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市民子女在城市很難有和城里孩子一樣公平的學習機會,大學生志愿者可義務給新市民子女進行課外輔導及才藝培訓。文章主要討論了大學生志愿服務新市民子女對促進大學生成長的意義。
【關鍵詞】大學生 新市民子女 志愿服務 義教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3-0018-02
一 新市民的含義及子女教育問題
新市民是我國城市建設的主力軍和生力軍,他們為我們城市的現代化建設貢獻了自己的聰明才智,立下了汗馬功勞,理應受到尊重,享受和城市居民同等的權利。但由于歷史的原因,他們一直戴著“外來者”“農民工”的帽子,難以得到平等公正的待遇。
由于工作條件和家庭條件的限制,一些新市民子女從老家剛進無錫學校,因為不會說普通話而不愿意和老師、同學交流;上英語課時因為連最基本的問候語都聽不懂,被同學多次投以詫異的目光;除了在運動會上能看到新市民子女的身影外,在很多培訓班以及才藝課上,新市民子女多數“缺席”。新市民子女本身在經濟條件等方面處于弱勢地位,好不容易能與城里孩子坐在同一個教室里接受質量較高的教育,卻又要承受來自城市孩子的各種不理解,生活上的困難沒有讓他們退縮,可心靈的創傷卻難以撫平。這嚴重影響了新市民子女的身心健康,制約了新市民子女的發展,成為許多新市民揮之不去的心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市民整體素質的提升。
孩子們都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有著天真的臉龐和對未來的向往,可對于這些新市民子女來說,生活的擔子使他們往往成熟于自身的年齡。為了不讓他們懷著濃郁的自卑感成長,大學生群體可作為志愿者參與為新市民子女的服務,在業余時間義務為新市民子女進行課程輔導以及各種才藝的培訓。大學生志愿服務新市民子女既能為新市民子女學習提供更多的機會,為他們的發展搭建更廣闊的平臺,同時也豐富了自己的大學生活,提升了素質,積累了社會經驗,為今后走向社會打下了基礎。
二 大學生志愿服務新市民子女對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材有著重要的意義
1.有利于提升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大學生這個青年群體,總體素質較高,并且有著很強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參與志愿服務新市民子女能夠滿足大學生自我實現的需要,同時也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和當代青年的特點。大多數大學生都愿意參與志愿服務,希望盡自己的力量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來回饋社會,而志愿服務倡導的“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精神也符合廣大大學生的特點。大學生志愿服務新市民子女,不僅能夠展現大學生心系社會、心系天下的美德,更展現出了當代大學生回報社會的風采和精神風貌。
有些大學生常以自我為中心、心理承受能力差,在志愿服務新市民子女的過程中能夠讓他們感受到合作與奉獻的快樂,有利于消除他們身上隨意、散漫、虛榮等缺點,同時提高自身的抗壓能力,在人生遇到磨難時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大學生志愿服務通過將奉獻愛心與服務社會有機結合,能實現大學生的人生價值,培養他們健全、健康的人格,有利于他們的成長、成材。
2.有利于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現在的大學生已不滿足于學校所學的知識,光有書本知識對他們來說是遠遠不夠的,他們愿意通過實踐來增強自身的能力。大學生應該走出校園,接觸社會,這樣才能在實踐中積累社會經驗,在社會中實現自己的價值。在服務新市民子女的過程中,大學生的角色從被教育者轉變成教育者,這種角色和地位的轉變對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及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原本只是作為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而現在作為教師,他們要有足夠的耐心與小朋友們交流,要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這個過程不僅能讓大學生的耐心、能力得到鍛煉,更能讓他們學會理解他人,學會包容。
通過走出校園服務新市民子女,能使大學生對社會有更直觀的認識,進而有意識地進行自我選擇和培養,從而確定自己的人生方向,日后能夠迅速地融入社會。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大學生可以進行充分的自我評估、自我完善,積累個人成功所應具備的各種品質,開發自身未充分開發的潛能,提升自我管理技能、自身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3.有利于更好地掌握知識技能
大學生在志愿服務新市民子女的過程中,能有效地將自己與社會融為一體,將學校教育所傳授的專業技能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提升將理論知識技能轉化為實際水平的能力,在這一過程中他們能夠檢驗自身掌握知識的程度,查漏補缺。同時,參與志愿服務新市民子女活動,有助于大學生直接地積累工作經驗,提升心理素質,培養協調溝通能力、表達能力和創新精神,提高在復雜環境中分析、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大學生注重對自己各方面能力和特長的培養,在活動中獲得專業培訓,掌握實用技能,是大學生從事志愿服務的直接回報。
總之,大學生通過參加志愿服務新市民子女活動,可以將自己與社會融為一體,把服務他人與教育自我有機地結合
起來。一方面可以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奉獻精神和公民意識;另一方面也可以為其開闊視野,豐富人生經驗,鍛煉和增強參與社會事務和公共事務的能力,提高專業知識水平和技能,更有利于其綜合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鄭雪蓮.對大學生志愿服務進社區活動項目的思考[J].寧科技學院學報,2012(3)
[2]陳瀾.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實效性的途徑探略[J].教育界,2010(24)
[3]劉大勇.對高校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可行性的探討[J].育教學論壇,2011(27)
[4]舒敏艷.關于開展“愛心義教”志愿者活動的實踐與思考[J].鐵文化,2013(10)
〔責任編輯:高照〕