的相關數據。服務端與手機客戶端、車位數據采集端保持通信,能夠有效地接收停車場的車位狀況,并將車位信息準確的發(fā)送到用戶的手機終端上,用戶可以非常方便的在手機上查看到停車場得到車位信息。
(3)車位數據采集端:通過ZigBee無線通信模塊可以準確而有效地感知到車位的實時狀況。是最近提出的一種近距離、低復雜度、低功耗、低數據速率、低成本的雙向無線通信技術,主要適用于自動控制和遠程控制領域,是為了滿足小型廉價設備的無線聯(lián)網和控制而制定的[4]。
2.3 系統(tǒng)組網設計
停車場的每一個停車位上都部署ZigBee模塊,實時的車位信息狀態(tài)通過停車場的網關經過Internet發(fā)布到數據庫服務器上。
智能手機通過網絡(3G或wifi)訪問服務器,搜索停車場的位置,獲得車位信息,來完成對用戶的導航。對于系統(tǒng)管理員和車場的業(yè)務員在自己的計算機上就能通過瀏覽器訪問到管理服務器,完成停車場以及車位系統(tǒng)的管理和維護工作。
數據庫服務器,移動終端服務器,管理服務器都部署在同一個局域網內,一方面為了保證數據交互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可以加快數據的處理能力。
參 考 文 獻
[1]蔣濤.深圳市交通問題分析及改善建議[J].交通運輸工程與信息學報,2011.06
[2]盧正杰,覃正,韓景倜,王立華,SOA體系設計方法研究,工業(yè)工程,2004.11
[3]高靜,JSON數據傳輸效率研究,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11.07
[4]王權平,王莉,zigbee技術及其應用,現代電信科技,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