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亂停車、愛出國旅行的吳迪是百度公司的產品經理。不愛開車上班的他,去年10月底開始出租自己閑置的一部馬自達6,到現在已經帶來了2萬多元的收入。
平時上下班,吳迪更愿意選擇坐公交車,因為可以處理信息、看看風景。他過去除去養車成本外時常動不動還會每月累積交幾千的罰款,而把車租出去能夠賺一些外快豐富他旅行。這是吳迪分享自己的私家車的理由。
作為中國最早分享自己的私家車的用戶之一,吳迪關注并使用私家車出租的平臺,是一家叫PP租車的新興互聯網創業公司。這個成立于新加坡的創業團隊希望打造一個P2P(Peer to Peer)租車模式,將用車需求和私家車的閑置使用時間關聯起來,建立以個人為單位的汽車使用的雙贏平臺。
事實上,汽車共享已經不是新鮮事。在歐洲,很早就有一些環保的企業開始推行類似的計劃。在美國,大城市交通擁堵嚴重,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市創辦成立的Zipcar成為美國最大的汽車共享公司,在2011年4月IPO時就得到資本市場熱捧。而且,共享在各行業盛行,以美國房屋短租網站Airbnb 為代表的“共享經濟”近年更是已經火得一塌糊涂,其獲得了多輪總額超過3億美元的融資,估值超過30億美元。
作為共享經濟的細分行業,汽車共享在中國遲遲沒有形成氣候。PP租車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張丙軍對記者分析:中國的大城市更是擁堵嚴重,私家車所有者也是一個很大的群體,但資源得不到最大化利用,90%的時間不開會浪費掉,這將會形成一個巨大的堰塞湖效應,從而導致交通擁堵、尾氣問題、各種社會問題的惡性循環。把分享私家車的模式做起來刻不容緩。
遷移新加坡模式
張丙軍和他的合伙人最初創業是在新加坡,早年他們還在新加坡留學的時候就開始創業。后來他們注意到,新加坡的社會矛盾非常明顯,一方面政府想限制車輛增長,另外一方面又有很多人需要車。
為何需要車的人不能和有車的人去共享私家車呢?P2P的租車模式恰好可以解決這種兩難的情景。于是,2012年10月,他們在新加坡創建了PP租車。這是他們的第三次創業。
很快,他們就獲得了新加坡政府設立的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基金及Redot Venture天使融資。到2013年,新加坡的業務發展得風生水起,PP租車成為亞洲較大的私家車租車平臺。
遺憾的是,在新加坡,因為政策限制,私家車只能在周末和公休日出租,市場有限。因此,去年10月,他們把這一模式正式帶回了北京,瞄準了更具潛力的國內市場。
PP 租車此前在樣本調研中發現,國內約有 17%的私家車主(新加坡是 19%)愿意將自己車輛的空閑時間出租出來。而且,中國的租車需求更強烈。在北京,據統計局2013年初的調查數據顯示,北京機動車保有量增至520萬輛,其中六成是私家車。但是,北京的限購、搖號政策使得很多人買不到車的同時,另一些家庭會買多輛車,以應對一周一天的限行政策,閑置資源更多。

PP租車首先開拓北京市場。如今,PP租車在北京的私家車數已經是神州租車的三倍了。自上線至今,PP租車在全國的注冊租客已達2.7萬(北京接近1.5萬),在線注冊車輛超過1萬輛,達成的交易量以每個月50%的速度增長。今年6月,PP租車開始在上海、廣州開通業務。
信任機制待破冰
愿意把車放到PP租車上的車主越來越多,但這個過程并非一蹴而就。畢竟,中國的信任機制匱乏。PP租車必須要面臨的現實是,中國人相對保守,大家愿意把車拿出來租嗎?
記者隨機調查了10多位私家車主,答案都是NO。張丙軍解釋,按照他們的實際經驗,目前估計有1%的車主可能愿意,當然前提是要有一個靠譜的平臺。因此,也就是說,問到100個人,才可能有1個。
“1%的比例很小,但是量很大”,張丙軍算了一筆賬,北京有500輛私家車,也就意味著其中5萬輛車的車主可能有意愿,而5萬輛是現在北京所有租賃公司的車輛加起來的兩倍。
那么,如何將這些人的潛在意愿轉化為可能性呢?PP租車采用的是通過客服去溝通,一次兩次去解除他們的疑慮。
每一次租車,租客都需要購買一份P2P租車保險。如果出現交通違規,則由租客負責,輕微車損將按車況記錄單定責。而且,租客都是實名認證的。萬一出現大問題呢?事實上,從用戶的體驗角度講,做任何事都是有風險的。張丙軍說:“走在大街上可能還會被車撞到,過度擔心一些概率極低的風險是不必要的。大部分車主都能想明白這個道理?!盤P租車的客服人員要一次次給有意愿租車的車主去做說服工作。
只是,溝通需要時間、人力等成本。PP租車需要砸錢去投入,而且還要想辦法吸引他們。因此,盡管與其他P2P租賃方式的商業模式一樣,PP租車也想從交易傭金中獲利,但目前,為了培育市場,他們實行的是免費。
可是,免費的時間到底要有多長,誰也沒有時間表。
做大蛋糕的夢想
就在5月份,悄然蓄勢的寶駕網上線,也進入了這一市場。乍一上線,寶駕網就宣布獲得了500萬美元的天使投資。寶駕網市場總監黃君發介紹,目前寶駕網北京市場已有注冊車輛1000多臺,每天都在以20%的速度增長,他們計劃是3個月內北京市場的車輛突破6000臺。
進入者的雄心勃勃,也標志著大家看好這個行業的廣闊前景,市場露出欣欣向榮的跡象。在中國,大家需要一起把市場做大。
在張丙軍心里,一直也有一個把蛋糕做大的夢想。因為,目前在中國,不論是傳統租車行業還是易到用車、PP租車這類O2O模式都需要加強培育用戶。如何形成分享理念,提供更好、更便捷的服務,使得用戶體驗跟得上增長的速度,是他們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
他們需要發出更多的聲音,讓更多的人知道并且接受這種分享經濟,做更完善的服務,然后大家口碑相傳擴大市場。
張丙軍希望,未來3~5年內,PP租車能覆蓋北京私家車的5%(25萬輛),然后把這個模式在全國推廣開來,建立起共享私家車的圈子。PP租車的理想生態是,附近租車人群在走路5分鐘之內就可以租到車。在租車的同時,他們還能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比如幫車主提供一些維修服務等。在他看來,分享私家車的社會價值很重要的同時,商業潛力也很巨大。
在張丙軍的規劃里, PP租車要持續推進下去做大蛋糕的理由很多。首先是用戶價值。幫車主賺錢,提供保障,為租客提供便宜30%的租價,更便捷的租車流程,附近更好的車況,更全面的保險。
其次,社會價值。P2P租車能夠減少車的保有量,減少尾氣排放。而且,PP租車希望構建一個更和諧的社區。鼓勵社區分享,讓大家通過P2P租車互幫互助以后,變得更熟悉、更信任。PP租車規劃在盈利之后,預留一部分收入作為社區共建基金,將社區被浪費的資源變廢為寶,解決更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垃圾清理、社區義工等。
同時,他們也希望以共享經濟的商業模式、商業文化去帶動國內在商業文化方面的一種創新的潮流,去鼓勵創新。
在張丙軍看來,這也是他和團隊創業做PP租車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