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劉揚
智能交通的要義不外乎改善擁堵、節能環保,從而改善我們生活的品質。目前在整個智能交通領域,能最快速度解決擁堵問題的,當屬在公共交通實施的智能措施。
車聯網最核心的層面是通過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實現車輛的調度和管理。離開政府的接入,企業很難介入第三層的市場,實現車輛的協調管理正是智能公共交通的價值所在。
公共交通系統建設,是整個智慧交通領域最先切入的市場。這場由政府主導的技術革新中,公交系統和道路實時監控系統成為目前最大的市場。
城市交通管理的首要問題是采集到車輛動態信息,需要知道機動車在城市中的實時運行情況,包括每條道路的路況信息,是擁堵還是暢通,道路資源是超載還是浪費等。在數據收集完備的情況下再建立模型,進行分析應用。
無論是IBM、Intel,還是海信、安徽科力、博康智能,眾多相關公司都集中在這一領域搶占先機。
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曾表示,海信智能交通屬于城市基礎產業領域,橫跨了信息和通訊產業,將是未來幾年海信增長幅度最大、空間也是最大的產業之一。智能交通也由此有望成為海信下一個百億級的產業。目前,南京市智能交通發展已通過遍布南京大街小巷的RFID射頻感知讀頭和安裝在車輛上的射頻芯片,完成了數據收集工作。未來,城市公共交通將最快速的為解決城市擁堵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