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的生活、眼花繚亂的美食是多少人走進成都的理由,又是多少人留在成都的理由。當“智慧”賦予這個城市的時候,其魅力也被升華。
將來,成都人如果要看病,只需到本地的銀行,走進ATM機旁邊的白色亭子。這個亭子就是“感知健康艙”,艙內有一塊顯示屏,一個鍵盤,以及一個能夠收集、分析和儲存患者數據的診斷平臺。
日前,四川省省會成都市下轄的雙流縣安裝了11臺感知健康艙。隨著物聯網技術的落地,將提供更多的便民設施。
在全國中心城市中,成都率先出臺了物聯網產業發展規劃,確立了創新驅動、應用牽引、技術突破、產業同步的發展思路,和政府引導、企業主體、應用牽引、市場導向、自主創新、技術突破、優化布局、集聚發展的發展模式。成都更是明確提出將成都打造成為國際先進、國內一流的物聯網產業高地的目標。根據目前正在進行的“十二五”規劃,政府承諾在2015年底之前投入50億元人民幣(合8.136億美元),用于發展物聯網。成都抓住了這一契機,目前,成都通過物聯網技術在智慧城市、政府管理、社會服務、產業發展等方面廣泛應用,著力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促進工業發展的轉型升級,更好地帶動經濟社會發展從而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
“當納稅人去辦工商營業執照的時候,會減少很多辦理手續。”四川省地方稅務局信息管理中心副處長李杰表示,“稅務部門正在和工商部門實現聯網,這樣就能夠實現信息共享,納稅人也就不必為辦理執照跑東跑西了。”
戴爾正在幫助四川省地方稅務局為城市構建一個可信任的中間平臺,試圖把政府各職能部門的信息共享。
比如,國土資源局的信息能夠和房管局的信息打通,可以對土地信息和房產交易信息共享,為市民創造更便利的辦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