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紅極華爾街一時,在90年代因涉及1億美元的股市欺詐罪入獄。2013年圣誕節期間,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主演了一部講述他經歷的電影,在美國熱映。
他就是好萊塢電影《華爾街之狼》男主人公的原型、華爾街股票經紀人喬丹·貝爾福特(Jordan Belfort),如今他也回歸商界,為頂尖企業提供咨詢服務,教它們如何恪守道德。
雖然已年過50,喬丹·貝爾福特仍長著一副推銷員的標準模樣:一口潔白閃亮的牙齒,棕褐色的皮膚,渾身散發著青春的氣息。

事實證明,貝爾福特是一名出色的演說家,但他其實也是一個無畏的模仿者。他模仿的對象是他最喜歡的電影《華爾街》中的角色戈登·蓋柯(GordonGekko),一個無情的企業掠奪者。在90年代,貝爾福特會開著豪車去上班,每天都在會議室給那些年輕而渴望財富的野心家做兩次演講,販賣他無情的銷售信條:賣出或去死。而貝爾福特最早的銷售經驗之一,就是從牙科學校輟學后,他挨家挨戶地兜售冷凍龍蝦和牛排。
1998年貝爾福特因為證券欺詐和洗錢被起訴。但由于和聯邦調查局合作,雖然被判4年刑,最終貝爾福特在加利福尼亞的聯邦監獄服刑22個月,罪名是因為欺詐和哄抬股價導致投資者損失近2億美元。
在監獄里貝爾福特發現他的才華還有其他用武之地。他的囚友是著名的“奇客和鐘喜劇二人組”的喜劇演員湯米·鐘(TommyChong)。鐘對貝爾福特的故事極盡嘲諷之能事,“逼”著他將其寫下來并發表。貝爾福特用當年成為金融·沃爾夫的《虛榮的篝火》,對書中的角色演繹、對話和口吻認真記筆記。然后他用沃爾夫的寫作手法來講述自己的故事,寫了兩本回憶錄——《華爾街之狼》和《捕獲華爾街之狼》,詳細說明他是如何追求財富和得到認可的。這兩本書被翻譯成18種語言,在40多個國家發行。
雖然貝爾福特用同樣的手法講述同樣的故事,但是這一次,他的“表演”是完全合法的。貝爾福特冷酷無情的崛起和自我毀滅的隕落為好萊塢大片提供了一部成熟的劇本——《華爾街之狼》。
貝爾福特的實際身價是一個謎。他因為出書和電影版權賺了超過200萬美元,通過演講獲得了5位數的收入,還從他在澳大利亞的投資中獲利不少。但根據法官的決議,貝爾福特掙得的錢一半都要用來償還他從1500名投資者那里詐騙的1.1億美元。
如今已經訂婚的貝爾福特住在加利福尼亞州的曼哈頓海灘。他不僅做公司顧問,談論商業道德或教授他的銷售技巧,而且還成為了一名演說家,在全球巡回演說。貝爾福特演講的主題通常都是他自身的經驗教訓。貝爾福特:“我的目標是從今年的巡回演說之旅中收獲1億美元,這樣我就可以向所有的受害者支付足夠的賠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